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动自行车飞轮防尘圈注塑模设计

2020-01-09王文景

湖北农机化 2020年17期
关键词:注塑模制件防尘

王文景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1 防尘圈结构分析

该防尘圈材料为聚丙烯(PP),收缩率为1.0%~2.5%,注塑时可添加适量色母(Master batch)调色。从整体来看,结构比较简单,分模方案明确,设计思路清楚。结构中,在防尘圈的内部有几组相同的扣环,扣环与分模方向相反,这样就有2种不同的脱模方案,第一种方案是通过内抽方式脱模,第二种方案是强行脱模。第一种方案优点在于易于保证产品的尺寸准确度,产品精度较高,在脱模时,扣环结构不易受到损伤,但模具的结构复杂,需要设计内部侧向抽芯,辅助结构多,模具制造成本较典型结构高,模具交货期较长;第二种优点在于模具结构典型、简单、制造成本一般,通用零件也较多,交货期可缩短,但在强脱时,可能对扣环结构带来损伤,考虑到扣环径向尺寸较小,在脱模时材料仍有一定温度,强脱带来的影响不大。经过与客户沟通,客户接受强行脱模方案。

2 防尘圈分型面设计

根据防尘圈结构分析,本产品分型面采用产品在模具开合面投影最大轮廓处。

3 防尘圈注塑模设计注意点

该产品注塑模设计方案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成型零件,即模具的型腔和型芯设计应方便模具的制作,产品的脱模,顶出等。模具的型腔采用整体式,型芯则采用组合式。(2)浇注系统设计,该模具采用常用主流道-分流道-浇口方案,在浇口设计上,该产品宜采用潜伏式浇口。(3)脱模设计,常用脱模方法有顶杆脱模,脱模板脱模等方法,由于该产品为开放结构,宜采用脱模板方式脱模。(4)冷却系统设计,该产品为薄壳制件,产品容易变形,注塑时需要充分冷却,因此在模具的型腔和型芯侧均需要设计冷却水路,方便连续生产,降低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4 防尘圈注塑模结构设计

4.1 成型零件设计

该模具成型零件型腔采用整体式,型芯则采用组合式,主要原因在于:(1)节省模具材料和加工成本;(2)型芯可采用优质材料;(3)修模比较方便,模具型芯或固定板出现报废,只要修配部分结构就好,缩短修模周期、成本;(4)互换性好,对于大批量生产的模具可以备一些零件,库存成本较低。

在模具材料的选用方面,型芯采用P20(3Cr2Mo),P20是典型的预硬型塑料模具钢,淬透性好,预硬后材料截面内硬度分布均匀,有良好的电火花加工性能和抛光性能。适合用于制造产品批量大,模具形状复杂和尺寸较大、精度高、表面光洁的注塑模。热处理后硬度大于40HRC,型腔板可采用45钢,热处理后硬度大于30HRC。后期也可进行氮化处理,氮化处理温度低,变形很小,不再需要进行淬火便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大于HV850)及耐磨性。模具寿命较长,不低于50万次。

模具成型零件制造应用的工具较多,如加工中心、铣床、磨床、线切割、电火花机等。后期主要靠模具钳工修模装配,试模至合格。

4.2 浇注系统设计

该模具采用常用主流道-分流道-浇口方案,在浇口设计上,要注意:(1)产品为开放结构,不能把浇口放在产品的轴线上;(2)如果将浇口放在顶面上,产品的表面就会出现浇口痕迹,产品美观性差,只能把浇口放在圆周面上;(3)该产品宜采用潜伏式浇口,容易脱模,产品表面不留痕迹,模具结构也比较简单,该浇口可用电火花成型。

4.3 脱模结构设计

常用脱模方法有顶杆脱模,脱模板脱模等方法,由于该产品为开放结构,若采用顶杆脱模,顶杆只能放在内环边上,顶杆的位置要求高,尺寸较小,容易撕裂制件,不合适这样的产品脱模;该产品宜采用脱模板方式脱模。推板的特点在于:(1)在产品表面不会留下顶出的痕迹,产品的外观美观;(2)顶出时制件受力均匀,顶出平稳,对制件变形影响小;(3)部分的分流道和浇口可以坐在脱模板上在脱模板复位的设计上,在脱模板做4个台阶孔,用螺钉连接台阶孔上的螺钉套和复位杆,在开模时,复位杆在推板的带动下,推动脱模板向前,将制件从型芯上脱下,完成脱模动作,同时可以限制脱模行程;合模时脱模板和型腔板贴合,带动复位杆,将推板回复原位,完成复位动作,这样可以实现脱模板的限位和复位,结构简单,效果较好。

4.4 冷却系统设计

注塑生产属于热加工过程,不同的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温度不同,但熔融的塑料进入模具腔中时,温度多在200℃左右。注塑生产要求较高的生产效率,保证连续生产,降低生产周期和开模时制件温度接近常温,由于生产过程中,熔融塑料不断对模具加热,单靠模具本身散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模具上必须设计冷却系统。该产品为薄壳制件,在脱模时容易变形,需要充分冷却,因此在模具的型腔和型芯侧均需要设计冷却水路。在型腔侧面,冷却水路比较简单,在制件正上方,约10~15mm。在型芯侧面,冷却水路相对复杂,主要是因为型芯的尺寸较大,内部很难冷却到位,在该模具中型芯冷却。

4.5 合模导向结构设计

该模具采用导柱、导套结构进行导向,导套安装在上模座4个导套孔中,导柱安装在模脚上,由支承板压住,导柱、导套配合,从而引导合模。

4.6 模架设计

该模具模架采用自作模架,材料45钢,倒角。

4.7 其它辅助结构设计

(1)支撑柱(2个),由于支承板的尺寸较大,为了在注塑过程中,合模时不至于支承板中间出现弯曲变形。(2)拉料杆(3根),为了将浇注系统中的冷料脱出型腔板,在模具上设置了3根拉料杆,拉料杆同时也可以存放在注塑机,将熔融注射入模具型腔时的前端冷料。

通过以上流程,完成了防尘圈注塑模设计,当然该模具中还有一些结构没有设计到位,如定位圈等,可在后续设计中完善。

猜你喜欢

注塑模制件防尘
基于CAD/CAE技术的路由器上盖注塑模设计
冷冲模中常见的制件定位方式
FDM参数设定对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
防尘记
内倾斜护帮结构控释注水漏斗热流道注塑模具
FDM出丝过程对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及优化研究
基于Moldf low2012的注塑模具CAE分析
煤层注水防尘参数研究
45°弯头管件注塑模设计
单反相机巧防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