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员的初心与使命

2020-01-09谭祥金

图书馆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初心图书馆同学

谭祥金

2019年9月国庆前夕对我来说很不平凡,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领导来函,请我撰稿庆祝学院创建100 周年。恰逢国家图书馆建馆11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了一封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对图书馆工作提出具体的重要指示,意义深远。十一前夕,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请我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经历,向老师同学谈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学习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体会。总书记回信内容很丰富,意义很深刻,我没有展开谈,主要谈谈图书馆员的初心和使命,谈谈我自己作为图书馆员的初心和使命感的形成、坚定信念的感受。

当我走上讲台,讲述我从事60年的图书馆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候,解放前后的经历,武大4年生活,毕业后的风风雨雨,全都涌现在眼前。现将讲稿整理成文字,献给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事业,告慰远在天国的先师们!

服从国家的需要

80年前,1939年,我诞生于湖南偏远西部的一个小镇。和我的同龄人一样,出生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艰苦岁月,然后是解放战争。战乱、贫困是那个年月的关键词。

70年前,1949年,我10岁,迎来共和国诞生,从此改变了我和我们家的命运。

60年前,1959年,我20岁,考上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成为我们家族第一个大学生,开始投身图书馆事业。196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在图书馆经历了国家从一穷二白到“站起来”的曲折的全过程。不但我有如此经历,我们大学入学时全年级38位同学60年来都有这样的经历。除了上海1人,广州1人,其余都是山村和偏远地区成绩优秀的贫苦子弟。

40年前,1979年,我40岁,已担任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副馆长5年,在馆领导中是唯一学图书馆学专业的,也是最年轻的副馆长。我有幸从一开始就参与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现代化进程。1979年是改革开放之年,在改革开放之初,经国务院总理圈批,我成为第一位出国考察现代化图书馆的馆员,时间长达两年。在此期间,我还多次率团出国考察,代表我国图书馆界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在图书馆事业助力国家“富起来”的道路上努力奋斗。

31年前,1988年,我卸下一切官职,南下中山大学从事图书馆学教育,培养国家需要的现代化图书馆专业人才。

1963 年大学毕业时,国家包分配。每年中央和地方根据建设的需要,到大学挑选毕业生,我们毕业的单位去向由学校按照名额分配。那时我们的口号是“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服从分配无二话。头一天系里向全班公布完分配方案,第二天我们去系里领取介绍信,然后由学校统一给我们买火车票,打起背包就与母校告别。

记得毕业那年,刚刚发现大庆油田不久,大庆油田急需图书资料人员,政治条件是毕业生必须是转业军人,我们班刚好有一位同学是转业军人,转业回湖北家乡上大学,虽然万般不舍鱼米之乡,但还是毅然去了条件十分艰苦的大庆。还有同学分配名单上是北京某机械工业部,实际上是到研制飞机、潜艇、原子能等保密单位报到,工作地点都是荒无人烟的荒漠深山,因工作需要,他们到了那些部门基本上与外界隔绝。其他同学被分配在北京、沈阳、武汉等大城市的图书馆和情报信息部门,从事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服务工作,一直到退休。

