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技术要点探析
2020-01-09韩小晶
韩小晶
(太原市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这也代表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城市的高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城市居民带来很多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另一方面也为环境带来不同程度上的破坏。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现象,这些都成为城市居民关注的重点。城市居民已深刻感受到环境的重要性并对此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纵观我国的城市发展动向,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直接关系城市幸福指数的园林设计与施工,很早也开始着力寻求解决城市居民与环境两者之间的矛盾。在不断探索研究的基础上,现阶段“海绵城市”这一建设理念的提出,为城市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切入口。
1 海绵城市
1.1“海绵城市”理念简述
“海绵城市”名如其义,是要将城市规划建设成具有海绵特性的人类居住城市,通过类似海绵的特性,强大的吸收特性,可以根据周围的自然环境变化而变化,可以应对自然环境当中的一些不良影响,适应性很强。其中最大的功能就是在雨季可以将雨水吸收并储存,然后在缺水的季节再释放,在城市中建立一套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提高城市与自然环境变化相协调的能力。所以在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关键的技术要点之一就是需要合理设计并运用水循环系统,将人工城市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让雨水发挥出最大的利用效率,一方面缓解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升城市的缓洪功能。
1.2“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设计一般遵循四个原则:①因地制宜。在进行城市或者城市园林的建设时,应将“海绵城市”理念灵活应用其中。在城市的环境、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基础上,然后作出综合、科学的规划。同时,还要具有远观性,分析建设具有海绵性质的城市对原有城市面貌、性质以及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保证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化、合理化及人性化;②统筹建设。海绵城市从表面上来看,其重点在于对城市当中的水循环系统进行改造。但是设计及施工的实际情况,是整个城市系统的重组整理,需要在众多部门共同努力和合作下才能完成。因此在施工的初级阶段,就要做好各方面的统筹计划,包括施工需要的材料、工具、人员以及对各部门实际施工的制度规划等,而且要协调老旧城市区域的环境,尽量减少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和交通的影响;③生态原则。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已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是自然长期选择的结果,人类活动融入其中,更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因此固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在改善城市当中的排水系统时,要考虑城市当中原有的公园、湖泊以及绿地等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在此基础上设计规划新的设施来实现“海绵城市”;④安全原则。规划与施工的过程中,避免生硬套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忽略工程的可操作性,以及施工的实际操作时间,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形成安全隐患[1]。
1.3“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
1.3.1 合理规划水资源
“海绵城市”理念中最重要的技术策略就是将雨水进行渗透然后储存。雨水渗透到地下水道当中,不仅有效降低径流的系数,缓解排水压力,而且也能将这些水都融入城市当中的池塘、河流以及水库当中进行储存,这样在城市遇到缺水或者其他方面需要用水的时候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良性发展起关键的促进作用。
1.3.2 改善城市环境及面貌
将“海绵城市”运用与城市园林的设计当中,能够改善城市的环境,这是因为在大部分城市当中,公园是生态的敏感部分,它是现代化城市中所包含的一种生态圈,人们可以在其中休闲娱乐,也可以在附近发展经济体,但是需要将其与城市的建设相分离,这样就能保护这一生态环境不被破坏,而且也能推动城市的发展。因此,在进行海绵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城市的人文地理来规划建设的目标,使园林和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协调和相得益彰,城市面貌也可以得到提升。
2 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技术要点
2.1 合理设计、低影响开发
