APP下载

利用桑枝屑生料栽培大球盖菇技术

2020-01-09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410127邹湘月

湖南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盖菇大球培养料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410127) 邹湘月

湖南农业杂志社(410006) 叶素丰

利用蚕桑生产的副产物(桑枝条、蚕沙等)培育适应性广、市场价值高的大球盖菇,可促进蚕农增收、稳定产业发展。

1.生长条件大球盖菇属于草腐菌,培养原料主要为农作物秸秆。菌丝生长温度为5~36℃,最适温度为24~28℃,温度低致使菌丝生长缓慢但不会冻死,温度高于36℃时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培养料含水量65%~70%为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高于0.15%。子实体生长阶段最适温度为16~21℃,温度偏低时,朵形大、菌柄粗、不易开伞,品质较好。相对空气湿度85%以上,尤其是原基分化时湿度控制在95%左右为宜。子实体发育阶段需要一定散射光照射,且大球盖菇为好气型菌类,要求氧气充足、通风顺畅。

2.栽培季节根据湖南的气候条件,可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宜早不宜迟,11月底至次年4月为出菇期,可连续采摘4~5潮菇。要求偏酸性、带腐殖质的肥沃土壤,可选择排水良好、半阴半阳、土壤疏松的平地或林地。整地做畦,畦宽1米,高10~15厘米,长度1.5~7米,畦间留40~50厘米的过道。畦床在使用前要用克霉灵、辛硫磷均匀撒施,翻耕并浇透水。

3.铺料播种培养料要求干燥、不发霉,将桑枝屑(80%)、稻谷壳(18%)和石灰(2%)按比例混匀,在播种前1天按料水比1∶1.2预湿建堆,闷12~24小时。然后散堆降温,沥干水分,保证含水量在65%左右即可铺料播种。处理好的培养料尽快使用,覆盖稻草则需要在石灰水中浸泡3天以上备用。

采用3层料2层菌种的播种方式,按照每平方米预处理生料10~15千克的用料量和700克的用种量铺料播种,即每层各用350克菌种。具体做法是:将一层约9厘米厚的底料平铺畦面上,压平压实,在上面播第1层菌种:掰成核桃大小,呈梅花形点播,深度1~2厘米,菌种间隔10厘米左右,然后盖一层4厘米左右厚的培养料,严格注意厚度,过厚产生的呼吸热量会影响菌丝生长速度。把料床整理成龟背形,播第2层菌种,之后进行第3次铺料(厚度3~5厘米),整个培养料厚度为18厘米左右,铺完料后立即覆盖经预湿、消毒的稻草。再进行覆土,土壤半湿润松散,厚度3~5厘米,以不见菌种和稻草为宜,切忌用碱性土壤。最后用稻草进行床面覆盖,注意保持覆盖物湿润,防止菌床失水。

4.发菌管理播种覆土后3天内菌丝开始萌发,料温持续上升,应控制温度在18~28℃。如堆温过高,应掀掉覆盖物,在畦面中部打孔并加强遮阴。空气相对湿度以80%~90%为宜,播种后20天内一般不喷水或少喷水,待菌丝定植并正常生长后遇干燥天气可适当喷水,喷水时畦床侧面多喷,中间部位少喷,遇大雨天要注意排涝。温湿度适宜,播种后50天左右可出菇。

5.出菇管理形成原基前,此时管理的重点是保湿、保温及通风换气。需要每天早晚向畦床喷水(遇雨天不喷),做到少喷、勤喷,不能大水喷浇。空气湿度维持在90%~95%,保证覆盖物呈湿润状态。温度控制在16~21℃,若遇霜冻期要及时上草增加温度,气温高时加盖遮阳网,喷一次磷酸二氢钾促进幼菇生长。出菇期会经常翻动畦床,在管理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碰伤小菇蕾。

6.适时采收子实体从现白点到成熟需要7天左右时间,整个生长过程可采收4~5潮菇,每潮间隔20天,当大球盖菇的菌膜尚未破裂或刚破裂、菌盖呈钟形还未开伞时及时采收,过熟易造成菌柄中空、菌盖展开,影响品质和口感。采收时,一手压着基质,另一手抓着菇脚基部,轻轻扭转上拔,注意不要松动周边幼菇,并将拔出后的洞穴用土填满,同时清理留在菌床上的残菇。采后按发菌期的管理方法培育下一潮菇。

猜你喜欢

盖菇大球培养料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桑枝秸秆培养大球盖菇栽培种配方的筛选
草菇出菇为何怪
数理:大球和小球
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慈溪林下大球盖菇试种成功
有多少盏灯
开怀大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