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课文聚焦语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质增效

2020-01-09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滩镇中心小学李姝琼

天津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课文文本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滩镇中心小学 李姝琼

语文学科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这一学科的核心教学价值,旨在要求学生能够学习语言文字应用。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需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观念,进一步强调语用的重要性。在课堂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原则出发,使学生通过学习,可以简单地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聚焦语用的价值分析

小学语文中,语用教学的价值非常广泛,对改善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积极作用。简单来说,语用教学的价值可以从两方面来阐述。首先,聚焦于语用的认识价值。语文学科的教学,在我国可谓有悠久的历史。而纵览古今,部分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常常难以深入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与目标。从语用教学的特点出发,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言语技能,并实现语文文本的增值。立足于文本的言语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分析、破解语言的密码,可以让学生在实践锤炼中发展语言。同时,其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建构阅读策略,进而改善学生的阅读效率、品质。其次,语用教学的实施,也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在此种教学理念之下,教师认为“学大于教”,在课堂上需要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自主合作。“教”是为了“不教”,而“学大于教”是对教师教学素养的更高考验,促进学生、教师之间完成共同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影响学生语用能力提升的问题

(一)急于求成而忽视语用过程

语文教学中,语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语用教学强调“语言文字运用”,非常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使用与内化。教师通过语用教学,帮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对语言文字的表层理解上,而是提升学生的言语技能、技巧。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对语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难以将运用与理解对立起来。同时,语文课程也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语用教学中也循序摒弃内容分析式教学与形式分析式教学。在课堂活动中,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学习表达技巧,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表达方法、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由于急功近利的表现,导致文本的钻研、情感的体悟均被忽视,难以真正让学生在语境中感受到文本的内涵。

(二)教学重点未结合学生的情况

在语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许多教师虽然均意识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并非代表教师可以准确、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学生难以对课文产生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语文知识的理解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小学语文的课文也是精挑细选出的名家名作。课文中的语言表达、结构布局等特点均是通过千锤百炼而得来,蕴含着作者独特的匠心思路。因而,一篇课文往往均可以挖掘出许多语用教学点,但是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偏差,导致学生的语用能力难以有效提升、发展。

三、立足课文聚焦语用,为小学语文提质增效的教学方式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来设定语用层次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需要立足于课文,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表达、运用的方法及掌握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也不能一味地研读文本,也需要着眼于学生。一堂高效、合格的语文课堂,不仅需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的方法及目标,也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此基础上,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及需求等方面出发,制定出核心、明确及适当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满足于不同学生的语用学习需求。以课文《带刺的朋友》为例,旨在辅导学生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感受语言的生动性。在课堂活动中,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分别以句子、段落及全文为单位,引导学生总结出其大概的寓意。在学生的总结过程中,也需让学生体会到其中关键字词句的表达作用,深入分析其中代表的情意。在学生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把握到文章的内容,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到其中的思想主旨。

(二)结合不同的语文文体来体现出语用的特色

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与学之间的联系是一篇篇课文文本。但是,教师也需认识到,课文不等同于教学内容。虽说需要立足于课文,聚焦语用,教师在课堂上还是要从学情、教学目标等方面出发,设计出精确、适当的教学内容,才能更精准地体现出课文的核心价值。因此,在课文的教学活动中,也需根据不同的文体来制定教学方法、内容。文体有别,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在分析学情、目标的基础上,教师也需具备良好的文体意识,结合文体的不同来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以课文《狐假虎威》为例,旨在辅导学生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并在体会课文寓意的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教育与启发。在此类寓言故事类文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需深入把握到寓言故事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设定并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从狐狸等动物的性格出发,深入分析作者这样表达具有哪些特殊的寓意。关注动物的语言、语气及说话的环境,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刻画心理、人物的语言表达方法。在此种形式下的课文教学中,语用特色较为突出,对强化语文教学的效果也有积极作用。

(三)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目标来提高语用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语文核心素养的成长情况。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属于小学语文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之一。有知名教育学家曾经指出:“语言说得好在乎于思维的正确。”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也需设定出学生思维发展的目标,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价值。以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例,旨在辅导学生理解“洞察”“依赖”“奥秘”“呼风唤雨”等词汇的意义,并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课文语境的构建,帮助学生理解到课文中的情境。在此种学习模式下,更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情感及表达形式。

四、结语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于课文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才能更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学活动中,也需重视语文本体性的东西的教育,着眼于课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课文文本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