数十年来,同学们服从国家需要,党的需要,无怨无悔地为共和国贡献全部知识和智慧,除了个别同学组织调动,我们班同学没有一个离开图书馆这个自己选择的事业。

上大学是我们挑选志愿,毕业分配是按国家需要,不但我们班同学服从国家和事业需要,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也如此。2019 年国庆前夕,我们和武大外语系同届校友小聚,他们都是那一届外语系的高材生。其中一位校友的儿子是广州某区图书馆副馆长,我们笑说后继有人。还有一位毕业后,分配到部队电子技术研究所从事情报服务,后来在汕头大学图书馆任馆长,在馆长的岗位退休。看完2019年国庆阅兵后,他在“网聊”中感叹:“十月一日看国庆阅兵,心潮澎湃,还收到战友邮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联合指挥部’颁发的奖旗,激动万分啊!在装备方阵中,看到了多年前老战友们的劳动成果。为国防建设努力的无名英雄们,没有人想得到什么回报。当然,也有得到回报的。例如,武大数学系1962 年毕业的校友、老同事张明高,在通信研究中被评为工程院院士。但这毕竟是极少数,多数人还是从容淡定,这辈子没有奖励,但也不留遗憾。退一步想,读大学拿了几年助学金,难道就不应该给国家做点事?”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图书馆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的情怀。其实我们那时也一样有理想、有抱负,都希望有光明的前景,特别是外语专业的同学,但我们从心底里感谢党和国家的培养。“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不是一句空话,是一辈子的践诺,毕业后不管在哪个岗位,都要为国家做贡献,当无名英雄无怨无悔,这成为我们这一代图书馆人的使命和担当。

今天时代变了,当我看到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发展为资讯管理学院,回想起我们入学时只有8 位女同学,资讯管理学院却有这么多女同学,我由衷地感受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事业——图书情报事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现在的大学生,不存在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工作的情况。当你们选择职业的时候,是不是想过国家、父辈养育你们,开始展翅高飞了,应该考虑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和担当?有没有想过图书馆这个“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对你们的期待?

对图书馆工作和情报信息服务工作,从来就有不同认识,这是正常的。特别是在以前很长一个时期,学术、技术被趋之若鹜,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它们成为捧好饭碗,找好出路的专业;与此同时,文献被贬为死的、无用的或可有可无的废纸,特别是知识无用论泛滥的年代,图书馆的确很长时间被人忽视。我太太赵燕群担任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主管校长说只要图书馆不发生火灾,没有人去校长那里投诉服务态度不好,找校长麻烦就行,因为图书馆是学校解决教职工家属工作安排的地方,公开说“图书馆不需要学图书馆的人”。很长时间中大图书馆只有她是唯一图书馆学本科毕业生。老实说,她本来在北师大教书,很希望在中大继续教书,搞科研,根本不想去图书馆,更不想当馆长,但是学校组织部找她谈话,说是组织的安排,工作需要,要求她既要当馆长,还要继续在系里教书带研究生,承担科研任务,强调党员应该有奉献精神,她只好服从组织安排。

我1988年开始在中山大学任教。那时图书馆界出现悲观声音,出现“过时论”。可是我不这样认为,以后的25年我基本跑遍全国,我看到了社会对图书馆事业的需求,我的想法是努力培养图书馆事业接班人,这是事业的需要,也是我的理想。当我接过信息管理系第一届系主任的重担时,我考虑的是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图书馆专业教育必须适应潮流不断改革创新。

事实证明,当现代化浪潮汹涌而来,信息技术飞快发展,信息技术需要信息内容服务支撑,当人们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日益迫切,图书馆服务、信息服务已经逐步受到重视。图书馆学情报学这个学科必须顺应潮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全方位传承和创新。传承优良传统,图书馆学的精髓,创新不是对过去全盘否定,更不是生搬硬套信息技术或其他学科的,连自己也搞不清楚的名词术语,而应该应用现代技术,使图书馆服务的内容、方式等不断创新。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我想,这就是图书馆员的使命。我反复跟学生说,选择了这个专业,首先考虑的是社会需要,是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要看轻图书馆学的“含金量”。习总书记这次信中对于图书馆工作的意义,图书馆的作用提得很重要。为什么我能够舍弃厅局级的“高官”,到中大当个“教书匠”?的确怀着对这个事业的热爱和一种使命感,是60年来我的筑梦与初心。

筑梦与初心

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我们这一代人也有过梦想,不过时代不同,生活的环境完全不一样,责任感使命感的内容也不一样。我童年是在偏远的湘西一个非常贫困的家里度过。父母是文盲,根本没念过书,土话就叫做“睁眼瞎”,家就是澧水岸边那间低矮破旧的房子,我是长子,家中有5个年幼的弟弟,一对双胞胎仅仅3岁;还有沉默寡言的父亲和善良的母亲。前不久,长沙一位初中发小和我电话热聊(煲电话粥),这位发小还深情回忆到我家吃“萝卜饭”的情景,家里穷,吃的是萝卜拌饭,说到我的母亲盛饭时,将他碗里的萝卜挑到自己的碗里,将自己碗里的米饭拨到发小的碗里。上大学后很长时间,一想家,耳边就响起离开家时亲友期盼的声音:“大哥有出色,谭家的日子很快就好了!”所以直到20岁上大学前,作为长子,我的梦想就是努力读书,毕业后帮家里摆脱贫困。

