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有效运行模式研究
2020-01-09郑风景
■郑风景,彭 媛
(1.郑州商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2.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出现了“共享交通工具”“共享停车位”“共享书店”“共享房屋”等共享新概念,资源共享,可谓是风靡全国。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进一步确立“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纲要对普及健康生活、创造健康环境、改善健康保障、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产业作出了重要部署。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体育人口的增长对体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体育资源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成为必然趋势。资源共享不仅有助于缓解学校日常设备维护和维修的经济压力,还可以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一、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资源共享
(一)社会资源共享和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的含义
“共享经济”的概念是1978年美国社会学马科斯·费尔逊教授提出的,新时代资源共享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闲置率或资源浪费;能够切实激活资源再生和保护意识,让人类认识到资源的现有形势;资源共享大大促进了流通发展,流通率加速了社会发展。在全民健身视角下,学校体育资源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将优质的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体育资源共建共享,解决了社会体育资源的匮乏,提升了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这种运行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主要是指社会组织、个人以锻炼身体或学习体育相关知识为目的,对学校的体育场馆、运动设施、体育网络课程、体育公众号平台、网络图书馆、体育社团俱乐部、运动会以及专业的体育师资等资源的合理充分的共享使用。
(二)学校体育场地资源与人才资源社会共享的实际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群众越来越多,公共体育设施的匮乏不能满足群众的锻炼需求,导致人民群众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缺乏体育锻炼场地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调研发现,相对于社会体育场馆资源的匮乏,体育设施较齐全,运动环境较为舒适的学校体育资源空置率却较高。引导有健身需求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有优质体育资源的学校里,实现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将学校的体育资源对外开放,对体现学校的公益性和与社会进行资源共建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与社会共享能够帮助群众进行科学的锻炼,进而提高锻炼质量,避免运动损伤。学校拥有具有专业体育知识和扎实基本技能、常年从事体育教育教学的体育师资力量。在个别项目上有的体育教师甚至是专家或权威。随机调研了郑州市金水区16所132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他们的学历及职称进行了统计,其中本科学历占61.2%,硕士学历占33.4%,中级及以上职称占93.1%。如果这部分体育人力资源能与社会共享,体育教师发挥自身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锻炼人群,为有锻炼需求的群众进行科学的锻炼规划,既让群众得到了专业的运动技术指导,又能避免运动损伤,这样的资源共享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为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身体素质,为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际和谐、建立全民健身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三)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有效运行模式的构建
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有效运行模式的构建应由政府部门主导。各级地方政府应依据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下发的《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文件,及时制定学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的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并提供政策保障学校体育资源共享。在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下,各地方教体局、居民社区、学校多部门统筹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及经费,确保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有效运行的实施。鼓励多部门、多领域通力合作,优化学校及社会体育资源,既要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又能满足社会人员体育锻炼的需求;既要保障好学校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又要避免社会人员运动损伤,学校提供场地资源还应提供人力资源,给锻炼的群众提供更为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多方合作尽量消除学校体育资源对外共享的顾虑。
二、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涉及的法律问题
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会共享是为了缓解我国公共体育设施资源的不足。在共享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运动伤害等法律问题,这就要求明确法律责任。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后,由于针对的对象在原来的校内师生基础上又增加了大批的社会人员,这样就意味着校内体育资源变为公共体育设施的属性。校方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对学校的安保系统、体育场馆设备的建设和维护等,以确保体育设施的完整性和公共安全责任。此外,如果学校体育资源对公众开放,学校作为体育设施管理方与公众就构成了一定的民事关系。学校在体育活动中相当于债务人的身份,有义务保障前来运动的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和承担保证体育环境的义务。学校不履行义务时,还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据调查得知,大部分学校不愿意资源共享就怕承担更多法律责任,当前这个问题成为推动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有效运行的绊脚石。
(二)学校体育场馆建设问题
