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护理对无创辅助通气超未成熟儿喂养的效果评价
2020-01-09李玲燕
李玲燕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河南 郑州 454000)
超未成熟儿一般指早产儿孕周<28周或早产儿体质量<1 000 g,此时患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易出现各种早产儿喂养问题,需要给予置管护理[1-2]。超未成熟儿尽早达到完全肠道内喂养可以帮助其更早拔除置管,降低败血症或置管并发症发生风险。研究显示,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有助于提高早产儿营养摄入量及母乳喂养率[3-4]。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3例超未成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袋鼠式护理对无创辅助通气超未成熟儿喂养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263例超未成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共184例患儿纳入研究,根据护理方法将患儿分为A组(n=102)与B组(n=82)。A组男50例,女52例,孕周(26.4±1.3)周,出生体质量(825.13±123.54)g,宫内窘迫6例,产前使用激素56例,1分钟Apgar评分(6.80±2.24)分,新生儿母亲年龄22~33岁,平均(27.18±4.26)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49例,高中及以上53例。B组男38例,女44例,孕周(26.4±0.8)周,出生体质量(851.35±95.64)g,宫内窘迫3例,产前使用激素43例,1分钟Apgar评分(6.77±2.20)分,新生儿母亲年龄21~34岁,平均(27.48±4.09)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及以上52例。两组性别、年龄、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宫内窘迫发生率、激素类药物使用率及Apgar评分、新生儿母亲年龄、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河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4]:①产妇孕周<28周或患儿出生体质量<1 000 g,且单胎妊娠;②超未成熟患儿行无创辅助通气;③临床资料完整;④生命体征平稳。(2)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②接受外科治疗;③脐动脉置管;④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⑤消化道畸形。
1.3 护理方法(1)A组接受常规护理:①保暖。将超未成熟儿置于加温加湿功能良好的暖箱内,根据胎龄和体质量对暖箱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②监护。常规心电监护,主要监测超未成熟儿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基础生命体征,定期对超未成熟儿的体质量进行称量,同时详细记录24 h出入量1次。③基础护理。做好超未成熟儿口腔、皮肤护理。入院1 d内先给予微量喂养,执行常规喂养护理,胎龄33~34周时采用经口喂养。④预防医院内感染。护理人员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同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保证营养补给。⑤母乳喂养。尽量采用母乳喂养,通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提高母乳喂养意识,每周开放2次家属课堂,增强母乳喂养效果。⑥心理护理。每周至少2次以上电话教育,解答家属疑惑,可以通过微信上传简短视频进行示范教育,出院前对家属做基本护理指导和院外突发不良事件处理方法,保证家属掌握并考核合格。(2)B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①实施时机。超未成熟儿入院21 d后待其生命体征平稳,无感染、发热、呼吸道堵塞和反复呼吸暂停即可实施袋鼠式护理。②实施方法。超未成熟患儿置于暖箱内,同时放置1~2个屏风,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儿体温、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患儿母亲取舒适位坐于暖箱旁躺椅上,护理人员将患儿抱出放入母亲胸前,告知患儿母亲与其进行皮肤接触,指导母亲以手臂托住患儿臀部、背部,使其身体自然屈伸,头略朝上。护理人员将无创通气鼻塞及导管固定,并将热毛毯盖于患儿身上,生命监护仪置于屏风外以便护理人员监测,方便协助母亲。袋鼠式护理每日1次,每次3 h,连续护理干预14 d。
1.4 观察指标记录出院前患儿达到完全肠内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24 h纯母乳率。
2 结果
A组患儿达到完全肠内喂养时间为(48.52±6.02)d、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为(79.06±11.62)d、出院前24 h纯母乳喂养33例(32.3%);B组患儿达到完全肠内喂养时间为(43.16±5.69)d、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为(77.21±11.02)d、出院前24 h纯母乳喂养42例(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超未成熟儿是指产妇孕周<28周或体质量<1 000 g的早产儿,由于超未成熟儿肺泡发育极不成熟,出生时极易出现呼吸暂停,危及新生儿生命安全,因此需要持续给予无创通气辅助治疗,以改善患儿预后[5-6]。目前,国内针对病情危重、出生体质量极低的早产儿已普及应用无创辅助通气,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研究显示,标准化喂养方案可以改善早产儿预后,并指出早产儿出生后7 d内可以达到完全肠内喂养[7-9]。无创通气可引起早产儿腹胀,但腹胀并不作为喂养不耐受的主要标志,保持早产儿俯卧位可以帮助其胃排空。而母亲与早产儿亲密皮肤接触可以令患儿产生愉悦的触觉刺激,调节患儿神经系统。袋鼠式护理利用母亲心音、呼吸对婴儿的听觉、触觉及热感觉系统产生温和刺激,可以起到镇静作用,稳定超未成熟儿生理功能,促进早产儿体质量增长,帮助减少住院期间早产儿的呼吸辅助支持及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时间[10]。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袋鼠护理后患儿达到完全肠内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明显缩短,出院前24 h纯母乳喂养率明显增高,表明袋鼠式护理在超未成熟儿中的应用具有一定价值。母乳喂养对于帮助早产儿恢复生理功能具有积极作用[11]。产后母亲母乳喂养知识匮乏、心情焦虑,严重影响超未成熟儿母乳喂养,袋鼠式护理则帮助其实现了更高的母乳喂养率,患儿在得到充足母乳喂养的同时降低败血症的发生风险,减少早产儿病死率。
综上所述,袋鼠式护理可以缩短无创辅助通气超未成熟儿完全肠道内喂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