事实上我一直这样要求自己,毕业了结婚后,我一直将自己每个月的工资全数寄回家,赵燕群的工资省吃俭用来维持我们在北京的基本生活,直到父母去世,弟弟们成家。那时一听说父亲生病,就会立刻借钱寄回家,然后慢慢偿还。

进了大学,发现我们一个年级的同学都是各地百里千里挑一的十分优秀的学子,中学的基础都很好。我不是天赋很高的学生,学习并不突出,特别是俄语,我原来中学学英语,到了大学只能在俄语慢班从字母开始学,学习上困难不少,我的湖南口音学起来很难,但是我一遍一遍学发音,感谢老师耐心教导。我认真地学,梦想和责任感驱使我,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一年级专业课和俄语成绩全优。4年专业课除了参考咨询工作和英文编目是良好,其他都是优秀。

但是,学习好,并不意味着有了图书馆员的初心和使命感。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最初是1年级的专业课。记得一进大学,我们男生住在山上法学院的顶层,武大法学院正好对着武大老图书馆,每天进进出出,眼前就是宫殿般的图书馆。以前家乡没有图书馆,所以觉得能在这么漂亮的环境工作,就有天堂般感觉。

等到一年级上学期系里给我们开设了“图书馆学概论”“中国图书馆事业史”“图书馆应用技术”,以及“中文图书编目”,班里同学就不淡定了。为什么?因为这个学期还开了别的系老师的“中国文学史”“科技概论”“俄语”。外系的课内容博大精深,请的老师都是系主任或者是教授,讲课生动好听。我们高中不分文理班,数理化课程学习很扎实,到了武大,上课听讲基本上接得上高中所学知识,既巩固又有所加深记忆。加上老师深入浅出讲原理,讲学科体系,特别注重各个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介绍参考书给我们阅读。

应该说系里的课程设置合理也科学,我们从事图书情报工作需要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不过,我们对比当时系里开的图书馆学专业课,觉得没有高深系统的理论,概论课反复强调为工农兵服务,应用技术就是学打字(那时没有计算机,只有英文打字机),中文编目就是写卡片,一点一横一斜杠。同学们专业思想闹得那个凶,认为简直是误人子弟。

至于我,还真没闹过专业思想,并不是我的觉悟多高,而是因为我觉得对自己来说,已经非常幸运,碰上了穷人上大学不要钱的时代。我们大学4年所有费用全靠助学金,连棉衣、棉裤都是学校补助的,当时武大的助学金分4等,最高甲等;10.5元伙食费加1.5元生活费,除了伙食费外,理发等开支都无忧了。这是我从小到大没有“享受”过的住高楼、进课堂的美好生活,我非常满足。于是就听从组织安排,做学生干部,除了学习,全部时间想着为同学服务,找同学谈心,照顾生病的同学,等等。

我曾经想过,如果是现在,我能上大学吗?即使我想读大学,但像我这样贫寒的家庭,面对如此高昂学费就会望而却步,根本不敢去报考,我想我们班里一些同学也是如此。进了大学,衣食无忧,任课老师不但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很重视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我们,我忘不了俄语老师在我因个人问题成绩下滑时,下课后和我促膝长谈;也忘不了毕业时老师们的一一嘱托,寄以厚望,以及工作以后的密切联系,在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师生就像一个大家庭共度难关。我们毕业后每次回母校,都忘不了到每位授课老师家拜访问候。

就是在这4年的大学生活中,课上课下老师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初步形成了我们的图书馆员的初心和使命感。

