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

2020-01-09韩瑞娟

课外语文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文

韩瑞娟

(甘肃省平凉市第四中学,甘肃 平凉 744000)

一、概述

阅读能够对人产生良好的影响,越早地接触阅读、接触系统的阅读方法等,就能越早掌握更多知识、越早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在初中阶段,进行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帮助学生从多方面理解语文,促进语文的学习。掌握了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由于语文的基础性学科的特点,更能促进其他学科的有效学习,提高整体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但实际语文教学中,关于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亟须探讨关于如何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及找寻具有有效性的方法的问题。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从小到大,阅读对于人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在学校期间进行阅读教学,则更是具有有关学生未来学习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学校的阅读,因为有教师系统专业的带领,能够使阅读带来的益处更大。深刻认识并剖析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能够使教师重视阅读教学并找寻有效方法系统性地开展阅读教学,使阅读教学成为课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有益作用发挥到最大。

(一)提高理解能力,感知汉语魅力

阅读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书中优美的文字能够带给人身心愉悦的感受,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世界。经常性的阅读能够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并且掌握一些书中高级的表达手法,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较大的帮助。阅读时一些叙述优美、表达精巧的文字能够让学生感知到汉语带来的无限魅力,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喜欢上语文,这对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二)获取多样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书的种类多种多样,好书更是数不胜数,经常阅读多样的好书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丰富知识储备。书籍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带领学生“游历”世界各地,开阔眼界。阅读的书籍多了,谈吐修养也会进一步提高。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其他方面表现更加出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锻炼表达能力,储备作文素材

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学生每日受优秀的书籍耳濡目染的影响,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叙述能力也能有所提升。同时,课外与课内书籍的大量阅读,能都为学生积累一定的作文素材,使学生在进行作文创作时不显得空洞单调,能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提升作文层次,帮助学生提升成绩。

(四)打好学习基础,促进全面发展

开展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认知体系,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的培养。有了扎实的阅读功底,学生就有了扎实的学习基础,可以在多个学科有出色的学习表现,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拥有重要地位,教师需要重视并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使阅读对于学生的益处发挥到最大化。然而现阶段,我国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阅读教学甚至于语文教学的有效进行,还阻碍了阅读教学发挥自身的优秀作用,所以对于这些问题,应该及时发现并思考相应有效对策。

(一)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方式僵化

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大多枯燥无味,教师只是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一股脑地塞给了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很多学生不喜爱阅读,课外书几乎很少翻阅,在阅读课上对于教师安排的阅读任务也只是表面完成了,没有从中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教师在进行课文内容的阅读教学时,也只是直接将答案结合课文进行讲解,没有留给学生主动思考理解的空间,学生学习过于被动。

教师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较少注重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很多时候只是机械化地进行分析课文、讲解生词、概括思想等内容的传授。教学方式的僵化,有时会使学生感觉较为枯燥,对阅读内容的兴趣减少,不利于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

(二)教学浮于表面,缺乏深层指导

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很多教师只是采用题海战术,将大量的阅读思考题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牢牢记住答案范本,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他们并没有深入地分析解剖文章内容,带领学生一同体会文章的优美,缺乏对于学生更加深层的指导教学。这种方法难以使阅读教学真正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语文学习能力等一系列用处有效发挥出来,没有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益处来帮助学生提升能力,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重心偏移,过于注重形式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课堂内容的设计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阅读教学的设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很多教师过于注重教学设计,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制作精美的课件或小视频上,而没有认真地钻研教学内容的深层内容及精髓。这种偏移了教学重心的方法,降低了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即使教师们制作了细致的课件等,在进行实际教学时,还是会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课件只是辅助工具,也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这种舍本逐末的方式,无法使学生产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不利于阅读教学的开展。

四、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找到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方法,才能使我国的阅读教学以及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促进我国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一)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形式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倡,更多学校开始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地位,这种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阅读以及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转变自身的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学思路,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课堂中。

同时教师可考虑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比如在进行《苏州园林》的阅读教学讲解时,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内容,向学生展示多样的苏州园林的实景照片,讲述园林的建造背景等,激发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兴趣,有利于课堂的有效开展。

(二)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环境

很多学生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容易感到枯燥无味进而不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从而降低课堂效率,无法真正学到知识,只是在应付课堂、熬时间。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制作课堂小游戏、让学生分组演绎一篇文章、小组合作对文章进行讲解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适合阅读的环境,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更加专注于阅读,将阅读教学变为体验式阅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效率。

(三)开展深度教学,注重拓展延伸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应该只浮于表面,要带领学生体会阅读内容的深层含义,与学生一起剖析作者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内容。除了学习课堂的阅读教学内容之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阅读课外经典名著,为学生设置合理的课外阅读任务,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完善丰富知识储备,综合提高学生能力。

(四)注重实际效果,积极关注跟进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布置任务后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关注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找出原因所在,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该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其赶上其他学生。对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可以考虑给予其额外的学习任务,使其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掌握更多知识。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注重自己教学内容的实际效果,观察学生学习成果。但是不能只依靠成绩来衡量,成绩并不代表一切,要从多角度考查学生学习情况,积极跟进,帮助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进步。

五、结语

阅读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良药,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的温暖美好、邪恶冷漠,是为我们生活增添色彩的调色板。越早进行阅读,人受到的熏陶就越多,对于人生的帮助就越大。在初中阶段开展阅读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能帮助初中生在较早的时候接触到系统的阅读方法,掌握到阅读的技巧,使学生在将来的学习生活生涯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语文的学习。同时,在学好了语文学科的基础上,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极大的帮助。探寻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是所有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进行思考的重要课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