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研究

2020-01-09陈秀秀严天红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理论课爱国主义院校

陈秀秀,严天红

(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职工大学,天津 300070)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重大命题,是一个在新背景下有着强烈现实意义的时代课题。它集中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和千百年来积累、巩固起来的对故土家园的一种深厚情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并取得较好效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培养合格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探索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方法,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高职学生的爱国情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特点、世情国情和历史任务,对爱国主义作了创造性论述和创新性表达,实现了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与时俱进,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

(一) 将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把国家的向往、民族的追求、人民的憧憬融为一个梦想。实现中国梦是全体国人的庄严使命,全体国人对中国梦的期盼和憧憬将激发强大的爱国热情和报国斗志,激励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努力,为之奋斗。在爱国主义的旗帜和巨大感召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我们这一代实现,成为现实。由此可见,爱国主义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而实现中国梦就是当代中国人爱国情感的集中表达、爱国精神的大力弘扬、爱国力量的伟大凝聚和爱国行为的巨大引领。

(二)在当代中国,爱国就是爱党、爱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是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当今中国的强盛,有目共睹、万众瞩目: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国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了更多的保障;非凡的超级工程,实现了国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朱日和沙场点兵、南海大阅兵使得祖国的边疆和国防固若金汤;“亲、诚、惠、容”壮大的朋友圈为中国赢得了更多的友邦;“一带一路”、“亚投行”的提倡让世界互惠共赢有了更大的希望。

我们要衷心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要兼具创新精神和世界眼光

改革开放是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一场伟大革命,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改革开放永远正当时。爱国情怀只有结合对内改革的创新精神、对外开放的世界眼光,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鼓励创新才能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没有创新的爱国主义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坚持开放,兼容并包,才能使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有别于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具有国际视野、世界胸襟和大国担当的爱国主义。

二、 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

(一) 顺应时代发展、应对时代挑战的需要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历史使命、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以及应对的重大挑战。把握并解决重大时代课题,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引领时代进步。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是在新形势下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性思考,有着明确的立场、鲜明的问题导向、对混乱局面的拨乱反正和错误认识的正本清源。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华民族实现了历史跨越,中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正奋斗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征程中。将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当代大学生学深读懂悟透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用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居安思危、明辨是非,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国家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时代要求。

(二) 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需要

爱国主义是一个常论常新的永恒主题,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时代主题。当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成为个人追求、社会主流和时代主旋律,爱国主义就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梦既是个人梦、也是民族梦,把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中国梦的实现,弘扬的是中国精神,依靠的是中国力量,需要的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奋斗。全球化的进程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造成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存在认识误区,导致中国梦教育的失语和被动,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将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阐明中国梦的历史背景、思想价值、丰富内涵、实现路径和重大意义,有利于为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指明方向,帮助大学生破除对中国梦的种种模糊和错误观点,正确认识和和深刻理解中国梦,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对中国梦的坚定信念和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心,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关系,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和力量。

(三)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发展的需要

根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明确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坚持与党的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同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是一个继承传统、立足当下,着眼将来的爱国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理论创新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明确历史定位、形成基本认知、辩证对待当前形势、树立正确“三观”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其鲜明的问题导向帮助大学生认清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明确历史使命;其生动的语言特色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的大众化,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好实现思政课育人目标。

三、 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路径

(一) 思想理念的融入

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主要有三大新的思想理念:一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二是将爱国主义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是立足新时代,放眼全人类,面对世界变局,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些新思想、新理论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历史定位、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地提升、时代新人地培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地掌握、理论思考习惯地培养、“四个自信”地培育等内容密切相关。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表现在对大学生所处时代的历史坐标的确立,对爱国情怀地培育、对成长成才的理论指导、对人生目标的规划、以及法律道德素养的涵养等方面,将引导学生从时代特质、时代任务和肩负的时代使命出发,顺应时代发展,找准个人奋斗的坐标,将个人成长成才的青春梦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当中。

(二) 思维方法的融入

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调研、论证再调研、再论证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其丰富的科学内涵闪烁着思维的光辉,包含的辩证思维法、系统思维法、多维思维法、创新思维法、比较思维法、矛盾分析法、归纳与演绎法等多种思维方法,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升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面对新形势下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思维承前启后,不忘过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形成了连接传统、现代和世界的爱国主义思想。这种历史思维方法对于大学生全面了解国情,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作用。面对我党治国理政的复杂性,习近平总书记以战略思维统揽全局,深刻把握时代脉搏,把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思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国人近代以来的百年梦想紧密相连,激励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勇往直前。这种战略思维方法对于培养大学生全面系统的分析思考问题,正确处理长远奋斗目标与短期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以辩证思维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探索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使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具有全球视野,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这种辩证思维方法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时,牢牢抓住和有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容面对人生困难,顺利度过成长难关。

(三) 语言风格的融入

语言是思想的呈现方式和载体,良好的语言形式恰当表达观点的同时,还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促进思想的传播。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发表的一系列爱国主义的新观点新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娓娓道来的聊天式语气打动人心,平易近人又从容大气的语言语态促膝谈心,大白话似的群众语言拉近距离,既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又质朴平实、深入浅出,既广征博引、涉猎古今,又活泼生动、满含深情。这种语言风格和特点,既充满人情味感染力、又极具吸引力和感召力,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语言多偏于“政治化”和“理论化”,表达方式多抽象空洞、平淡无奇,课堂上多出现学生听不懂、不爱听,不愿意听的不良现象。要实现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应首先从教学语言着手,认真学习研究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风格,实现教学语言“大众化”的转变。要学会运用大白话、大实话、讲有趣味的话,接地气的话,讲学生听得懂能接受的话。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它不是形式化的教学,而是情感教学,只有教学语言通俗易懂,与学生密切相通,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才能实现教学和教育效果。因为语言相通了,情感才能互通,思想才能交流。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作精神上的“钙”,不注重理想信念,就会得 “软骨病”;鼓励全国人民“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告诫年轻人要“扣好人生的扣子”;要求学校教育要以正能量和主旋律灌溉好处于“拔苗孕穗期”的学生等等,这些接地气、巧妙传神的语言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能够展现教学语言的独特魅力,与学生更好地实现语言互通、情感共鸣、思想交流,还能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春风化雨润无声”的效果。

猜你喜欢

理论课爱国主义院校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