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林工作中树种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探讨

2020-01-09张发富张庆秀

花卉 2020年12期
关键词:营林苗圃树种

张发富 张庆秀

(丹江口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北丹江口 442700)

1 营林工作的现状与价值

1.1 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对于营林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尤其是2015-2020 年,我国造林面积呈直线增加,截止目前,造林面积已经高达近千万亩,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实现了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质量整体不高;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缺乏大量专业人员等,严重制约着营林工作的高速发展。

1.2 价值

开展营林造林工作有着非常深远的价值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保护了生态环境。树木具有着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抗洪防涝、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价值。因此通过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就增加了树木的面积与种类,充分的发挥了其价值与作用,更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②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很多资源、环境问题也不断出现,严重阻碍了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因此通过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就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还保护了生态环境,满足了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树种栽培技术

2.1 幼苗培育

幼苗培育是树种栽培与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整个营林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该环节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幼苗选择。营林工作是每个地区都要展开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保护生态环境,造福人类社会的重要举措。然而,每一个地区在地质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大。因此在幼苗的选择中,就要选择适宜本土生长、成活率较高的幼苗。还要遵循生态多样性原则,避免过于单一,也要避免种类之间相互影响,为以后的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②容器选择。容器是保障幼苗健康茁壮生长的关键,能够很好的保护幼苗的根系。在容器的选择中,需要先考虑其材料因素,尽量选择无纺布以及轻基质的材料,待容器成型后设定相应的长度,再借助无齿锯将其切断,制作成口径不同的进料筒,便于幼苗培育、下料以及施肥。③基质选择。基质就是容器内部的土壤等无机物质,是保障幼苗健康生长的核心。在基础的选择中,不能一味的注重肥沃,还要结合通透性、持水性、营养转让能力。在容器制作好后,就要注入适量的基质,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珍珠岩、缓释肥等来维持根系营养,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2 苗圃设计

苗圃设计是树种栽培管理的第二步,整个设计工作的好坏将决定着幼苗能否良好生长,提高栽培质量。在该环节中就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地方选择。在苗圃栽培地方选择中也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派专业的工作人员,做好现场的勘查规划,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根据苗木的种类、预计生产规模等因素,通过土壤、水源等合理设计,为幼苗的生长提供养分。②苗圃规划。为了做到布局合理,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就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生产用地规划上,要根据当地的日照时间、地形、风向以及坡度等因素进行小苗区、大苗区、播种区等合理分类,保障不同的幼苗都能够受到良好的保护,快速生长。在辅助用地规划上,要结合整个苗圃的面积,按照三七比例进行规划,然后根据道路、房屋建筑、防护林带等进行合理规划。③土壤改良。随着幼苗的不断生长,对于土壤也有了很高的要求,这时就要开展土壤改良工作来为树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通过土壤改良剂的使用,在苗圃中的土壤里掺入适量的有益微生物来提高土壤活性,也可以通过人工定期翻土、施加肥料等方式帮助土壤更好的呼吸,积累更多的养分与空气,协助根系生长。

2.3 苗木栽培

到了苗木栽培阶段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有效提高成活率,保障营林工作的有效开展。①需要做好苗木移栽工作。苗木在移栽之前,必须保障根系的持续湿润,拥有足够的水分。在移栽时要根据苗木的生长速度、生长时间以及生长特性确定好行距与株距,为每一颗幼苗都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然后将苗木从容器中拔出来,根据根系的生长情况进行适当的修剪。此外,还需要做好幼苗生长情况的定期检查工作,缺水的浇水,缺肥的施肥,并且用塑料膜覆裹,防止水分蒸发。②进行灌溉。灌溉工作的开展需要根据幼苗的生长特点,采用喷灌的方式,为苗木提供充足的水分。喷头的设计一定要均匀、等密,水压不能过大,否则将会损害苗木的生长。③进行施肥。施肥工作是为了帮助苗木提供充足的养分,快速实现生长。因此施肥工作也要根据苗木的生长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在苗木生长的前半年,可以选择有机肥以及微生物肥来刺激苗木生长。当苗木发育好之后,就可以施加基肥来加快苗木生长。在一年后,可以通过氮、磷、钾等化肥的施加及时为苗木提供生长营养,助其茁壮健康生长。④病虫害防治。在苗木的生长期间,一旦遇到病虫害就会严重损害苗木的生长,严重时会致使苗木死亡,因此病虫害防治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并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可以根据苗木的生长特性,考虑到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然后通过药物喷洒的方式来杀死病菌以及害虫,药物的用量以及配比都要经过合理的计算才能开展。在日常的管理中,一旦发现病株就要立即清除,然后将其带离远离苗圃的地方,将其烧死。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既不影响苗木的健康生长,又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

3 树种的管理方法

3.1 做好病虫害的监测

为了做好营林工作,除了做好树种的栽培工作外,还要做好管理工作,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来保障营林工作的有序进行。在树种的生长期间,病虫害灾害的防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非常关键的。作为林业工作人员就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做好监测工作。首先,需要借助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通过病虫害监测系统与平台的搭建,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与手段,实现病虫害的全面、及时、动态监测,来提高监测工作的实效性。其次,需要根据树种的病虫害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计划,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旦发现病虫害就要立即发出警报,将病虫害的种类以及防治方法告知工作人员,才能缩短防治时间,防止对树种造成严重的损害。

3.2 提高林业人员专业技能

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是保障整个树种栽培与管理开展的关键,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才能提高其栽培技术与管理能力。首先,需要为林业工作人员提供更多教育培训的机会,通过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职业素养等强化,还要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经验与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其次,定期组织各种交流、座谈、专题活动,鼓励林业工作人员积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分享自身的想法,提出自身的观点,进而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林业人员队伍。最后,还要通过奖惩制度的建立,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薪资报酬直接挂钩,激发每一位林业工作人员的竞争性与积极性,让其能够自主踊跃参与实际工作,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来提高营林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树种的栽培中可以通过幼苗培育、苗圃设计、苗木栽培等方法来提高栽培技术;在树种的管理中可以通过做好病虫害的监测、提高林业人员能力等措施来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只有做好以上工作,才能为下一步的营林造林工作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来充分发挥树木的价值与作用。

猜你喜欢

营林苗圃树种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