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

2020-01-09王云云

科学咨询 2020年53期
关键词:科学内容过程

文/王云云

科学是小学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重要课程之一,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教师应对课堂进行优化设计,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及创新的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一、讲解循序渐进,提升讲课质量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注意观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耐心细致地讲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课堂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循序渐进是指教师设计好由简到难的讲解层次,在课堂上不断深入地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具备更高的积极性。

比如,学习小学科学中的“钉钉生锈了”时,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讲解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行思考,注意由简到难地进行讲解。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再由简到难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理解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科学引导学生学习,避免内容过难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同时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1]。

二、学做结合,丰富教学内容

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难免涉及相关的科学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不能局限于对教材知识的讲解,还要引导学生展开相关的实践,将学与做相结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运用到生活中,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帮助教师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讲解内容,提升课堂质量[2]。

比如,学习小学科学中的“做酸奶”时,课堂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利用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动手体验做酸奶的过程。这样,将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及时运用起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再次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规范学生的学习,提升教学的科学性。

三、强化课堂互动,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教师应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更好地在课堂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强化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在互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及探索精神,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3]。

比如,学习小学科学中“地标的变迁”时,提前给学生布置课件自主学习任务。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首先,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成果讨论,让学生自主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小组讨论结束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在讨论过程中及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在不断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由自主提问到自主解答,形成良性循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进行一定的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课堂。通过设计各种情节,丰富课堂内容,与学生互动,共同进步。通过种种形式对课堂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调整,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科学内容过程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主要内容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科学拔牙
圆满的过程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