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党建肌体“神经末尾”,促进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发展与建设

2020-01-09黄蔡芹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黄蔡芹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 湛江 524000)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当前“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建设理论[1]。高校党支部作为党神经系统的“神经末梢”,如何让当前高校党支部真正走入学生党员心里,让学生群众积极参与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中,加强党支部主体的建设与发展,让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的内涵和外延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2]。《现代汉语词典》中主体作用是指有认知与实践能力的人对客观事物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根据一定原则进行实践与改造、管理。在《中共教育部党组织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强高校学生群体七个有力,着重强调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实施的“七个有力”[2]。由此结合以上相关材料我们可以总结出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就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党的相关制度,做好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与监督,同时要充分发挥自我主观性做好群众的组织工作与宣传工作,并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与带领好学生党员。同时,在学生群体中做好“七个有力”,充分发挥好高校学生党支部力量,要加强教育好学生党员,管理好学生党员,监督好学生党员,组织好高校师生,对高校师生宣传好,同时凝聚好师生党员,服务好高校师生。

(二)高校党支部主体作用外延

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织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七个有力”作为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工作方向。根据《意见》指出,笔者对高校党组织主体作用外延(工作方向)进行如下整理:

1.坚持用“两学一做”与“三会一课”相结合教育党员

高校学生党支部需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坚持“三会一课”作为教育学生党员的根本制度,用“两学一做”作为教育学生党员基本内容。在教育学生党员过程中坚持融入党的信念教育、纪律教育、品德教育。

2.加强学生党员的管理与监督

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党员管理与监督。高校学生党员是我党事业的后备军,更是我党建设的未来。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必须承担起对其监督与管理,加强学生党员的发展、培训与管理,多多关心学生党员。同时,严防在高校学生党员中出现“咬耳扯袖”的现状,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的监督效力,让广大学生党员履行对党的义务,同时遵守相应规章制度。

3.高校学生党支部加强师生宣传组织

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组织、凝聚与服务同学。高校学生党支部要最大限度地把同学积极性调动起来,带动大家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同时,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先进性带头作用,把上级党支部决策性政策传递到位,凝聚好同学力量,善于做好同学思想工作,让同学们投身学习科研中,并坚持跟党走、听党话。此外,高校学生党支部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高校师生服务工作,积极听取高校师生意见,让高校师生有困难、有问题都可以在最快时间联系上高校学生党支部。

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除开以上工作外延形式外,还要围绕组织好学生群众,围绕学生群众,宣传好学生群众,服务好学生群众,为高校建立良好的学风校风,并积极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最终在实现党育人为先、全面育人上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缺乏具体表现

(一)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党员教育针对性与时效性不强

伴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与网络技术突飞猛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获得前所未有教育资源、学习平台与多样化教学手段。《中共教育部党组织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与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学习活动形式大部分仍然采取召开支部活动、知识培训等传统教育模式,无法契合当下95后与00后大学生兴趣所在。大学生们参与度、学习度都不高,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一些高校学生党支部在进行“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时,没有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与自身发展相脱节,缺乏应有时效性与针对性。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大学生自身思政理论基础薄弱,自身党性修养不够[3]。

高校学生党支部教育内容存在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现象,通常表现为缺乏生动与感染力。尤其要在实践中升华理论学习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形式单一,通常在固定教学内学习较多,走出去较少,学生党员大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主动学习较少,缺乏相应互动。比如在高校学生党校培训性时,大多是采用书本与PPT相结合,教师上台,最后通过考试形成考察结果,无疑对于当前95后新一代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缺乏吸引力。

(二)学生党员管理规范化不足,党员先锋作用成效有限

当前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作用发挥不够好,一些高校大学生党员服务意识不足,甚至出现一些团员、学生群众对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出质疑。以上这些正是因为党员管理与培养机制规范化不足而导致。《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实施以来,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严格把握入党关口,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有很大提升。但高校培养学生党员时间较长,一般在大三下学期才有正式党员;再加上学生自身课业繁重、校内外活动时间占比重,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不少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少数学生党员在发展前很积极,任劳任怨,发展之后自我松懈,参加党支部活动或是志愿者活动时服务意识较弱。正是这些原因导致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的管理规范化不足,学生党员先锋性不明显[4]。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宣传与凝聚、组织群众工作不足,党支部威信不高

笔者根据本校学生党支部宣传、凝聚力、群众组织等方面工作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党员与群众普遍认为党支部尚未将学生中心任务作为核心开展此项工作,同时党支部也正在面临诸多亟待改善的问题,例如党支部宣传不到位、群众组织工作能力不足、党支部威信不高等。具体来看,全国高校学生当中主要分为研究生党支部、本科生党支部、群众代表团支部、高校学生党支部等部门书记通常都是兼任状态,这一状况在对党支部在宣传工作、凝聚力、群众组织等方面的工作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党支部在现阶段的宣传教育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笔者调查,认为党校培训学习的开展对于政治理论学习有所帮助的学生人数占据本校学生30%,在认为党员培养与管理方面存有问题的入党积极分子占比达到40%。除此之外,还有大部分学生认为党支部对于学生群体的影响力与凝聚力尚不尽如人意,导致党支部所举办的各类活动相对枯燥,令党员与学生并不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其中。而现阶段当代大学生通常以95后与00后为主要群体,这一时期的大学生通常较为活跃,而现阶段高校党支部因自身所存有种种问题导致思想政治宣传所应起到的作用尚未在95后与00后大学生当中得到充分发挥。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缺乏原因

