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市广陵区老街巷改造的反思及对策

2020-01-09陶勇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街巷居民政府

■陶勇宇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在过去近二十年中,广陵老城区的一些老街巷经历了多次改造,这给当地居民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观,更带来了老街巷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活力再现。对这一改造历程的考察,不仅是对当地居民在老街巷历史改造过程中所发生的真实生活境况的“摸底”,也是对扬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历史效应的一个“折射”。

一、近二十年扬州市广陵区老街巷改造概况

进入21世纪,扬州市广陵区老街巷经历过多次的改造和翻新,呈现的特点是阶段性、区域性和针对性。阶段性是指改造工作不断地深入和扩大。区域性是指街巷改造主要集中于广陵区的市区老街巷。针对性是指改造有意打造典型街巷,以发挥其引领作用。

在21世纪前十年,政府把改造重点放在有巨大潜在价值的区域,东关街、皮市街等改造正是在这个期间开始的,2006年皮市街第一次改造开始,同年开始成立名城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东关街的改造工作,2008年东关街改造完成。两条街巷发展迅猛,成为了扬州市街巷改造的典型,发挥着“榜样”效应。

随着改造的规模扩大和典型街巷的影响力提高,多次改造热潮出现。2011年市政府实施三年改造计划,推进精致扬州建设工程,修缮古城传统民居200户成为重点项目。2016年广陵区再掀改造热潮,政府启动实施仁丰里改造工程城市书房项目,着力推进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创4A级景区工作。仁丰里、南河下等街区成为新的改造典范。

近几年,一场无声无息、影响深刻的“八老”改造行动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在“微更新”的作用下,“八老”之一的老街巷愈发美丽富有生机。这场“润物细无声”的改造不仅改变着居民的生活,也让扬州古城更具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

二、老街巷改造的经验总结

近二十年的老街巷改造较为成功,对于街巷美化、文化传承、城市发展和居民幸福感提高等都有积极的作用,折射出政府有效的改造经验,具有较高的考察价值和借鉴价值。

1.街巷改造综合使用两种改造形式,并融入多样化元素

政府改造情况分为以下两大类,一是基础设施改造,二是整体再提高性改造。基础设施改造是指政府对老街巷的建筑、道路、电线、下水管道、楼房等进行整治,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街巷的基本环境。整体再提高性改造是政府根据老街巷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传统,对老街巷进行商业或文化性质的改造,发展商业和文化产业,以提高广陵区老街巷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从而为城市旅游业、商业等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政府综合使用这两种改造形式,并且结合街巷的特色有选择地使用。典型街巷以整体再提高性改造为重点,优先发展典型街巷,让其带头作用愈发突出。非典型街巷(居住型街巷)以基础设施改造为重点,力图改善城市居住空间的质量。

除了综合使用这两种改造形式外,广陵区政府同时融入多样化元素,譬如文化元素、商业元素、美学元素、地域元素等,既为两种基本改造形式提供了可以发挥的巨大空间,又以元素为有效驱动助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融入多样化元素,优化改造的最终效果,以传承历史文脉、激发街巷活力、镌刻扬州记忆。

2.街巷改造既尊重老街巷的历史风貌,也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

尊重老街巷的历史风貌,体现于“修旧如旧”。政府对于房屋、历史建筑等进行修缮,并没有使得这些老街巷失去历史、文化色彩,仍保留了一定的传统面貌。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历史文化街巷的“原真性”[1],重现古城一定的生活环境,而且能激发老街巷的延续性,促进老街巷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修旧如旧”和居民的生活需求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一些老式的建筑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因此,居民需求也是值得考虑的。从改造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政府也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政府老街巷改造不仅考虑城市的发展和未来,也要考虑居民的真实诉求,考虑改造后是否会给居民生活空间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在皮市街道路改造中,政府多次修缮道路以满足人民的需求,皮市街的麻石虽然美观,蕴含一定的历史感,却影响了居民的出行,容易造成交通问题。广陵区综合各方面意见,先对麻石表面进行打磨,然后通过火烧工艺有效解决表面防滑问题。在政府的处理措施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有力彰显。

