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创新要素有序流动的市场机制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
2020-01-09齐瑞福陈春花
齐瑞福,陈春花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空港经济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545;2.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871)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和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近年来,广东省在聚集创新要素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在推动创新要素有序流动的市场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为此,研究小组在深入华为、格力、美的等广东知名企业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回顾和成效评估,梳理阻碍因素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广东省创新要素有序流动的对策建议。
2 文献回顾
2.1 有关创新要素流动的研究文献
目前对创新要素的定义,有从要素论和系统论角度进行划分。要素论一般把创新要素分为人才要素、资金要素、平台要素、技术要素、社会资本要素、制度及政策要素;系统论认为创新要素主要由产出科技成果的创新活动投入的资源即直接要素,包括技术、资金、人才,以及提供支撑条件,间接推动创新活动的外部环境即间接要素,包括基础设施、社会环境、宏观政策等[2]。邓峰等[3]运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包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03—2016 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市场分割程度有下降的趋势,但其对创新效率依然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表现为中、东、西逐一递减,并进一步探究发现创新要素流动的中介作用十分显著,其中市场分割通过阻碍R&D 人员流动进而抑制创新效率的中介效应大于R&D 资本。吕海萍[4]聚焦于我国创新要素省域空间流动的机理、空间布局和空间影响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建议加强建设或完善一批创新要素流动的空间集聚中心,提高或突出其空间集聚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注重创新要素空间流动规模的适度性,适度集聚为主辅以有效扩散流动,以增强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全面提升的促进作用。张营营等[5]利用2000—2016 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R&D人员和R&D 资本流动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影响机制与效应。陈晓[6]利用DEAMalmquist 方法测算得到我国2001—2016 年30 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我国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均逐年提升,并采用Moran's I 指数检验表明我国省级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程都[7]从多个角度描绘了当前创新要素从传统发达国家向全球新兴国家流动,从一线城市向新兴城市流动,从远郊科学园区向城市中心流动,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流动的新趋势,并揭示了创新要素流动的驱动因素。未来的区域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关注发挥中心城市在创新要素空间配置中的枢纽作用,合理规划和引导不同尺度空间的创新要素集聚发展,在局部区域形成有密度、有高度、有浓度、有社会支持度的“四度”创新共同体生态环境[8]。李琳等[9]利用2006—2016 年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共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拓展DEA 法对两大城市群协同创新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创新要素流动对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影响。李星[10]在总结和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以区域创新要素对创新效率的作用为切入点,对2012—2017年各省R&D 经费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SDM)验证两者的关联程度,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效率评价、完善创新政策、推动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为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助力。杨省贵等[11]通过阐释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的概念,分析了传统的创新要素流动模型,提出创新要素是独立于区域创新体系并可以自由流动的,并据此重构了创新要素的流动模型,研究了创新要素在区域创新体系间的流动问题,提出期望边际创新要素收入是创新要素流动的决定性因素。石光[12]分析了我国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研究了创新投入和产出在空间布局和结构上的脱节现象,描绘了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情况。张旭等[13]利用2004—2013 年我国31 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相关面板数据,研究了创新要素流动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创新资金流动对产业转移有正向影响,创新人才流动对产业转移存在非常微弱的负向影响,创新技术流动对产业转移无明确影响。