理想与使命感

60年来,我是从进入图书馆这块领域开始,由浅入深逐步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理想不是空洞的口号或文字,武大4年的学习生活让我明晰了如何树立自己的理想,又如何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以勤奋和智慧去努力。

我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虽然经历了政治运动,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但是对于理想、事业心非常强烈。我们班在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最困难的一年夏天,曾经举行诗歌朗诵会,每个人的诗中看不到一句悲观的话,都是感谢党,跟党走,积极向上。我也如此,特别是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更是在诗歌朗诵会上表示,自己是在党的教育培养下,迅速成长,使我懂得了人生要义,明确了努力方向,不断追求、实现多年梦想。我一定要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

4 年大学生活不但打好了专业知识的基础,接触外界多了,开阔了眼界放宽,而且系里交给我做学生工作,从团支部书记到系团总支委员,培养和锻炼了我的工作能力。我开始从为小家摆脱贫困的责任感逐渐转变到全心全意为班里、系里同学服务。感谢系里对我的能力培养,使我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要求,到北京图书馆不到一年就成为团委书记和大专班辅导员。

我是年级第一个入党的。那一年连我在内,系里接收了3位新党员,一、二、三年级各一位。那时批准入党很严,我们班到毕业才批准了两个同学入党。对党员要求很严,入党后思想上、行动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特别重视联系群众,想同学之所想,努力为同学多办实事。到工作岗位后,我的这种朴实为人、平和公正的工作作风使我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1973 年北京图书馆自下而上推选副馆长,我刚从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回到图书馆,经群众推选,几上几下反复讨论,在我34 岁时,被群众推选为最年轻的副馆长,馆里同志称我为“平民馆长”。职务变了,我的平易近人使我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特别在建设国家图书馆一期新馆的14年,我是唯一全程参与建设的馆领导,由于全馆上下的齐心合力,忘我工作,新馆胜利建成。

国家图书馆一期新馆建成后,文化部调我到一个被视为“肥缺”“很有油水”的部门,是当时集中管理全国大使馆、领事馆出国文艺作品展览的部门,官至副总经理(副总裁)。文化部也说准备派我出国担任文化参赞。在20 世纪80 年代,外派出国是很多人向往的岗位,特别是厅局级文化参赞,准备派我到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大使馆。

当时我还未擦干建设国家图书馆新馆的汗水,满脑子想着为图书馆现代化贡献力量。我已经与图书馆事业连在一起,我希望有更多优秀的青年才俊为图书馆事业增辉,于是谢绝了文化部王蒙部长等部领导的多方挽留,我推掉所有官职,到大学讲我的现代化图书馆事业。记得当时中大和武大知道我南下,同时到家来邀请我们,我们当时考虑武大人才济济,师资力量很强,觉得中大更需要我们,这里边包含了我的初心和使命感。

当时很多人为我惋惜,认为不到50岁的壮年,年富力强,又是在首都,在中央部门更能发挥作用,而且是丢掉“肥缺”。现在还有人说,我是跟全国著名画家、书法家等打交道的,要是还在那个部门,哪怕送我一幅画,也值个几百万;离开生活多年的熟悉的环境,到完全陌生的环境开拓,不值得。可是31年来,当我看到图书馆专业在学校的发展,一批批毕业生的成长,接班,看到一座座图书馆新馆拔地而起,我觉得很欣慰。每当我见到武大的老师,我总是告诉他们:你的学生还在给你们交作业,永远是你的好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信中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在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这些话很亲切,我深有体会,很值得我们思考。

图书馆是根据社会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服务社会的文化机构。社会的发展,每一代图书馆员的使命和担当会有不同,但是传承与弘扬文化,服务社会的初心和使命是始终如一的。变化发展的是服务方式的创新。这是我一直坚守的信念。

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但是我的心一直与图书馆事业相连,还在为图书馆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给一些图书馆新馆建设当当顾问,经常和一些基层图书馆人员研究图书馆如何持续发展,等等,也不断关心图书馆发展新动向,不断思考。

一句话:初心不改,使命继续。

猜你喜欢

初心图书馆同学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图书馆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去图书馆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