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扶贫的城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策略研究
2020-01-09李艳坤李伶利
李艳坤,李伶利,李 祎
基于教育扶贫的城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策略研究
李艳坤,李伶利,李 祎
(唐山师范学院 物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乡村教育是教育扶贫的重点。乡村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资源匮乏等教育贫困现象突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显著优势,从优质人力资源、媒体资源、活动资源三个方面提出城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可操作性策略,为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推进教育扶贫,振兴乡村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提供方法与思路。
资源共享;教育扶贫;乡村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以及“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扶贫攻坚战中提出的重要论断。教育扶贫包含两个不同层面的内涵:其一是把“教育作为扶贫的对象”,即“扶教育的贫困”[1];其二是把“教育作为扶贫的手段”,即以教育为手段,对贫困人口进行思想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贫困户的思想意识,并使其有一技之长,进而达到脱贫的目的。
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教师专业素质低,教学资源匮乏且形式单一等教育贫困现象突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制约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2]。贫困山区的义务教育服务能力不足,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落后甚至短缺,教育质量较低,所以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问题在教育扶贫中自然成为极为重要的关注点,“扶乡村教育之贫困”成为当下教育扶贫的重点,亦是本文的出发点。
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资源共享方面呈现独特优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成为推进乡村教育扶贫的方法与思路。为此,重点探讨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乡优质人力资源、优质媒体资源、优质活动资源的共享并提出可实施的操作性策略,可使教育扶贫工作精准、适宜对路,可持续、有成效地有序推进工作进程。
一、优质教学资源的界定
教学资源是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习者学习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广义上来说,一切用于支持教学活动的资源,均可称为教学资源或教育资源,如人、物、环境等。AECT’77定义将教学资源细分为人员、媒体、场所和活动四种类型,其中,人员指的是诸如教师、学习伙伴等人力资源;媒体指教学媒体,是开展教学活动时所用的媒体形式,如课件、教材、微课程等;活动即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探究等;场所即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如教室、实验室等;媒体、场所和活动均属于非人力资源。
优质教学资源则是一个相对概念,例如名师、优秀课件、优质示范课等常被认为是优质教学资源。有学者认为,“优质教育资源是指对教育教学起到提升和促进作用的高质量教育资源”[3]。本文基于此观点,并认为优质教学资源相比于一般的教学资源,确实能够提升、促进教育教学,促进学习者能力发展,提高教学成效;同时优质教学资源又可分为优质人力资源、优质媒体资源、优质活动资源和优质场所资源四类,其中“师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是优质教育资源必要且充分的条件”[4]。
二、实现城乡优质人力资源共享,扶乡村教师之专业发展
乡村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乡村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5],而乡村教师整体教学素质、专业技能偏低,他们的职业态度、专业素质、教学技能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教育扶贫成效的主要因素。《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强调,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再次提出,发展乡村教育,要把乡村师资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精准发力[6]。因此,“扶乡村教育之贫困”应“先扶师”,即“先帮扶、扶持乡村教师”,只有乡村教师自身的职业态度提升了,专业水平、教学技能提高了,才能转变、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进而才能达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本质上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使乡村教育焕发生机活力,可以说,“扶乡村教育之贫困”应“先扶师”,属于一劳永逸式、内生式、精准式教育扶贫方式。“扶师”不仅要重视教师的地位,提高教师的待遇,还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通过培训或自学等方式,在思想意识、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方面逐渐成长、发展的过程,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反思、自我修炼的一个实践过程。鉴于此,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应放在教育扶贫的首位,这是教育扶贫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较少,表现在研修机会、业务能力提升机会、专业职称晋升机会等方面[7],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城乡优质人力资源共享则是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突破时空限制、在线便捷、长久可持续的方法、策略。
(一)利用网络直播实现优质师资的共享
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关系,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实现远距离视频同步通讯、实时直播、双向交流。
1. 通过网络直播进行远程观摩与培训
城镇名师、优秀教师通过网络直播对乡村教师进行集中优质课程的示范与培训、专题讲座等,乡村教师通过直播终端“足不出户”便能远程观摩优秀教师的示范课程,倾听相关讲座、报告,使乡村教师在城镇优质师资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改变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2. 通过网络直播进行远程授课
城镇优秀教师利用网络直播针对某一教学重点、难点同时对本校学生与远程乡村师生进行异地同课堂的教学精讲,使乡村师生成为优质师资共享的直接受益者。通过城镇优秀教师的远程授课与教学探讨,促进乡村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与提升。
3. 通过网络直播进行乡村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与指导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实践、反思的一个过程。学校作为学习型组织机构是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场域,让教师回到真实的教学环境去学习,是帮助教师真正掌握有关教育理念和技巧最实际的方法[8],而且乡村教师的专业特质就是“乡土性”,其表现形式是“乡土文化”[7]。乡村教师利用网络直播向城镇教师进行本土化的教学实践展示,在网络平台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在远程优质师资的观摩与指导下,乡村教师的教学技能会不断得到提高。
(二)利用社交软件实现优质教育理念的共享
作为优质教育核心资源的教师资源的共享,包括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经验的网络分享传播[2]。城镇优秀教师与乡村教师结成的帮扶小组,利用社交软件建立讨论组,加强对话、交流心得,彼此分享教学理念或教学经验;还可利用QQ群群文件共享功能分享承载着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优秀教案、课件等,最大化地促进城乡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引导乡村教师更新教学思想和观念,提升专业素养,进而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三、实现城乡优质媒体资源共享,扶乡村学校之软件资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乡村教育的发展只有教师,没有媒体资源是万万不可的,因为媒体资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传递教学信息必不可少的载体。媒体资源既包括直观教具、多媒体计算机等硬件资源,又包括教材、视频课程、教学课件、教案等软件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资源日益丰富多样,且数字化优质学习资源已成为促进学习者学习的主要媒体资源。但是,乡村学校的优质媒体资源数量匮乏且形式单一,优质软件资源不充沛且开发动力不足。