经调查,学校体育馆资源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老住宅区附近的学校受到校园面积的影响,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生规模的增大,导致部分运动场被占用。二是有些学校不重视运动场馆和设施的建设投资,在运动场馆和运动器材上只能基本满足学校师生教学活动的需要。三是一些学校的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的布局还不够科学合理,这三个区域相互影响很大。为了避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学校对运动场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导致运动场利用率低下。四是学校安全保障体系有待提高,学校向公众开放的资源将使更多的社会人员进出学校,学校面临人员管理的挑战,因此投资建设高水准的智能管理系统平台尤其重要。
(三)学校体育场馆设备维护问题
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的有效运行,会加快学校体育场馆及运动器械设备的老化和损坏,必然对学校带来了维修资金的压力。通过调查,目前大多数对外开放的学校都是无偿提供体育场地给人民群众锻炼使用的。国务院出台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允许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可以向接受服务的社会团体或个人收取相关费用。作为校方,即使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但对于庞大的场馆维修费用也是车水杯薪,学校的体育资源管理缺乏市场化的经营模式。
(四)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效果评价体系问题
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的共享是新时代构建全民健身体系、促进和谐社会体育发展的客观需要,部分学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使周边群众享受到了舒适又充足的锻炼场所和更专业的锻炼指导。如果能够建立一套对学校提供体育资源社会共享进行详细、客观的评价体系,既是对学校的公益性一种肯定和鼓励,又能及时发现资源共享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得以改进,学校资源社会共享过程中形成科学的经验积累,便于后期更好地推广。否则可能会削弱学校资源和社会共享的热情,甚至共享模式运行不下去。想与社会资源共享的学校,如果没有有效运行经验进行效仿和使用就更不会参与进来。同时,对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效果缺乏监测,就不可能了解学校体育资源和社会共享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实际效果,就激发不了社区管理者和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达不到共建共享、协调发展、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工作。
三、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有效运行模式对策
(一)立法保障
有必要制定具体的立法或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加入体育资源社会共享这一政策,以便改进和强化共享的强制性以及学校资源的公益性、义务性等。政府协调各级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细则,确保执法效率。此外,在立法过程中必须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不符合开放条件的,不得强制开放,并留出足够的整改时间。整改费用必须统一指定和资助,国家充分允许学校从体育资源社会共享中收取合理的费用。改变群众体育消费观念,要有一定的体育消费意识,并能理解和支持学校为了体育设施资源维护管理进行的合理收费。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大力支持学校的合理做法,最终目标就是消除学校的各种顾虑,推动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有效运行。
(二)合理布置校园,健全学校安保系统,确保双向安全
调研表明,校园体育场地设施约占全校总用地的25%-35%,其布局对校园设施的整体布局有重要影响。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消除正常教学活动与社会资源共享之间的冲突,消除学校领导层对校园管理的顾虑。特别是新建校区或改建校区,在建设之初,要统筹规划,为参与学校资源与社会共建共享做好准备。把校园三大区域的运动区功能相对独立,彻底消除体育活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干扰,同时也促使进入校园锻炼的社会人员更加集中,便于管理。
为确保在校师生和进校锻炼的群众双向安全,学校与基层社区应通力合作,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学校应提升校园的安保级别,除了增加校园监控以外还应打造智慧校园体育场馆建设。校方制作一个校园运动APP,社会人员必须实名认证通过才可以登录APP查阅学校体育场馆相关信息、进入校园锻炼预约、场馆使用情况实时查询或预订等,进出校园进行面部识别等;二是社区应协助校方在社区进行校园运动APP注册使用的宣传,加大对社区居民锻炼安全知识普及,避免运动时意外伤害;三是学校应加强对运动场地器械的保养和维修,确保场地器械的安全性;四是积极鼓励锻炼身体的社区居民购买运动意外险。
(三)加大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的建设
实践证明,科学的体育锻炼才能促进人体健康,让人民享受优质的健康生活。调查了解,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群众对运动技能基础知识了解甚少,锻炼身体全凭感觉或观察其他运动者进行模仿,并没有接受到专业的技术动作指导,锻炼过程中错误的技术动作会适得其反,造成运动伤害。这时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学校要保证充足的、优质的体育教师;其次体育教师要有奉献精神对前来运动的群众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基础知识的传授;再次学校应积极鼓励体育教师制作微课或开设网络课程对社区居民进行体育教学和指导;最后要加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促进体育人力资源为学校资源社会共享有效运行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
(四)校企合作科学调节学校体育资源
随着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的有效进展,运动场地设备的损耗速度也要加快。体育场地、器械的保养维修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虽然大部分学校能够得到政府一定资金的支持,但远远不足以支付场馆器械日常维护、设备更新和工作人员相关报酬。为了实现学校资源社会共享更健康、更快地发展,我们必须适时引入市场机制和手段,建立学校体育资源的市场调节的作用,加强学校体育资源为社会服务的造血机制,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企业入驻学校体育资源的管理,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和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
四、结论与建议
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是当前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健康生活需要和社会体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全面增强群众体质具有实际意义。在“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理念下,有关部门必须高度关注和推进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的共享。在具体的实际操作层面上,完善学校和社区的沟通渠道,为体育资源共享营造和谐氛围,切实做好资源共享学校的评价体系,提高政府和学校的服务能力,鼓励校企合作,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有效地推动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