王钺等[14]在深入分析创新要素流动影响生产率增长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对中国大陆30 个省级行政区的创新要素流动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效应,且受这一效应的作用,研发资本在区际间的流动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卓乘风等[15]采用中国大陆30 个省市区2003—2014 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构建创新要素区际流动指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考察创新要素区际流动与地区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R&D 人员和R&D 资本区际流动会对流入地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政府研发支持能有效促进R&D 人员流动发挥其创新效应,而对于R&D 资本,政府研发支持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冯南平等[16]基于Griliches-Jaffe 知识生产函数,运用2001—2013年中国31 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混合回归模型,研究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等因素对人才、资金和技术三类可流动性创新要素在区域间流动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
2.2 关于创新要素机制方面的研究
李高等[17]认为创新要素及其互动机制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针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三个创新要素,构建“三位一体”互动机制。凌峰等[18]运用三维度分析框架,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与创新动因,构建创新要素供给体系,通过分析供给体系中各种协同机制的作用方式及相互关系,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要素有效供给路径。熊励等[19]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互联网+”背景下城市能级提升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对城市能级提升的动力机制,认为创新要素在全球城市间频繁地流动和集聚,不仅增强了城市的对外影响力,还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完善,对城市能级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张宓之等[20]运用空间辐射效应、空间吸纳效应和空间闭塞效应,分析区域创新要素空间集聚模式演进机制,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浙江省11 个地级市创新要素集聚现状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从实践中挖掘了这种空间集聚模式演变路径。陈枫等[21]通过综合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资金与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对经济产出确实有正向影响,资金与人力资源对技术产出确实有正向影响,而创新环境和技术水平与技术产出确实有正向的相互影响。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与消费需求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彼此依靠:要素配置是技术创新与消费需求的有效润滑剂和推动剂,通过差别化的扶持政策、市场化的导向提升、科学化的配置转移,能够有效提升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与消费需求互动效率的快速释放[22]。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目标,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则是实现该目标的必然选择。田庆锋等[23]基于扎根理论建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体系,通过分析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根据模型对案例进行仿真分析,考察单因素作用、多因素协同作用、多因素非协同作用条件下协同创新水平变化情况,从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内涵、结构、功能实现3 个层面揭示要素融合机制[23]。
3 广东省聚集创新要素的主要成效与经验
近年来,广东省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为主导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本省人才、资本、信息、技术和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的聚集,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广东省蝉联全国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第一。
3.1 创新要素聚集优势凸显、成效卓著
通过逐项分析,广东省基本做到了“六多”:第一,聚集人才多。广东省注重汇聚人才,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织实施“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和“扬帆计划”等人才工程,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来粤发展。截至2018 年末,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58 万人年,比上年增加10.3%,占全国研发人员总量419 万人年的13.8%。第二,研发资金多。广东省注重研发驱动,2018 年研发经费支出超过2 500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65%,居全国第一[24]。第三,科技信息多。广东省注重信息先行,已基本建立起省、市、县逐级分布、种类齐全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创新要素向优势产业、企业有序流动提供了保障。第四,科技成果多。广东省注重创新增量,2018 年科技成果2 461 项,其中软科学成果107 项,基础理论成果382 项,应用技术成果1 972 项。第五,成果转化多。广东省注重成果对接,2018 年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登记技术合同23 930 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 387 亿元,比上年增长46.1%。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成功获批建设,专利质押融资规模居全国第一。第六,发明专利多。广东省重视知识产权,2018 年全省专利申请量79.38 万件,同比增长26.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18.5%,授权量增长43.7%。全省有效发明专利量24.85 万件,国际专利申请量2.53 万件,该两项均居全国首位。
3.2 传统优势产业持续领跑、成绩丰硕
