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1-09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侨英小学孙莉平

天津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应用题题目解题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侨英小学 孙莉平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小学教学活动开展的重点。而数学学科较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其主要以思维开发为主,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数学应用题就是对理论的有效运用,只有掌握了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技巧,才能做到对理论知识的有效利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帮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能达到有效的提升。本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具体分析与讨论。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学生年龄较小,还不具备较为成熟的学习认知能力。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倘若不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会降低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会引发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而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了解,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帮助我们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加大课堂活动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能力,以此不断地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就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教学方式比较单调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于题目的讲解,教师直接将思路讲解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获取知识,因此也就无法实现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而对于课程内容的安排,也主要以教材为参考依据,内容较为单一,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数学应用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枯燥性,倘若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就会逐渐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也就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不够灵活

数学不仅概念定义较多,而且题目还比较多样化。虽然数学应用题的答案只有一个,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解答,解题思路却是丰富多样的。而教师在引导学生解答相应的数学应用题时,往往从一个思路展开,选择的解答方式也较为单一,并没有从多个方面联合展开,因此也就不能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灵活性,进而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开拓能力。

(三)选择的应用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相应的数学技能,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中。而数学题型类型丰富,且不同题型所考察的重点也就不尽相同。只有选择与学生学习能力相符的题目,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对当前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而言,教师对数学应用题的选择较为单一,缺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且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是随意进行选取,导致过难的题目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难度过低的题目无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优化数学应用题教学,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措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性和自主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就应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确保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数学应用题教学活动的展开往往都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的,这样就给学生问题的自主解决带来了阻碍。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应首先撇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而不断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譬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模拟相关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即教师现在要带领学生去科技馆,班级中总共有30名同学,每个人的门票是30元,买十张门票会赠送一张,通过给予的优惠条件,让学生计算总共需要花费多少钱?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在课堂上适当地予以引导,就能引导学生实现对问题的解决,确保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对应用题进行详细分析,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一般都蕴含在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中,而学生之所以无法做到对数学应用题的有效解答,就是因为无法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联系起来,无法找寻条件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就应首先引导学生多读题目,并将题目中所给的条件记录下来,引导学生找到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并对此进行推理,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养成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以此降低学生的解题难度。而当解答完相应的问题后,教师还应找来与此种题型较为类似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复习,确保学生构建完整的解题体系,以此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譬如,有一道数学应用题为:现在有40本故事书,要捐赠出12本,剩下的故事书要发给班里的31名同学,问:剩下的书是否能够发给班里的同学,如果不够,还差几本?在解答此问题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不同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摆脱思维定式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有些数学题目的解答具有固定的解题模式,只需要套相应的数学公式即可。而多数学生在解题时,习惯性地采用固定的解题模式,虽然这样能够提高解题效率,但是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思维定式形成是多种因素互相交织的结果。要想摆脱思维定式,教师首先就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这样学生才不会只局限于一种解题思维。因此,在开展数学应用题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应尽可能地避免给学生形成思维定式,而应使用现代多媒体等技术,采用虚拟模型构建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确保引导学生能够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以此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譬如:在解答有关数学题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想出一种解题思路,进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确保做到一题多用,一体多变,帮助学生摆脱固定的解题思维,学会做到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对数学应用题的解答。

(四)对教材进行生活化处理

当前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题更多的是强调数学内容,并没有做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就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意义存有疑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对数学应用题作相应的生活化处理,确保激发学生的解答兴趣。譬如,在求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时,教师就可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相应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让学生探讨,在计算表面积时应注意什么?那些面是相等的?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就能引导学生对立体图形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以此降低学生的解题难度。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以及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首先应认识与了解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对应用题进行详细分析、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摆脱思维定式等四个方面来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质量,确保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应用题题目解题
应用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用“同样多”解题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追根求源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