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汽车底盘课程教学中的尝试
——以“汽车离合器项目”为例
2020-01-09滕瑜
滕 瑜
(江苏省徐州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000)
1 教师搭建平台
(1)微信群:智能手机在中职学生中的普及率很高,微信是目前较常用的社交工具,学生人人会操作。引导学生关注汽车百科、汽车之家、汽车大师等公众号,对于了解汽车资讯,获得汽车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专业兴趣都大有裨益。以班级为单位搭建的微信群,可以将学习任务、相关视频下发到微信群,还可以将一些平时关注的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及时公布分享,并就此展开讨论。
(2)QQ群:相比较微信,在中职学生中更受欢迎,师生可以实现文件互传并长期保存,而且可以使用禁言功能使重要消息及时发布,不被大量无用信息冲掉,用来补充微信群的短板。
(3)云班课:可以搭建线上课程,了解学生的不同学情,分享资源,进行线上教学,线上反馈,布置批改作业,线上评价等教学活动。
(4)中国大学MOOC资源平台:属于纯线上教学平台。平台拥有包括985高校在内提供的千余门课程,特别是大量资源免费,需要教师提前筛选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程及章节,要求学生在手机上安装下载APP“中国大学MOOC”。
2 教学过程
(1)课前。在底盘课程的离合器项目上课前,将“汽车启动后,一起步就熄火”,“等红灯后,起步熄火”等生活中常见现象的短视频发布到微信群或qq群中,引发学生兴趣,提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等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同时提醒学生完成课前任务,到云班课学习:汽车离合器的功用、汽车离合器在车上的位置、对汽车离合器的性能要求、离合器的结构等知识。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使学生初步建立离合器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课中。对于学生在线上容易学会的知识,教师简单归纳,进一步深化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难点问题,教师详细讲解,例如离合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实物结合图片、动画细致分析。接着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例如自由间隙的作用,离合器自由行程过大或过小的危害;自由行程调整方法;离合器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检修方法等。教师巡视并走进各小组,指导讨论并纠正错误。各组将讨论结果当众宣布并互相打分、记录,教师总结点评,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并熟记离合器自由行程调整的方法步骤,液力装置的检查过程,小组间互相检查操作步骤记忆情况,力求做到学进去,讲出来。接着进行实训,结合汽车维修中级工考工项目要求,根据记忆的标准步骤,重点练习离合器自由行程的调整。
小组中增加角色扮演环节,请其它组一名同学扮演车主,提出汽车故障现象,同组同学共同讨论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可能的故障点,组长进行总结,大家相互配合进行检修,期间将学生操作过程拍成视频,上传到班级QQ群或微信群中,便于学生自我对照纠错。最后由车主进行过关检查,并将结果进行评比记录,在小组间形成竞争意识。
离合器的就车拆装过程因为受车下空间小,实训工位少,需要的操作时间长,不能实现全员清晰现场观摩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现场操作演示给学生看。教师将MOCC资源平台上的相关视频分享发送到微信群,使学生了解其工序,体会其复杂程度。展示离合器的零部件检测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晰看到细微处的操作。小组分工、角色扮演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增加基本礼仪知识训练,提高学生交往水平。
(3)课后。要求学生在云班课完成作业。填写实训报告,上传至QQ群。教师在微信群里分享《离合器变薄了会有什么症状》、《手动挡起步半离合时加油门,离合器片寿命会受到影响吗》、《半离合行驶到底多伤车?听老司机一说,再也不担心了》、《手动挡车如何知道离合器片该换了?》等类似文章,拓展学生驾驶汽车知识,培养学生成本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用车,才能延长零部件寿命,更加科学安全。
(4)课后考核。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在线学习的考核,作为期末课程综合成绩评判的重要依据。利用云班课的签到功能了解出勤情况,作业列表功能了解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功能给学生增加经验值,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小测试可以即时分析学生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查看自己的经验值,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成绩的由来,各环节参与情况,清楚自己的不足,不再迷茫。
3 教学效果与反思
采用混合式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到主动探索、互助学习。学习空间由传统的教室、实训室扩展到家庭、食堂、寝室,学习时间由单一的课堂时间转换为课堂+碎片化时间,有利于教学的推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社交软件和教学平台的使用,使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修正,上课过程中曾发现有的同学将自己的操作视频发送给家长同学共享,求表扬求关注,有助于学习专业自信心的建立。但是,教学中也发现目前配套的信息化资源库并不完善,相关的音视频资源下载剪辑制作有一定的难度,对教师信息化水平要求比较高等客观事实。另外,如果要求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流量提高了学习成本,对学校的免费无线网络建设提出了高要求。平时上课期间难度最大的是控制上课时学生手机的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堂监管难度比较大,严格控制手机使用目的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