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2.8%,食品饮料业增长4.9%,家具制造业增长2.6%,建筑材料增长4.4%,金属制品业增长2.9%,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9.5%。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3.6 万亿元,约占全国的34%,产业规模连续27 年居全国第一;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3 年居全国首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4 万家,总数、总收入、净利润等均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4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3.3 战略新兴产业蓄势崛起、成果明显
广东省全面谋划现代化经济体系,通过有效聚集人才、资金和技术等创新要素,促进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体现出“规模大、增长快、分布广”的特点。
(1)产业产值规模大。广东省形成了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多个万亿元级支柱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规模突破3 万亿元,成为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数字经济指数排名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领跑全国。
(2)产业产值增长快。2018 年,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9.3%,新能源汽车比上年增长66.2%,石油化工业增长8.3%,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增长12.4%,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5.7%,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8.7%,新材料制造业增长5.3%。
(3)产业集群分布广。战略新兴产业分布在广东省多个地区,并各自形成了产业集群,势头明显,上下游产业集中发展促发了全链式融合创新。例如,广州有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深圳有通讯产业集群和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集群,珠海有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集群,惠州有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山有光成像及新一代电子产业集群等,肇庆有大旺高新区金属材料产业集群等[25]。
3.4 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势头强劲、成绩斐然
2019 年广东省有13 家企业进入世界500 强,其中华为、美的和格力分别位居第61 位、312 位和414 位。上述企业通过不断聚集创新要素,实现持续技术创新,为广东省推动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有序流动提供了成功经验。
(1)创新人才聚集愈加明显。2018 年华为、美的和格力研发人员分别为8.1 万人、1.23 万人和1.18 万人,其中华为研发团队中有化学家120 多名、数学家700 多名、物理学家800 多名和基础研究专家6 000 多名。上述三家企业的研发人员占全省总量的9.35%。
(2)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18 年华为、美的和格力研发投入分别为1 029 亿元、98.1 亿元和72.68 亿元,同比增加132 亿元、13.3 亿元和15.01 亿元,其中华为研发投入列为中国第一,世界排名第五。上述三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全省总量的44.36%。
(3)创新和市场联动紧密。华为采用大数据技术紧跟市场脚步、引领市场潮流,根据市场信息指导技术和产品创新;美的坚持三个月更新一次产品和技术要求,保持产品创新、消费趋势与客户习惯同步;格力电器则直接提出,“市场气场”就是“创新气场”。
(4)创新载体建设不断扩大。华为在国内已有香农实验室、高斯实验室和欧拉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又在国外设立硅谷研究所、加拿大研究所和法国数学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全球化、全天候创新研发体系日臻完善。美的建立了20 个研究中心,并加快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等国内外多个顶级科研机构签订技术合作协议,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提升技术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格力电器也完成了15 个研究院、94 个研究所、929 个实验室,以及一批国家级研发中心的建设。
(5)知识产权成果更加丰硕。截至2018 年底,华为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7 805 项,其中11 152 项是美国专利。根据2019 年3 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企业专利申请量最新排名,华为居全球第一。美的累计国内专利申请量突破9.4 万件,授权维持量4.4 万件,构建了体量庞大的专利池。截止2019 年3 月统计,格力电器国内专利申请量达50 360 项,仅2018 年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 834 件,在全国排名第六,在家电行业排名第一。
4 目前制约广东创新要素有序流动的突出问题
创新无止境,在全球科技创新大赛场背景下,科学技术本身不断迭代,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不能完全匹配快速变化的环境。近年来,广东省在推动创新要素有序流动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制约甚至阻碍广东省创新要素有序流动的因素仍然存在,有些问题比较突出。
4.1 创新服务的便利化程度不高
广东省通过“放、管、服”改革,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实施“并联审批”和“绿色通道”等措施,取得了制度性突破。但调研发现落实情况还有差距,如“最多跑一趟”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没有破除阻碍创新要素有序流动的关键因素,尤其缺少便利化的创新服务,有些审批程序仅仅只是把线下工序简单地搬到线上,新增的各种限制条件反而增加了申办人的准备时间,创新扶持资金审批流程复杂、材料要求繁琐催生一些唯利是图的中介机构。
4.2 人才政策的精细化程度不够
