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
2020-01-09康林
康林
(西安铁一院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710065)
通过有效研究,结合公路工程施工实际,本文总结了常见的软土地基危害,进一步提高了对于软土地基施工的认识,以此结合有效的技术实践与创新,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技术措施,希望结合有效阐述,能够为国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常见的软土地基危害
所谓的软土地基,指的是一类压缩性较强且建筑强度较低的土层结构,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软土地基的情况较为多见,为了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公路工程,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就需要被摆在第一要义和重点考量。软土地基通常情况下是以下三个特征:首先,属于淤泥质土;其次,强度较低;最后,透水性较差,所以施工过程中难度相对较大。针对软土地基的施工建设过程之中,工程队伍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如果地基遇到流动性较强且含有较大的孔隙比例,有透水性隐患的情况,往往该地基的问题相对较大,需要加强注意。结合我国过往的公路工程建设情况来看,由于软土地基的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现象,不在于少数。首先,软土地基会对道路的稳定性产生负面作用,而且其威胁性是从整体出发导致的,会导致路面出现部分或整体塌方的情况,公路失去稳定性将无法正常投入使用。其次,软土地基会造成公路沉降、变形的风险,而造成这一负面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软土地基的土地荷载力相对较为有限。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公路的安全、稳定使用,就需要施工人员额外加强注意。只有掌握软土地基上相关的技术,才能改变软土地基不可靠的因素,确保车辆安全地在公路上行驶,并且从根本上保证公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年限,下文将对软土地基中,公路工程所需要注意的要点和措施进行逐一的分析与讲解。
2 软土地基施工常用的技术
2.1 换填法
使用换填法进行软土地基的改造工作过程之中,需要对地基进行预先的开挖处理,将不符合建筑强度需求的软土进行替换,并将契合工程需求的土质重新回填到地基之中。所以,对土质而言,最为重要的即为厚度,一般需要将半米至三米的土质进行回填,如果深度过深或过浅,都不适宜采用换填法进行工作。当确定开挖深度后,则需要对整个施工现场的状况展开详尽地分析工作,目前来看该方法运用场景主要集中在淤泥、湿陷性黄土和暗沟等环境之中,其他的环境与换填法的使用契合度并不高。在公路工程具体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荷载量进行分析回填。需要注意的是,所选择的回填材料的不同,在具体展开工程的过程中也存在具体的差别,为了更好使用这一方法,可事先开挖一条排水沟,预防地下水、地表水外渗的情况出现。部分的软土土质容易出现倾斜等问题,针对这样的现象则需要分步骤、分层次地进行回填的措施。从本质上来看,换填法其原理是将土壤的特质进行调整,并且不会产生额外的负面影响,但其工程存在较大的操作难点,其工程量相对较大,且造价相对较高,针对大面积整片的软土地质情况,该方法的适应性并不高。
2.2 抛石填筑法
所谓的抛石填筑法,其原理是将软土中的水分挤压,从而提升土质强度。在目前的公路工程之中,施工方式以机械性方法为主,在抛石填筑的过程中也以机械为主,需要尽量保持均匀处理,在机械碾压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也要预先考虑到石头颗粒的大小,才能确保碾压的次数、力度等符合需求和规范,并且压实后也不会出现额外的碾压痕迹,不出现弹簧土的情况。在碾压作业完成后,仍然会出现一些较为细小的缝隙,针对缝隙可以采用小的碎石进行填充,然后展开二次碾压,直至整个地基平整无明显缝隙。此时的路基已经基本满足后续的工程推进,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砂砾层的铺设,厚度必须要保证超过50 公分。为了有效避免潜在可能发生的不均匀沉降问题,需要在路槽的整体下放额外加装一个土木格栅,确保整个地基的受力情况较为均匀,保证路面的平整程度。对该方法的使用情况来看,保证施工质量是确保后续工程效果的核心关键所在,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加强对土质情况的检验,做好对工程推进过程中的动态化监控,做到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不足与隐患,一旦出现问题也能加以及时修正和解决,完善相关工作。
2.3 添加剂法
根据现有的经验来看,针对软土地基的修缮作业,添加剂法是目前最为稳定、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添加剂的主要成分为石灰,石灰在与黏土的充分搅拌之后,石灰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且有效固结,改变传统含水量以及土质的特性,确保土壤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也能保证长期受力情况下,土质仍然能够保持高度的稳定性,为工程施工奠定基础。添加剂法的重点在于,需要对生石灰的消解程度有一个合理的判断,确保发热时间与温度在可控范围之内。此外,任何土质的实际情况都存在客观的差异,施工人员必须要充分测量、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添加剂的选择与配比。通常情况下,运用最为广泛的即为改良土、石灰土以及水泥。改良土,顾名思义即为运用已有的土质添加一定含量的掺石灰(含灰量6%),其特点在于施工较为便利且造价低廉。石灰土则使用的是掺石灰(含灰量在10%-12%)。水泥稳定土则使用的是含水泥的黄土,水泥的含量在5%左右,尽管其施工的周期相对较短,成型速度较快且适应力强,但其造价相对较高,不利于大面积路况展开使用。
2.4 深层搅拌法
该方法的原理为:运用大型搅拌装置,将水泥等材料与地基土进行搅拌,使其形成柱状、格栅状等规则形状,或直接制成连续的增强体,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复合地基,具有较高的载荷承载能力,减小沉降量。此外,深层搅拌法还可以具体采用两种方法,即喷浆法与粉喷法。深层搅拌法的最大优势与亮点在于,能够适应含水量相对较大且承载能力较为薄弱的淤泥型的软土地基,如果在前期勘查过程中,发现地基中的地下水含量相对较高,或者地下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即可使用深层搅拌的方法进行作业,确保施工方完成地基夯实的工作。施工的材料必须具备如下:水泥原材料,专业的机械设备以及搅拌装置。搅拌装置根据力度和功率的不同,可具体划分为单轴搅拌器和双轴搅拌器,水泥则需要根据土质的情况预先配比完成,需要注意水泥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制作,预防其发生凝结的情况。
2.5 高压旋喷注浆法
该方法的原理为:使用钻机对地基进行钻进,钻进的过程中同步伸入注浆管,注浆管顶端需设置喷嘴,注浆管到达指定位置以后,使用约为20MPa 的压力对内部土体进行持续冲刷,借助水泥的固结能力构成增强体。注浆管的个数为1-3 不等,可根据具体情况与要求确定。在注浆的过程中,通过调整喷头的方向和位置达到旋喷的效果。在使用高压旋喷注浆法后,地基的承载力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有效降低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的同时,还能防止渗水的目的。该方法在不同的软土地基上都能得到运用,是目前适应性最广泛的一类方法。
结束语
总之,结合以上研究,通过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进一步总结,提出了具体的施工策略,希望有效的阐述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有效参考,从而不断提高软土地基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