3.街巷改造注重因地制宜,结合街巷的具体情况形成特色街巷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结合街巷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理位置等,使得改造内容或改造方向契合街巷本身的特色,打造最佳的改造方案以充分发挥街巷的价值。掌握改造的灵活性在老街巷改造中处于关键地位,政府针对不同的典型街巷,选择不同的改造方案,以打造各具特色的典型,可以更好地发挥典型街巷的作用。譬如皮市街,自古就是繁荣的街巷,是古城居民进出的重要通道。政府根据这条街巷的历史传统和地理位置,将它逐渐发展成了独具特色的商业街,开发了旅游项目,又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有助于增强文化氛围,而且发展了街巷经济,实现了传统街巷和旅游经济的双赢。而仁丰里则不同,因为独特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价值,仁丰里老街巷改造以文化产业为重点,而没有大力地发展旅游产业。

三、老街巷改造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尽管总体上看广陵区老街巷的改造较为成功,但是对街巷特别是居民的观念和想法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够发现政府改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不仅可以阻止改造弊端的进一步发酵,更为探索老街巷未来发展的有效路径服务。

1.街巷改造对数量众多的居住型街巷关注略低

扬州市广陵区老街巷数量庞大,且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偏低的居住型街巷数量较多,地理分布和街巷情况各有千秋,政府对每一条街巷及其具体情况作科学的改造决策,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程,因此打造典型街巷具有合理性。但是,在这样长期的政策“盲区”下,部分居住型街巷的问题暴露凸显却得不到合理的解决。譬如房屋翻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环境优化等问题,需要政府一定的干预。

此外,部分居委会的工作并没有较好地符合街巷改造的总体趋势,其基层自治效能有待提高。尽管没有政府的直接干预或政策的直接作用,但是作为基层的自治机关,必须要自觉地融入街巷美化、街巷改造的总体趋势,必须要从被动改造转向主动改造,给居民们的建议一定的落地机会。

街巷治理力量不均衡、基层治理能力薄弱,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民向度,没有把握好实现人民福祉的价值取向。打造典型街巷是为扬州市民谋福祉,但不是全面的福祉。政府和基层组织需要进一步明确百姓的需求,而不能盲目改造而造成不良的后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关键理念。整个行政区内的街巷居民应该共享改造成果,而非部分人享有。街巷内的成果共享也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街巷改造这个过程还远远没有完成,还需要进一步推进,让每条街巷里的每户居民都能获利。

2.街巷改造中居民的城市生活空间质量有待改善

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受到宏观社会环境因素和微观社会环境因素共同影响[2],因此不同类型的街巷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历史文化街区、商业街区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新鲜的商业活力,拥有翻新的建筑和和谐的邻里,生活空间质量较好,但是由于开发过度、游客剧增和市场化不当,对传统的建筑、文化和习俗产生一定的破坏,容易偏离老街巷的发展轨迹,长期如此,会对老街巷未来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

而普通居住型街区,无论是房屋建筑、基础设施,还是环境卫生、文化氛围等,都需要进一步改善。居住型街区不能仅仅被当作居住的空间。特别是一些街巷里,由于楼房构造和学区房的双重影响,居民之间缺乏一定的交往活动,较难形成一定的“审美交往空间”[3],社会互动减少,势必会影响整个街巷的生活环境。街巷的凝聚力离不开邻里关系的稳定和社会和谐公平,当地居民之间保持和睦的关系,才能为街巷经济发展、优良巷风民风的形成提供肥沃的土壤。

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可以折射出一定的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仍要不断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对城市居民的服务进行优化。街巷改造不仅要本着为市民谋福祉的目标,更要讲究怎么谋才能最大地优化市民的幸福感。如何在改造较为成功的街巷里寻找隐蔽较深的问题点,如何在居住型街巷里实现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社会环境的统一,这是政府和基层自治组织需要深思熟虑的。各级政府和居委会必须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既要注重城市的“面子”,也要注重街巷发展的“里子”,不能顾此失彼,影响民生。

3.街巷文化发展呈现不平衡的局面,没有较好地和居民生活相融合

不平衡不仅体现在街巷发展和居民生活上,也体现在街巷文化上。很多街巷因为其本身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经过改造和提升,其历史氛围和文化氛围得到增强。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历史文化街区愈加被重视。而一些历史不悠久、文化不浓厚的街巷,得不到一定的关注,无法发展出浓厚的文化氛围,特色街巷文化更是无从谈起。