科研人员的收入与当前的分配激励制度不协同,收入待遇差严重影响了科技人才职业忠诚度,不安心做科研的情况比较严重。调查发现,目前人才税收政策,对于收入低的科技人员来说没有激励作用,而对于收入高的科技人员,主要关心个人发展平台和子女教育等问题,不会因税收政策而产生职业流动。提供租赁型人才住房,虽短期为人才解决了安家问题,但考虑到近20 年的房价上涨情况,租赁住房激励效用递减。被调查者普遍反映,通过贷款购置商品房带来的资产升值比住人才公寓收益大。
4.3 技术赛马的公平化程度不足
调研发现,民营机构和国有机构在平等享受政府补贴、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方面没有得到实质性突破。
(1)政府补贴欠公平。不仅在民营机构和国有机构之间存在区别,而且在不同地区之间的企业也存在区别。例如,民营企业想要进入汽车行业,仍然面临诸多或明或暗的行政门槛与限制,普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一些以保护本地企业为目标的补贴政策破坏了公平竞争。
(2)政府采购设门槛。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招投标、军民协同等方面,公平竞争环境仍然不足。政府采购大型设备、通信、计算机和医疗设备等还存在排斥民营机构的现象,不利于技术创新。
(3)科研经费有区别。在科研经费申请方面,私立学校和民营企业不被重视。因相关配套举措没有落地、落细、落实,造成民营机构较难获得相应的科研经费,使民营机构对科研政策的获得感不强。
4.4 研发投入的集约化程度不强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活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即使研发成功,也要大规模应用到市场中才能补偿研究费用,仅靠一家企业独自研发较难快速占领市场和降低风险。一方面,行业协会未发挥风险共担的引导作用,企业各自创新,缺少联合开发,缺乏技术创新风险共担机制,研发投入不集约,导致邻近技术领域的企业之间研发投入低效,造成创新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当前通常的做法包括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建立联合开发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或组建以企业为主导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但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成立法人单位,合作性差,无法实现集约化研发,效果欠佳。
4.5 创新信息的共享化程度不实
创新信息包括数据、文献、专利和发明等,是创新的原材料。目前普遍存在创新信息共享程度低,缺失促其共享的市场机制。第一,市场化的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缺乏,基础硬件设施投入多,软件投入少,创新信息无法共享,基础设施也没有实现开放,平台之间各自为政,形成信息孤岛。第二,基础数据平台缺失,供科技创新企业查询和使用的数据少,数据科学家严重不足。第三,期刊信息查询、专利查询和论文查重等普遍使用的服务缺少共享机制,降低了科研效率,阻碍科研成果的交流和扩散。第四,从事补贴申报和专利申请的科技中介多,提供数据处理、文献检索和信息交流的科技中介少,大大降低了创新信息共享的动力和实际效果。
4.6 成果转化的规范化程度不佳
在技术与产业之间搭建市场化的桥梁,亟待科技成果转化的规范化。第一,广东省发明专利多,因缺乏规范化的转化机制,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未能打通“最后一公里”,创新人才无法充分享有研发成果价值。第二,创新信息的市场传导机制不畅通,割裂技术供求之间的内在联系,造成技术产业化不佳和技术成果转化不平衡。第三,广东省尚未成立对科技成果价值进行市场评价的权威机构,技术交易市场仍然存在着交易流程不规范和交易活动不活跃等问题,影响科技成果的交易和转化[26]。第四,高校拥有大批科研人才和大量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因缺少有效的市场转化平台,导致高校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第五,军民科技转化信息不畅,特别是军队研发成果与产业之间存在壁垒,无法高效对接市场应用。
5 完善广东省推动创新要素有序流动的市场机制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完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就是不断破除创新要素在市场化方面的障碍,形成推动创新要素向优势产业、企业有序流动的市场机制。
5.1 促进创新服务的便利化
优化创新要素的市场化环境,破除不合理机制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建立便利化的创新服务机制。
(1)降低创新企业的交易成本。优先发展民营企业自发进入的产业,清除阻碍其产品质量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因素,破除限制其他民营企业进入该领域以形成集群的障碍,进一步提供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和工商服务等公共产品。为优势产业和企业开放绿色通道,强化政府审批事项的节点控制在本部门可控范围,降低优势产业和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其产品竞争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2)支持创新企业包容性发展。“法无禁止皆可为”,针对创新企业,只要不危害社会,不生产违禁产品,不提供违法服务,不违反宪法和国家法律,不引起客户投诉,政府就无需过于关注其办公地址和经营范围。抓紧废除、修订和完善广东省不合理的地方法规和办事制度,让创新企业在市场中实现包容性发展,避免职能部门设置不合理的制度干涉市场,营造更加法治化、便利化的创新创业环境。
5.2 促进人才政策的精细化
人才是实现创新的核心要素,也是创新要素中流动性最强的。建立精细化的人才政策,完善相关分配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水平。由广东省人社厅牵头,联合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科技厅,引导各用人单位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物价变动等因素,合理确定科研人员市场化的收入水平,加快制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人才薪酬制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科研工作。
(2)落实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支持高等院校、中介机构为创新人才提供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服务,消除离岗创业的障碍。促使科技成果通过市场转化为经济收入,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对创新人才的激励作用。
(3)丰富人才激励的有效方式。针对不同人才及个人需求制定差异化激励方式,提升人才引进工作。对国外高端人才,偏向追求科研环境及发展平台;对国内高端人才,重在提高其薪酬待遇;对一般科技人才,首要提供住房补贴、社会保障等;对优势产业和企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协助其解决户籍和子女教育等问题。
5.3 促进技术赛马的公平化