(一)学生党员自身因素与党支部建设因素

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成长在经济高速发展时代与网络时代,同时学生党员大多是95后与00后,可以说他们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自身社会经验不足与年龄较小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导致他们追求个性与独立化,容易产生过度依赖与从众心理。这些因素导致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对自身要求不高,无法在同学中发挥党员先进性。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党员培养重要堡垒,但是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建设依旧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学生党支部开展活动缺少必备的硬件,同时一些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没有进行持续的系统化培养,支部组织相应活动监督与落实不到位[5]。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与培养学生党员面临的难题

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培养考察还没有系统化和量化。目前,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考察主要是通过看思想汇报、谈心谈话、培养联系人汇报培养考察情况等。这些考察相对比较主观,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养考察缺乏系统化和量化。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建队伍素质尚待提升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行政干部或者是高年级学生党员兼任。这些党支部书记年龄普遍较为年轻,党龄时间不长,党务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这些党支部书记还要忙于其他工作,在学生党建工作投入精力有限,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党支部领头雁的作用。

四、强化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对策

(一)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强调,若想加强党支部组织建设,应将提升党支部组织能力作为重点。根据调查显示,现阶段学生党员与群众仍然存有理想信念薄弱、服务意识单薄、集体观念冷漠、党员身份认知不足、入党动机不纯等问题,此类问题只有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化才能够加以解决。同时,将“严把党员发展进出关”作为党支部建设重点,对党员发展、考核、服务等方面工作细则加以完善,确保每一个发展中党员都能够度过考核期。另外,应对行为规范不符合规范的党员应严格落实文件精神,同时建立党员管理分色预警制度,按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处理,并且针对“亚健康”党员应对其予以观察后作处理,确保全面严治能够落实到每一名党员[6]。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活起来”

能够拥有更为充实、保障的幸福感与安全感是每一名大学生对于生活的美好期望,同时也是高校党支部对党组织的期盼。让高校党支部组织“活起来”并不仅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应将对党员主体关注作为首要出发点,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对每一名党员实际需求与未来发展愿望深入了解,从而建立党员与党支部牢固的心理默契。根据实际调查,大部分学生群众与党员对党支部组织活动不能积极参与的主要原因便是在于活动自身呆板、乏味、毫无新意、主题脱离实际。因此,党支部活动只有满足学生群众与学生党员的实际需求,了解其思想方式,组织具备温情而灵动的活动,才能够促进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活动当中。

“学习强国”APP给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平台。这个软件能让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与学生党员打破领导者与跟随者限制,让双方具有平等思想意识。让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与学生党员从不同角度打破原有理解与思维局限性,从而克服理解狭隘性,产生新的思路和想法,为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建设提供合理化的建议,逐步走向合作与理解[7]。

除此之外,单纯的理论学习极易引起群众学生的畏难情绪,所以,党课理论学习的丰富性、亲和性、深入性等难题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打造“先锋令学”这一党员学习论坛,能够让党员与群众学生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交流学习,对党的最新理论有更深层次理解,在使党员自身理论素养提升的同时能够带动更多学生群众参与到政治理论学习当中,促使政治理论学习成为党支部一种政治责任与精神追求,从而让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活起来”。

(三)打造高质量高校学生党支部队伍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和质量创优工作通知》中强调建立相应领导机制,协调机制与监督机制进行统筹规划。同时,应对相应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进行一定政策支援,为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建设提供一些必要的物质经费,同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8]。

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发挥关键点在于需要一批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党性原则性强,同时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支部书记。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持续培训,结合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注重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进行个人魅力提升。

(四)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作用,注重学生党员个人教育与管理

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始终围绕学生展开,因此选拔思想觉悟性高、道德品质优良、学习能力突出、群众关系较好的学生作为预备党员。因此,广大学生党员具有一定责任感与荣誉感,让其投入到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的建设中,通过在实际自身学习与工作中,不断发挥自身集体主义精神与服务精神,同时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加强自我教育,不断保持党员自我先进性。这就需求高校党支部主体作用下急需要加强学生党员教育,比如采用定点定时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邀请校内外专家、优秀党员代表进入高校团支部与班委进行深入交流,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大学生[9]。

除了加强党员的自身教育,还需要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管理。即使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是学生党员,但是依然要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与《中国共产党章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发展党员,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重点是一些新发展学生党员与毕业生党员。这就要求为充分做好学生党员关系转接,保护学生党员权力,落实其学生党员义务,尤其是让一些发展学生党员积极加入到高校学生党支部主体建设中。加强学生党员管理需要运用现代化党员管理系统,对学生党员进行分类量化同时一边不断鼓励,另一边也加强警示作用,动静结合,走科学化、人性化、精准化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路线。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推进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