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诗歌课堂开展立体化教学策略

2020-01-09杨运梅

课外语文 2020年24期
关键词:立体化诗歌语文

杨运梅

(四川省华蓥市古桥初级中学,四川 华蓥 638600)

诗歌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小学诗歌教学中采用立体化教学策略可有效提高诗歌教学质量水平,对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笔者分别从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现状、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问题研究、立体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三个方面来阐述,为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方向。

一、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现状

从目前来看,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不容乐观,受传统教学方法与思维的影响,教育理念逐渐被固化,对诗歌的学习则侧重于背诵,从而忽视了对其情感的剖析,导致诗歌的学习未达到真正的效果。另外不同时代的诗歌各有特点,同一种诗歌的意象可通过不同方式进行表达,但一些教师在讲述古诗词时,会逐字逐句地帮助学生分析讲解,尽管如此,教师并未对诗歌的表达方式、诗歌的背景、诗歌的内容情感进行深入分析,致使学生无法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另外教师在诗歌的讲解上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失去兴趣,难以产生新意,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过度使用也会影响诗歌的教学。

为了提高语文诗歌课堂教学效果,还应根据教学现状来提出解决之策,改善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为语文诗歌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问题研究

从上述研究不难看出,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现状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枯燥无趣、注重词汇忽略整体等方面。详情如下:

(一)教学方法单一,诠释简单

在小学阶段诗歌教学中,都是以简单的诗歌为主。学生对诗歌的意思并不理解,只能死记硬背。据此教师应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在诗歌讲解中应采用多样化方法来诠释,不仅仅是向学生解释字面意思。通过这种方法可加深学生对诗歌含义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氛围枯燥无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教授诗歌时要么是侧重于诗歌作者,要么参考文献生搬硬套,对于诗歌本身、诗歌意境以及诗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未深入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便会对诗歌所要表达的内涵缺乏了解,从而失去了学习诗歌的乐趣。

(三)注重词汇,忽略整体

在诗歌讲解中,教师往往会对诗歌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过于重视词汇与典故的解释,从而忽略了诗歌本身,导致学生仅仅理解了字词的含义。例如在《咏梅》一诗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教师仅仅对梅花的高洁品质进行了赞扬,对诗人所处的背景、发生的事件,抒发何种情感,烘托出什么效果仅仅简单带过。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目的仅仅是应付考试,对于诗歌的学习并无兴趣,因此也不会去理解诗词本身要表达的意境,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立体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上述,笔者对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现状展开了阐述,为了确保立体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教师还应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打好诗歌基础。建立互动交流教学空间,开展开放灵活的教学活动,积极营造有效的诗歌课堂氛围,开展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详情如下:

(一)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

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是培养良好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关键。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诗歌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首先教师应对有效的教学情境合理创设,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的体会。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放映图片、音乐、视频,对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行营造。例如: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这一古诗时,教师可将一些相关的诗歌音频、图片找出,并运用到诗歌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看到唯美的画面听着诗歌朗读便会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更能引起情感的共鸣。

(二)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打好诗歌基础

在诗歌课堂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诗歌能力与基础,由点及面对诗歌知识框架进行构建,通过讲读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展现诗歌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帮助学生逐渐积累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在对《咏柳》一诗进行讲解时,可将其与杜甫的《绝句》《春夜喜雨》做对比,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人对春景的描写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诗歌,爱上语文,使枯燥无趣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

(三)建立互动交流教学空间

立体化教学模式通常是指利用开放式方法进行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互动交流教学空间进行构建。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空间具有局限性,从布局上来看十分封闭,致使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越拉越远,无法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导致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压制。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打造开放式课堂,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对一些复杂问题有效解决,促使小组各个成员间积极配合,分工合作。例如: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来讨论问题得出结论,让学生在民主的环境中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现有的课堂教学结构加以优化,让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力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成绩较为优异的同学可以对成绩较差的同学进行辅导,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彼此不断成长。

(四)开展开放灵活的教学活动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独特性,对任何事物都具备好奇心,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现有的诗歌教学方法加以拓展,对实践教学活动合理设置,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享受实践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

举个例子:在教授诗歌《春晓》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说出与春天有关的诗词,组织相关比赛,看谁说的诗词最多,教师还可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教师还应提出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开展立体化古诗词学习,让诗歌的魅力更好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真正融入学生实际生活,扎根在学生内心深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一定优势。所以老师就要想办法营造课堂氛围,这样就很快地带领着学生进入到学习当中去,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都能发挥一定作用。

(五)积极营造有效的诗歌课堂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打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然后再进行语文长期的教学规划和教学目的。构建良好的学习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和状态,也是课堂教学能否有效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立体化教学中教师还应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尊重,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积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构建轻松愉悦的诗歌课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对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积极转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敢表达,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六)开展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

小学生性格好动活泼,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应把握学生的特点来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动脑,展示自己的才能。举个例子:教师在讲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通过讲述引导学生理解送别诗的特点与含义,在此基础上开展诗歌比赛,通过评比选出最优秀的诗歌朗读者。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可将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现出来,提升自身表现力,实现自我发展。通过上述对策的应用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有效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水平。

四、结语

综上,笔者对立体化教学在诗歌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教师应积极建立立体化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素质,掌握更多教学技能,将灵活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诗歌课堂教学中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为诗歌的学习注入鲜活生命力,为教学领域的发展贡献一臂之力。

猜你喜欢

立体化诗歌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诗歌岛·八面来风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山西太原南中环立体化改造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