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运用到园林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技术要点就是对透水性路面的设计与选择。在这一结构的设计过程中,比较常用的就是一些具有透水性质的沥青作为路面的铺设,然后再利用相关的技术进行处理。但是对施工操作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保证路面必须是整洁的,不能有水源的聚集和灰尘。从而达到使路面时刻保持在最佳的透水状态,这样在下雨的时候雨水就能够有效深入地下,然后经过地下管道输送到城市当中的一些储水地形点再进行水质处理然后是对于雨水径流和地下水质量的控制。在设计上需要合理的搭配一些植物的种植,特别是对绿化带的规划时,可以采用“凹式”的设计理念,一方面留出种植绿植的地带,另一方面最大化地实现储水功能,这样也使绿化带具备对雨水的净化能力。
除此之外,在海绵城市的路面排水设计当中,还要从三个方面的设计做好充分的考虑:①绿化带排水的设计。在对海绵城市的绿化带排水设计当中需要考虑到四点:a. 对雨水的收集问题,在上文提到过路面应当用一些带有渗水特性的沥青进行铺设,然后地下需要有储水和输水的管道或者沟壑,这样的话在下雨的时候雨水就能实现一个自我吸收、储存以及运输的一个整体化线路,能够最大化地缓解道路积水和城市缺水问题;b.过滤水体是指雨水当中包含着许多的成分,而且在接触到地面的时候还会有一些粉尘及城市生活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为了保证回收水源的清洁,可以在绿化带或者沥青的表面设计过滤结构,从而提高水源的清洁度;c.要实现这些雨水的自我导流,也就是让这些雨水在渗入地下以后可以实现自我供水,成为城市“中水”的一部分,为城市居民所用,给城市当中的人们使用,比如冲厕所、洗衣等,也可以给城市绿化提供水分,这就需要在海绵城市路面的建设过程当中安装一个科学合理的导流系统,然后实现自动吸水、储水以及供水;d.雨水的排放问题,就是当雨水收集到一定程度以后,需要将这些水源都能在一定的管道设计的结构背景下输送到城市的水源储存地点;②对于人行道的排水设计,近些年在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当中都包含着相应的绿化带,这也包含着人行道绿化带,人们在这里相对自由、安全的走动、休闲,所以对这一地址的排水系统也要做到有效,防止积水问题的出现;③对车行道的排水设计,也就是渗水沥青的选择、排水坡度、道路基础结构等设计都要合理,以此防止因为积水而出现的交通不便现象[2]。
2.2 海绵体的选择
“海绵园林”的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主要的作用有三个:①保护着园林的生态系统;②可以逐渐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③能够实现最小影响的开发。但是在以“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的海绵园林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包括海绵体的吸附力不足或者是在使用之前海绵体就已经出现破坏等等,这些都需要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在设计海绵园林之前,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城市海绵园林的地址进行全面的实地考察,然后分析其最适合的海绵体。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无论是气候还是环境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表示着城市之间的降水量也有区别。为了达到最佳的海绵体效果,海绵城市的设计人员需要对城市的年均降水量进行预测,然后选出所对应的吸水能力海绵体,在质量过关的前提下再实施,这样就能达到最佳的海绵园林效果。
2.3 种植设计
在设计人员对城市园林的土壤进行全面考察以后,就可以进行规划,从土壤的特性和城市的年均降水量作为起点,目标定位在通过种植绿化园林实现城市的储水,然后美化城市景观。根据各城市对植物的需求,可以自由搭配树木、灌木以及花草等植物,以城市的气候为理论依据,建立植物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种植的过程当中也要做到立体化,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海绵园林的布局,让各种植物的生长不受到影响,这样才能使其实现共存,从而在海绵城市的海绵园林基础上达到水循环利用效果。
2.4 雨水净化和循环设计
在雨水的净化方面,除了在路面上的渗透过滤以外,在海绵城市的园林当中,可以通过土壤实现净化,就比方说草地能有效过雨水,然后在对雨水进行收集,这样就能够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另外,也可以实施生物处理净化,就是利用生物机能将雨水当中得到污染物质进行分解,这种净化的方式在园林雨水收集的过程当中十分常用,其原理是在植物的作用下再通过植物的吸收和排解将其中的物质分解,先实现第一步的净化,为整个雨水收集过程实现一个生物净化的过程[3]。
2.5 转变施工设计人员的理念
受传统的城市园林规划影响,很多施工设计人员在进行海绵城市的园林排水系统设计中主要的运行原理就是水泵和水渠,这些方式涉及的范围比较大,而且稳定性较差,遇到大暴雨就会失去动能。所以,新时期下海绵城市园林设计人员也应当树立先进的技术思维观念,不断探索应用范围,合理运用新技术,以此达到最佳的海绵城市建设。
2.6 将新型技术设计到海绵城市园林当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绵城市的建设当中对于园林的设计相关人员也推出一些新型的设计理念,比方说GIS 耦合技术,它能够将表面的雨水进行收集然后再净化,这样就能在园林当中实现自我供水,而且相关技术人员在对园林的设计当中也应当考虑到一切不利的因素,然后分析解决方法,比方说节水技术和建筑物供水技术的结合,这些都能够推动城市的水循环利用[4]。
3 总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城市化进展不断加快,“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城市及园林规划建设范畴内收到重视和推广普及,而其中的园林设计作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应当受到重视,设计人员应当结合自身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以及实际情况来规划,从而建设科学有效的海绵城市和海绵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