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对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启示
2020-01-09戚海峰
戚海峰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天津 300381)
一、 德国双元制
(一)德国双元制的内涵和运行
德国双元制主要是在劳动力市场与职业学校范围内的技术技能培养形式。原则上双元制对所有27岁以下青年开放。双元制以企业为主导,职业学校辅助完成,双元制的模式是首先由企业招工后确定为培训人员,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在本职业规定的培训年限中完成企业职业培训和学校学习内容,时间的分配比例大约是4:1,不同的职业的培训年限和培训时间分配不同。培训生在进行双元制职业培训的过程中按企业员工享受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德国的职业学校中与企业共同开展双元制的培训生大约占70%,还有大约30%的学生参加的是学校全日制培训,这部分学生或者是没有选到心意的企业、或者没有被企业选择、或者有一些无法实行双元制的特殊专业,如医学、护理等。
(二)德国双元制的实施保障
一是,法律保障。德国的《联邦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培训条例》对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的目标、内容、质量标准和达标考核作出明确的规定,目前在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条例》中包括326个职业的职业领域、岗位描述、职业形象、职业培训要求等。《职业教育培训条例》又称为“框架计划”,分为学校版和企业版,敦促校企双方共同高质量完成培训生的培训并使其达到从业资格。
二是,职业规划的普遍认知。由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颁布的《中小学职业咨询与引导建议》帮助学生从较早期的教育阶段就开始参与实践性职业引导、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发展潜力,从小树立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的劳动观念,只要能够敬业地完成本职工作就值得人尊敬,就会有相应的发展空间,进而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
三是,“三赢”驱动。双元制的参与者——企业、学生、职业学校——均是利益获得者。企业拥有了稳定的、与岗位匹配的高水平工作人员。学生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获得了工作经验,而且在学习期间还可以获得企业津贴,还有较好的职业前景。职业学校的专业发展始终与行业领域密切联系,形成可持续动态发展。
四是,高福利政策保障。德国的高福利政策如医疗保障政策,使人们只要有工作,收入差距就不会太大,一个大学教授的收入和一个水暖工人的收入基本一样,就可以靠收入保障基本生活。
二、对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启示
(一)增强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在德国职业教育的体系中,行业协会的作用举足轻重。行业协会是政府、企业之间民间性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德国16个联邦州,有工商联合会(IHK)79个、手工业协会(HWK)53个。以德国威斯巴登手工业协会为例,由25000家企业组成,约有125000名从业人员,约11000名接受培训的人员,约有120种培训职业,承担培训管理、进修培训与管理、为企业或培训生提供服务、向政府及社会大众提供行业趋势数据以及行业专业的诉求等作用。
我国《民法》规定:“行业协会属于社团法人,是民间组织的一种,为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机构”。我国的行业协会在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受国情、协会性质、组成、运营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其纽带作用、指导作用的发挥还不充分。
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落实需要大量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劳动力保障。目前,职业院校是人才培育的主阵地,虽然在国家一系列扶持职业院校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实训条件、育人的效能有很大的提升,各院校也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育人模式,但只有少数的企业在参与职业院校的育人过程。这时行业协会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一是为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建立桥梁,使学校更了解企业需求,更精准地进行育人,同时可以收到企业用人结果的反馈,为育人模式的调整做好基础数据,也使企业能够了解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师资水平,便于企业选择更适用的人才以及寻找更先进的智力和技术后盾;二是通过行业发展数据和发展趋势,指导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调整、及时对教学内容、课程构建等进行优化,更好服务行业发展需要。真正实现校企共同育人。
(二)加强顶层对职业的描述设计,进一步明确专业能力需求
德国的《联邦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培训条例》对326种职业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通过职业形象的描述,可以使学生、家长、学校、企业四个方面了解该职业所属的领域、主要工作任务、职业场所、大致的薪金水平,是选择职业、设立岗位、开展培训的依据。通过规定职业培训的目标和内容,为双元制育人模式的全体参与者——学生、学校、企业都明确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有了目标和结果的引领,育人模式的构建和调整也就更适用性和有效性。
1986年,我国首次颁布了国家标准GB6565-86《职业分类与代码》,将全国职业分为8个大类、63个中类、303个小类。1992年,按照生产劳动的性质和工艺技术的特点,原国家劳动部会同国务院各行业部委组织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将当时我国的工种归并为分属46个大类的4700多个工种,初步建立起层次分明、行业齐全的工种分类体系,为进一步做好职业分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1998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中央各部委共同编制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同时,根据重新修订的职业分类制定了《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LB501-1999)》,并于2002年进行了修改,新标准《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LB501-2002)》分为6个大类,56个中类,236个小类,17个细类。然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无论是对于行业、企业还是对于职业院校关于《职业分类与代码》、《职业分类大典》的应用非常少。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就1986年的工种数已是德国工种数的10倍多,虽然随着经济发展,有工种的变化,但是近5000种工种,如果短时间内,全部进行职业形象描述、职业培训目标和内容的规定,不太现实。但是如果能从顶层开始,自上而下,首先对优先发展行业、重点行业、关乎安全的行业等所涉及的职业进行职业形象描述、职业培训目标和内容的规定,然后再慢慢推进,应该是可以实现的。职业形象、职业培训目标和内容的顶层设计,有利于把控整体育人方向,也利用校企合作的良好切入。
(三)搭建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学习领域