在政府补贴、政府采购和科研经费等各个方面给予民营机构和国有机构相同的政策和条件,建立公平、统一的比赛规则,尽快建立技术创新公平赛马的市场机制,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创新氛围。
(1)政府补贴统一对待。确立并统一对待补贴对象,规范财政补贴的方式和金额标准,提高财政补贴信息的公开透明性,加强企业组织财政补贴的政策绩效,统一对待销售补贴、基建补贴、税收减免等,科学精准配置创新资源。降低民营机构进入特定行业的行政门槛,减少地方保护主义,促进技术创新的公平竞争,实现公平赛马。
(2)政府采购统一对待。促进民营机构与国有机构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形成技术创新赛马的公平竞争格局。完善创新导向的政府采购制度,重视审核企业和人员的资历、目录清单和社保清单,加大对项目负责人的评估。不得擅自增加对民营企业的限制,加大项目的延伸审计力度,进行公平竞争审查,保证采购政策的公开透明。三是科研经费统一对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技厅和省社科联等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完善科研经费相关政策制度,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一管理,取消对民办高校教师申请科研项目的相关限制,使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台竞技,为民办高校开展科研工作创造良好外部环境[27]。
5.4 促进研发投入的集约化
组织企业联合投入研发资金,建立集约化的研发项目立项和经费投入机制,建立科技成果的共享机制,发挥不同企业的技术优势,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1)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联合创新平台。引导优势企业成立“技术研究组合”,完善相关研发组织体系,借助广深港澳的人才优势,打造联合创新平台,共同开发科技创新成果,合力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定位联合创新平台为非营利性机构,享受税收优惠,减少邻近技术领域企业之间重复研发投入,缩短技术优化升级过程,提升整个产业链竞争能力,提高创新活动的规模经济效应。
(2)成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法人主体单位。鼓励一些盈利能力强的国有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联合成立法人单位,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集中人财物开展协同创新。各行业协会发挥风险共担的引导作用,召集行业骨干企业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创新资源,转化科研成果,实现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的良性发展之路。
5.5 促进创新信息的共享化
充分利用网站、公众号、APP 等互联网技术实现科技信息的共享和发布。积极推动科研数据的开放共享,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和扩散。
(1)搭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科技服务和知识产权服务等共享平台。联合港澳共同打造核心技术数据库、信息库,搭建正版软件平台,加大创新基础工程的建设,成立科研信息数据中心。大力发展“互联网+创新服务”,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数据共享,构建新兴产业经济运行大数据中心,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考核机制。
(2)制定优势产业和企业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交换共享等政策措施。建设期刊信息查询、知识产权查询和论文查重服务平台,建立知识库,解决创新信息不对称问题。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设立技术创新中心,给予新兴企业各类数据库和科技文档存取权[28],利用大数据促进创新信息共享。
5.6 促进成果转化的规范化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建立规范化的成果转化机制,消除科技成果商业化的鸿沟,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加速技术流动和技术扩散,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29]。
(1)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科技厅联合制定高校科技研究成果向市场转移的政策,建立多级、多维度、多权重的发明专利评价体系,开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对获准设立的技术转移代理中介机构提供基金补贴和股权投资服务,促进大学和研究机构将技术创新成果向优势产业和企业转移[30],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鼓励学校由技术鉴定专家、市场运作专家、知识产权专家以及法律专家等人员组成高校科技转化公司,负责对本校研究者发明成果进行分析、专利注册和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激活转化高校实验室存量科技成果。
(2)推动军队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军民协同发展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制定军队科技成果转化措施,破除制约军队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性障碍,打通军工科技成果转化的绿色通道。在产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创新载体内建立目标明确、协同高效、开放共享的军民协同技术众创空间,孵化科技企业和推广技术,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向优势产业、企业流动和聚集。
(3)加大创新平台科技成果的转化。密切研究院所及各类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与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机构之间的联系,促进科研成果的转移。鼓励高科技企业引进首席经济学家和首席创新官,助力企业用好、用活、用实内部研发机构,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结合,提升企业技术的市场转化能力,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建立完善国家实验室之间的合作与共享机制,集聚优势力量,加速重大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突破。鼓励行业协会成立创新实验室,并及时促进实验室成果的技术扩散,提高行业内科技成果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