即使是文化发展较好的街巷,比如东关街、皮市街等,其文化发展也存在问题——文化没有和居民生活融合密切。譬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活态传承是文化传承的最终目的,才能使得传统文化焕发出无限生机,但有的非遗仅仅是市场化,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距甚远,无法真正实现生活化。东关街上出售的非遗产品及其他文创产品,价格较为昂贵,一般居民无心思购买,通常是游客购买以作为纪念品。这种趋向体现了文化产品和居民需求脱节,仅仅满足旅游业和商业的需求。

文化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如果文化的发展缺乏创新性、生活性,文化仅仅为外地游客服务,成为一种向外界展示的工具,而不与实际生活、人民需求紧密结合,融合街巷的特点而形成一定的内涵,那么这样的文化发展是片面的、异态的。因此,文化发展“要实现由以旅游和经济发展为导向的保护和利用,转变为以生活为导向的保护和利用”[4],将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成果更加鲜明地指向人民群众。

四、未来老街巷改造的启示

在总结改造经验和反思改造问题的基础上,未来老街巷改造的方向得到了进一步的指明。街巷改造必须要把握好传统色调,必须要坚持好居民本位,必须增强好文化氛围,才能让老街巷的发展更符合新时代人民的需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趋势。

1.街巷改造必须准确把握传统色调

传统性是老街巷最重要的特点,老街巷之所以称为“老”,就是其含有大量的传统建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现代化建筑有明显的区分度,决不能因为改造而丧失传统价值。政府在老街巷的改造中,要准确把握街巷的传统和历史,使其发展的色调有别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色调,从而形成一种充满活力但不陈旧的色调。尤其是历史街区,必须充分理解其文化底蕴,必须确定整个历史街区的主色调,从而形成特色的文化街区。

值得一提的是,把握好传统色调,不意味着要拒绝现代化的改造方式。在把握街巷传统的时候,这种传统性如果仅仅通过传统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会让街巷呈现单调的特点,而且会引发街巷内的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此外,把握传统色调,也不意味着保留所有的传统建筑。在保持传统风貌的时候,可以“局部改建改善没有历史价值、功能的建筑”[5],实现街巷内部的合理优化。

2.街巷改造必须始终坚持居民本位

坚持居民本位,不仅要让居民能够生活在街巷里,更要让他们愿意留、主动留,展现更加美好的生活状态。因此政府和基层组织必须提高居民的生活空间质量,践行“新人本主义理念”[6],准确把握居民的期望与需求、感应与认知,打造人性化的街巷生活环境。

特别是在商业化的街巷里,改造绝不能抹去居民气息,过于商业化、旅游化只会适得其反。“居民是保留和发展传统街巷商业展示空间最有力的保障”[7],因此在老街巷改造中需要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居民气息,重视居民的作用,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将人的气息和物的气息融合在一起,展现给游客和居民丰富多彩而别具一格的街巷特色气息。

3.街巷改造必须继续增强文化氛围

政府要为街巷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资金,“强化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8],与居委会、居民、社会组织紧密配合,通过政府主导、一主多元的方式提高街巷文化服务的质量,打造文化堡垒,使得街巷文化发展符合时代和居民需求。每个街巷必须建立具有本街巷特色的文化堡垒。文化堡垒由街巷历史、街巷人物、街巷精神、街巷文化、街巷习俗等组成,以街巷传统为基础,以新时代人民需求为方向,以街巷居民为主体,以各种活动为主要载体,力图打造街巷的特色文化,产生较强的文化感染力和号召力。不仅能给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也提高了街巷的文化温度和人文关怀,有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社会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

同时,各居委会要汲取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的成功经验,利用文化地图、文化橱窗、文化墙等创新形式,结合所在的街巷状况和居民生活,弘扬优良家风巷风民风,打造街巷特色的文化发展模式。经过整治修缮,南河下街区已成了著名的古街巷特色旅游区。家风文化手绘地图、家风文化橱窗、古色古香的“中国好人”墙展示区、历代先贤名人家训展示区,是值得学习的典范。

街巷改造不仅是一项利民益民的民生工程,也是实现城市美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无论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还是对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都有积极的作用。对广陵区老城区近二十年的街巷改造进行考察,不仅能总结经验和反思问题,为扬州市政府的工作建言献策,更能对周围的区甚至其他地级市的老街巷改造提供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街巷居民政府
王纬华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石器时代的居民
边走边唱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雨中的街巷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高台居民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