以马格德堡第三职业学校的设备与系统电子电工专业的企业培训生为例,需要完成在校学习的1440学时和在企业学习的5760学时,在校学习包括480学时的通识教育和960学时的专业技术教育。而专业技术教育的960学时包括13个学习领域。学习领域,是德国“双元制”模式中的一种课程方案或课程模式,是德文Lernfeld的中文译意,由德文单词Lernen(常译为“学习”)与Feld(常译为“田地、场地、领域”)组合而成。根据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的定义,学习领域是指一个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一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基准学时)三部分构成。
以往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的课程体系是集合了高中文化课和高校专业课的学科体系,但是经过近几年国家以及天津市对于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支持,一部分中职院校积极学习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理念、澳大利亚“培训包”课程理念等更适用于职业院校的课程理念,基于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需求,以够用为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建立了模块化专业学习领域,但也存在只是机械化的破碎了专业课的学习内容并未进行内容的整合的问题,因此,对能建立学习领域的专业而言,要对现有学科全部进行碎片化,然后基于岗位行动能力需求进行综合化,不能只建专业课的学习领域,还应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考虑在内,既要解放思想、敢破敢立、大胆革新,真正把工作过程的行动能力需求与学习领域的培养目标衔接上。然而,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学习领域的构建觉不能一刀切,不能用一个方法构建,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岗位能力要求,制定适用性职业学习领域。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作为保障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德国设置了极其严格的培训标准和检验标准。职业学校教师要经过两个阶段的培养才能正式入校工作。第一阶段是大学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理科学士6个学期的学习以及教育学硕士4个学期的学期,在教育学硕士学习阶段要选定一个专业方向和一个公共课程方向。如果非教育学硕士想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具备三年以上职业经验,并参加一年教育学培训,考核通过后才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第二阶段是为期6个月至24个月的工作准备期,这个阶段通常要学习国家设置的专业课程并在相应的职业学校进行见习,经试讲、会谈等形式的考核合格后,方能正式进入职业学校进行工作。经过这样培训过程的教师在未来的工作中一般不需要再进行其他形式的考察,但是进修与深造是教师终生学习的重要组成要素,每半年教师要参加教育部举办的研讨课,而且要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
目前我国的中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有三个路径,一是师范类大学的毕业生,如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等;二是专业类大学的毕业生,如制冷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师等;三是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如电气设备自动化、数控加工技术教师等。三类教师各有优势和不足,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知识结构比较系统、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功底比较扎实,但是不能与专业结合进行针对性的基础课教学;专业类大学的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较高,但由于没有学习过教育相关课程,教学能力不足;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即有教育学背景又懂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所能面向的专业太窄。
在中等职业院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是的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至关因素。在约翰.海提《可见的学习》中提到,138个影响学习成果的因素中,教师的影响率占21%,课堂教学的影响率为18%,因此,基于我国现状,教师的入职培养和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入职培养应包括上岗培养、适岗培养、胜岗培养三个阶段,才能达到较高的职业水平。另外,教师的定期进修以及终身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要注意培训时间。培训时间越长,对教师学习以及尝试应用的促进力度越大,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师职业能力,研究报告显示,培训时间大于14小时才会产生效果;2.要注意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内容不仅要关注教师专业技能,更要注重教师职业技能,如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的能力、通识知识的掌握能力等;3.培训内容要清晰,而且培训内容的需求最好是自下而上;4.在教师的培训中也应注意认知主义和构建主义之间的联系,遵循“输入—测试—反馈”的规律;5.最好能在培训中以团队培训的形式开展,共同学习、集中研讨,更能促进培训效果;6.学校领导层面、政策层面的支持也会影响教师的培训效果。
(五)形成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体系
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是一个恒久的课题,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可以作用于育人、作用于品牌树立、作用于劳动力水平提高、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需要多方因素协同推进的“上坡”的过程。
德国的工业产品的质量管理,包括对INPUT(输入)、PROZESS(过程)、OUTPUT(输出)、OUTCOME(效果)的全过程管理。良好的输入条件,如产品原料质量、组织机构机制体制、利好的法律法规政策、优质的人力资源和物资保障,是高质量输出的前提。过程中执行计划、执行措施、评价反馈、及时整改,是高质量输出和效能最大化的保障。
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质量就是职业教育的输出结果,毕业生在社会中所能展现的适应性和能力就是教育的效果。为提高教育输出的质量,应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建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议包括四个系统,一是输入系统,如管理制度、机制体制的建设、教学软硬件的建设、生源质量的保证、教师引进招聘等;二是过程系统,如清晰的教学质量方针和目标、健全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师继续教育方案、师德建设方案、教学组织实施等;三是成果输出系统,如量化的教学测评工具、督导机制等;四是效果系统,如基于大数据的调查、评价与反馈、诊改方案等。育人质量需要学生、教师、家长、企业、学校和政府共同齐心协力才能形成持续的、逐步的优化升级的螺旋上升的循环。
三、 借鉴德国双元制时应注意的内容
其一,此职业培训非彼职业教育,两国的职业教育无论是构建程序还是实施过程都有明显的不同,借鉴和学习转化的过程都要承认和接受德国职业培训和我国职业教育的体制、文化背景的差异。
其二,要在整体学透、彻底领悟后再进行借鉴、结合和应用,切不可断章取义、一叶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