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2020-01-09黄清宇

湖北农机化 2020年17期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课程竞赛

黄清宇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剖析

1.1 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人才理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就是创新创业素质。换句话说,专业人才教育的目标应包括创新创业素质。这意味着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专业教育应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单独存在的教育活动,并不是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的独立课程,而是渗透到每种专业教育和每个课程的教育。创新创业是任何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是任何专业教育都应该重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培养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人才的目标不仅包括素质过硬的专业能力,也包括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以专业教育为土壤

人才培养规律证明,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不能离开专业教育这一载体。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融入在专业教育中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独立进行是有悖人才培养规律的。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专业教育的支持,应使用创新专业教育来帮助学生提高创新和创业素质的发展。

2 将创新创业思维与专业课程相融合

2.1 创新教学模式,将创新思维融入教学方法中

以教师输出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输出,师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学生表达自己的疑问与创新想法的机会也比较少,这种学生只能上课,老师只能上课,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凸显出要想深入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改变的重要性。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的指示,高等学校的教学制度应以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使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不但能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保证学生真的学会学习,掌握技能。根据他们的能力教给学生知识,并专注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营造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研究能力,创新师生之间的专业交流与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

2.2 调整教学内容,发掘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机械类专业课程包括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2大类,侧重理论型课程是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了解专业的理论知识。以《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为例,该门课程讲解系统的时间响应、频率响应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等机械控制的基本理论,这种理论课程通常包括大量的公式推导与计算,难度比较大的是学生学习中需要冷静理智的思维,深入学习,并通过许多练习来实现对该理论的熟练掌握。基于此类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对困难,学生在理论创新方面要想取得成果是十分困难的,相对来说,创新在实际应用方面相对较容易,也就是理论课程在实际应用方面的创新相对容易。应用类的专业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将特定的专业技术技能应用在操作对象身上以实现预定的功能,这类课程对于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更加容易和具有可操作性。例如,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包括传统课程中讲授的计算机辅助设CAD部分,草图、建模、传统的练习建模,3D打印课程的实用性特别强,教学内容应强调实用性,可以有效增加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操作的实践机会,但是没有设计的基础或者图纸,那么3D打印的意义将不复存在。基于案例的教学用于将不同的知识点传播到不同的实际工作中,这也可以分解枯燥的知识点,让学生的记忆深刻,并在学生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灵感。例如,在学习了如何基础操作建模操作以后,将设计更复杂、更实用的模型,然后用3D打印做出来,让学生们明白从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通过创新完成他们的作品。例后,通过联想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可以将不同的设计与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然后思考:“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习中有哪些东西需要更新,需要重新设计来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我们的设计字节可以对我们生活的东西改变让它更新更美好?那后面能服务更多的人吗?有市场空间吗?我所学的东西马上就能派上用场吗?”由此可见,这类课程是面向应用的,这样的课程更适合学生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因此,教师需要集中精力规范此类课程的内容,进一步探索可用于创新创业的知识点、案例以及教学资源和知识来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便学生依靠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投身到创新创业中去。

2.3 日常专业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是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专业课堂学习目标的设计应包括对学生主动进行职业规划以及对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学和训练。教师应该对专业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讲得深入且透彻,以便学生能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来参与专业教育内容的创业实践。此外,规划或准备实践教学,充分利用课堂实践方法,根据创新和进取型人才的增长规律探索实践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对于机械类专业的教师而言,学生的创新创业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教师应该在进行专业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对能够进行创新研究的知识点进行引导启发,让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3 将创新创业实践融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3.1 将创新创业实践融入实验教学

根据实验教学课程的课程设置和相应的实验设备,建立多个实验项目,以确认所研究课程的内容并协助理论课程的教学。由于实验时间的限制,实验项目的数量通常为2~4个,远远少于可以在实验设备中开发的实验项目的数量,其中大多数是确定性实验。促进学生的创新和创业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设备的作用,将创新和创业实验与动手培训相结合,开展开放实验室活动,以及哪个实验室确定何时开放并允许学生预订公开课。在实验室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使用实验设备,并根据课程的要求进行一些实验。选择并完成一个项目(实验教育以外的实验),这可以是一个创新的实验项目。学生的一些想法和创造力通过了实验室来验证,经验丰富的老师根据特定条件可以帮助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并完成创新的实验项目。

3.2 将创新创业实践融入学科竞赛

在创新逐渐受到重视的当代,各专业都涌现出了各种学科竞赛,机械专业也不例外。参加这样的大赛或者竞赛不仅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还能够帮助学生整合各方面的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取得进步。根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情况,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并积极组织专业技能强的学生参加各种机械专业技能和知识竞赛,例如“互联网+”全国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逻辑竞赛以及协作机器人竞赛等多学科竞赛,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许多奖项。本院通过在装备制造学院成立创新工作室开展专创融合,10年时间获得了100余次各类比赛的大奖。通过这样的专业技能竞赛,可以更好地将创新创业精神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工作,许多项目都是由大学生的创新主动资助的,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石,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4 结语

创新创业作为高校教育中的新的热点,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结合各自专业的特点以及专业课程,两者之间的关系联系紧密,但是融合的方式并没有固定的模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摸索。不同专业的融合方式也不尽相同,每个专业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都还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以实现最好的效果。就机械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而言,机械类专业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并且对动手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不仅要将创新创业思维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而且要将创新创业实践融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完善机械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更适合未来机械行业发展的,具有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机械类专业课程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