目前,随着国家对乡村学校硬件建设的资金支持,乡村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校际联盟,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定期或非定期地进行优质媒体资源共享更为便捷,足以解决乡村学校软件资源单一匮乏的问题。具体策略如下:
第一,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推荐优质教育资源,如国家公共教育资源平台、网易视频公开课、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网络课程,鼓励乡村师生积极访问、学习,不仅能开阔乡村师生的视野,而且可以丰富乡村学校的资源形式。
第二,城镇学校开展的优质示范课,除了对乡村教师进行课堂直播外,还应将优质示范课实录并数字化剪辑成教学视频,共享给乡村师生,以备其后续学习与使用,以此增加乡村学校的数字化资源数量,而且使视频资源类型多样化。
第三,城镇学校利用如QQ、微信等社交软件向乡村学校共享同一门课程的优秀教案、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和多媒体素材,使得乡镇学校共同使用同一套优质软件资源,这样共享的软件资源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还可节省乡村教师搜索、创作教学资源的时间和精力。
四、实现城乡优质活动资源共享,扶乡村学生之发展
学校中的活动资源既包括各种形式的课堂互动,如课堂讨论、辩论赛、角色扮演、游戏等,又包括旅游、参观等课外活动。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人类获得经验的方式按抽象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其中较低抽象层次的经验更容易被学习者理解和获得,丰富的活动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做的经验”和“观察的经验”。优质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具有显著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共享优质活动资源对于乡村学生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城镇学校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环境良好,教学设备相对齐全,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多样化,城乡优质活动资源共享在双方成为“结对互助”体系基础上进行,具体策略如下:
第一,城镇学校开展实验探究、角色扮演等互动性或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时,利用摄影、摄像设备将其全程录制,并作为优质教学活动案例剪辑、保存为数字化素材,通过互联网与乡村师生进行共享。例如,城镇学校录制一段完整的实验探究教学活动,将所需的实验仪器及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的过程制作成教学视频或微课程,供乡村师生观摩学习,使得乡村学校由于多种原因无法开展的实验得以“间接进行”,乡村学生从影像视频中获得间接经验,促进乡村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
第二,利用视频会议系统等直播软件实现“异地同课堂”,同步共享城镇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文化活动,不仅使乡村学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也使乡村教师从中借鉴、吸取教学经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五、小结
乡村教育发展落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受限,教学水平较低,非人力教学资源不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媒体资源、活动资源等非人力教学资源适用性较差,为此教育扶贫要实现优质人力资源和优质非人力资源的“双共享”,才能有效推进教育扶贫,缩小城乡教学资源鸿沟,振兴乡村教育发展,加快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1] 任友群,郑旭东,冯仰存.教育信息化:推进贫困县域教育精准扶贫的一种有效途径[J].中国远程教育,2017, (5):51-56.
[2] 任友群,徐光涛,王美.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科学的视角[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5): 104-111.
[3] 陈振华.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方式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44-48.
[4] 耿申.师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J].教育科学研究, 2007,(8):1.
[5] 聂劲松.教育扶贫: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积极作为[J].教育学术月刊,2016,(10):81-85-99.
[6] 国务院办公厅.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EB/ 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08/content_9833.htm,2015/6/1/.
[7] 吴亮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矛盾,特质及其社会支持体系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5,(24):47-52.
[8]王晓莉.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历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38-47.
A Study on Sharing Strategies of High-Quality Instructional Resour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ased on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LI Yan-kun, LI Ling-li, LI Yi
(Department of Physics,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education is the focus of 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teachers’ teaching level is low. The lack of instructional resources such as education poverty is an outstanding problem. Operational strategies for sharing high 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re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namely high-quality human resources, high-quality media resources and high-quality activity resources to provide methods and ideas for the balanced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promote 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to revitalize rural education and to realize educational equity.
resource sharing; 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educati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521
A
1009-9115(2020)02-0153-04
10.3969/j.issn.1009-9115.2020.02.029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803040185)
2019-06-24
2019-11-26
李艳坤(1980-),女,辽宁北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
(责任编辑、校对:高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