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2020-01-09山东省济南燕山学校小学部
■山东省济南燕山学校小学部 乔 娜
一、分层作业的必要性
在小学学习阶段中,学生数学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为常见,尤其在三、四年级之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统一的家庭作业内容与学生不同的个体差异两者之间的不统一所造成的。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部分教师强调新授课课堂内容,而忽视了家庭作业的同步革新,简单机械地布置数学书上的习题作为作业内容,使每个学生的作业内容相同,因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性差异导致结果差强人意,对于学困生来说,不能循序渐进,解题有难度,挫伤积极性和自信心,往往产生厌倦情绪,而对于学优生来说,家庭作业内容题型简单无难度,缺乏挑战性,易导致应付的心理。这种单一的家庭作业形式,与新课改实践不相统一,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数学观和树立自信心。因此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差异,设计分层作业内容势在必行。
二、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及措施
(一)分层作业的内容设计要有针对性
因现代社会发展的差异,各家庭学前教育千差万别,结合学生个人智力因素,导致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相同的作业内容,各层次的学生觉得难易程度不同。而相同的课外家庭作业标准与学生现实存在的个性差异之间矛盾突出,就像数学小测验中学优生与学困生都考100分的意义是绝不相同的一样,这导致有的学生优势得不到发挥,有的学生跟不上节奏,从而产生厌学心态,阻碍了各类型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内容时,要结合各类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本着“针对性”原则,针对各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且内容要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心应手,建立起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分层作业的设计要“精”
1.抓住重点知识的精髓设计分层作业。“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教师首先要把心放在教学的知识内容上,上下通透、前后贯通是必须要求,然后精选其精髓要点、重点内容,为分层设计作业打好基础。布置课外作业,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把握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是重点,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各任课教师要吃透当天的课堂教学内容,熟记于心,只有把知识要点“精”髓把握住,才能设计出有质量、有层次的家庭作业习题。
2.根据重点内容设计题目,精确地设计作业内容,要有生活化气息,要有兴趣知识点。小学数学是生活化的数学,小学数学不同于科学数学,应体现出小学数学是大众数学而非精英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因此在设计作业内容时,作为教师应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精心筛选设计,题目要精,突出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使其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同时要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布置有趣的作业,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巩固效果。具体可从以下方面体现:作业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出课堂,作业由定量到弹性,让孩子对作业有选择性,作业由训练走向探究,改变过去简单地以单项训练作业为主的形式,重在启发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探究能力。
3.题目不在多,在精。既往的家庭作业,教师往往选择将课堂每一个知识点都设计不同的题型来练习,力求全面不遗漏,以“练”代“思”,这样的“题海战术”不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多次复习重复内容,频率越高则学习效率将逐步递减,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报酬递减率”。如何将作业发挥其最大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数学的教学质量,因此针对小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有限的特点,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考虑,教师应合理安排作业的量,不在多,在于是否注重质的提升,能否让作业实现质量化。
(三)分层作业的应用要“准”
1.分层作业内容与授课内容看齐对准,要有衔接性。良好的分层次作业既能帮助各级别学生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又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但如果教师设计的课外作业内容新奇,与课堂知识实例跨度大,甚至脱节,又或内容机械乏味,难度大,各级学生普遍感觉偏难或偏怪,分层作业的能动作用及意义就彻底丧失了,因此,在设计分层作业之时要与课堂授课内容良好衔接,使作业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匹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一来,各层次学生才能顺利完成作业,达到家庭作业应有的目标。
2.区分不同层次孩子力求准确,要有预见性。分层作业就是为使各类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数学家庭作业,以此来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而现实生活中每一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动手理解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如何区分不同层次的孩子尤为重要。任课教师可通过不同时机和方法了解各学生的能力特点,认真调查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比如现在班级学优生有多少,学困生有多少,中间的孩子有多少,优能优到什么层次,差能差到什么水平,中间的孩子有多少能提高,找到了差别,才能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实施分层设计、分层教育。实践中教师首先要本着平等的态度看待每一位学生,沉下心,深入了解,积极与学生沟通,力求准确,其中要注意避免以偏概全、人为的分层、一次定性等现象发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避免给学生及家长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同时要动态观察各层次学生的变化及时调整,要对学生的发展提高有预见性。
3.分层作业的结果要能准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外作业的完成质量体现课堂教学效果且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如果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差,那么说明学生此次学习目的不达标,这势必直接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进程。因此因材施教、分层设计作业实施过程中应使家庭作业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匹配,积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一来,各层次学生既能顺利完成作业,又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同时分层作业实施一定时期,任课教师应及时总结学生的作业情况,对比前期分层特点,对进步大的学生要注重鼓励、提出表扬,并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针对成绩下滑的学生,应注重分析总结原因,加以鼓励,使其不气馁,可适当调低作业难度层次,从基础开始,树立信心,不断拓展进步。
针对小学数学作业的创新与改革,我认为最根本的是教师要改变自己的作业观,摒弃老旧作业的布置模式和形式,尝试探索适合提高学生个性化成长,全面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新型作业形式。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教师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知识接收快慢以及学习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的个人差异,合理有效地进行分层后,安排与其学习能力、知识建构等相符合的、适度的作业,以有效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实践证明,分层作业的实施,无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还是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树立“我能行”的信心,对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都有积极、有效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