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0-01-09梁冰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化脓性中耳炎延续性

梁冰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耳鼻喉、腹腔镜外科, 河南 商丘 47610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临床较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骨膜穿孔、听力下降等,严重者可引发颅内、颅外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于术后给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科学、可行的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对患者以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延续性护理通常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是由护理人员或小组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结合病情发展制定出院方案并在此后开展基于社区或家庭的指导性、持续性随访[2-3]。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明确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的效果,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延续性护理组,各40例。传统护理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18~41岁,平均(30.52±3.87)岁;单纯型中耳炎14例,骨疡型中耳炎7例,胆脂瘤型中耳炎19例;鼓室成形术32例,乳突根治术8例。延续性护理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19~43岁,平均(30.58±3.01)岁;单纯型中耳炎14例,骨疡型中耳炎8例,胆脂瘤型中耳炎18例;鼓室成形术34例,乳突根治术6例。传统护理组和延续性护理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申报并通过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患耳流脓伴发耳聋、耳鸣等临床症状;②未合并肝、肾、心等器官功能严重损伤;③未合并沟通障碍及严重精神疾病。(2)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或未完成随访数据统计;②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3 护理方法传统护理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对饮食、服药及功能锻炼进行指导,告知患者复诊时间并提醒复诊。在此基础上延续性护理组接受延续性护理,主要内容如下。(1)出院指导: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程度,制定出院计划,告知外带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2)建立出院患者回访制度及流程,完善患者基本个人信息,通过延续性护理登记本详细记录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受教育水平、疾病类型、手术方式等资料;进行定期电话回访,出院第1个月随访2次,第2~3个月每月随访1次;随访时对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对患者近期饮食、用药、自我护理行为及切口等情况进行了解,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护理技术支持。(3)了解患者听力情况,温馨提醒患者出院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复诊,进行专业的听力检测,观察恢复效果。(4)通过多媒体信息及健康讲座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告知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嘱患者勿用力打喷嚏、咳嗽及采耳;通过QQ群、微信群定期发送健康知识,叮嘱其减少剧烈运动、乘坐飞机、挖耳、耳浴,避免耳部撞击或耳道进水,并通过视频或流程图的形式指导患者规范滴耳。(5)指导患者及家属观察耳内分泌物,告知患者若患耳流出血液、淡红色分泌物或伴有耳聋、耳鸣、晕眩、面瘫等症状,及时就医处理。(6)告知患者出院后复诊时间,督促患者按时进行复诊,如有不适症状可提前就医进行处理。

1.4 观察指标(1)听力水平改善情况:干预3个月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听力障碍分级标准[5]进行听力比较,分级标准轻度为26~40 dBHL,中度为41~60 dBHL,重度为61~80 dBHL,极重度>81 dBHL。(2)并发症:随访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出血、头痛及感染。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听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以频数和率(%)表示,传统护理组和延续性护理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听力水平改善情况术后,延续性护理组听力水平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延续性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较常见,包括胆脂瘤型、骨疡型、单纯型,常见病因有急性炎症迁延不愈、咽鼓管功能异常、病变严重、深达骨质、临近器官病变及机体抵抗力、免疫力下降等[6-7]。临床治疗多采取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等手术治疗,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病情及适应证制定手术及麻醉方式,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加上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居家自我护理能力较差,会影响预后,不利于听力功能恢复[8-9]。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术后听力功能恢复及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延续性护理是整体护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患者出院后康复具有决定性影响。延续性护理为住院护理的延伸,其根本目的在于使患者在出院后恢复期中仍能够获得持续专业护理指导,以此提升患者自护能力,避免病情恶化,促进预后良好发展[1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延续性护理组听力水平较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这说明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听力功能恢复,提升并巩固治疗效果。延续性护理的核心为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出院计划,对患者出院后饮食、休息、服药及功能锻炼进行指导,可提高患者出院后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疾病的康复;采用多媒体设备、健康讲座及宣传小册等多种形式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可使患者对疾病具有一定了解,帮助其纠正错误的观点及行为,提高对疾病的认知,从而提高自我护理的意识及能力,调动护理积极性,并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利于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通过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耳部切口,如有无渗血、渗液,渗出物颜色及量,利于患者及时来院处理,进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保持切口纱布清洁干燥,防止外耳道进水,可减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告知复诊时间,患者出院后,回访小组成员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督促患者按时进行复诊,进行听力功能检测,有助于及时了解患者听力改善情况,以早期发现问题,早期解决[11-12]。

综上所述,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促进其听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猜你喜欢

化脓性中耳炎延续性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幼儿为何易患中耳炎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1例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