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
2020-01-09冉启刚
冉启刚
(松桃县黄板镇林业环保站,贵州 松桃 554100)
当前社会经济在快速的发展,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去了严重破坏,加上人们的滥砍滥伐问题,让国内林业资源受到了影响,不断的退化,一些地区已经产生了荒漠化问题,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还会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带去消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加强林业建设,而混交林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混交林栽植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可以改善林业资源退化的问题。所以,要充分认识到混交林栽植技术的作用,在林业建设中有效的进行运用。
1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优势
1.1 有利于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林业建设中运用混交林栽植技术,能够让林业建设的树种类型增加,有助于解决树种经营方式单一这一问题,提升林业市场的竞争优势[1]。在建设的过程中运用混交林栽植技术,可以把不同的树种进行搭配种植,全面的发挥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更好的应用外界环境,促进自身的生长。和树种单一的林业建设相对比,采取混交林栽植技术,可以提升木材总蓄积量。除此之外,混交林还具有树种多的特点,有着清楚的结构层次,这也让其具有较大的旅游以及美学价值,所以,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就需要注重运用混交林栽植技术,促进林业建设效益的提升,包括社会以及经济效益。
1.2 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和单一种植某个树木品种的林相比,混交林中种植的树木品种更多,这也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以及发展,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空间,这有利于维持森林生态平衡,让混交林生态系统不会轻易的被破坏[2]。
1.3 有利于增强林间物种抗灾害能力
在建设中合理的运用混交林栽植技术,可以提升树木的抵抗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抵抗病虫害、自然灾害,提升林间物种抗灾害能力[3]。有研究显示,混交林很少会受病虫害侵害,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①混交林形成了特殊的小气候,这可以抑制病菌以及害虫的繁殖;②混交林中的树木种类丰富,这可以促进林业物种抗灾能力的提升;③混交林中有丰富的食物,这就可以给益虫以及益鸟对生存提供更好、更大的空间,它们也可以帮助树木抵抗病虫害。
1.4 增加林业经营品种
合理的在人造林中运用混交林栽植技术,有利于林业经营的多样性发展,可以让经营品种变多,改善以往单一的林木经营方式。除此之外,混交林栽植技术还可以给多样化经营模式奠定基础,提升林业的经济发展水平,给林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林业的发展,做到规模化以及市场化。
1.5 增加木材及其他林产品的质量、产量
运用混交林栽植技术,会对不同树种进行科学的搭配,林木的品种丰富,在混交林生长中它们也可以相互促进生长,减少林木的生长时间,增加产量,促进林木质量的提升,整体来说,混交林总产量方面要比单一品种的林总产量高出很多,这就促进了林产品的发展,在数量以及质量上都有了显著提升。
2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树种种植搭配类型
2.1 乔木混交类型
这种类型就是对乔木树种进行搭配种植,种类至少是两种或是更多,对种间关系进行调和,提升混交林稳定性。要注重树种的选择,全面思考乔木和其搭配树种的适应性,即种植环境和生长特性是不是一样。还需要思考搭配树种的特性,是不是能在该地方生长。所以,要全面思考各种树种特性,才能够科学的搭配混交林,提升林木的生长速度,增加产量。
2.2 主伴混交类型
这种类型就是围绕主要树种,选择合适的伴生树种,进而合理的搭配种植,相互之间促进生长。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主要树种需要在整个混交林上层,所以,就需要选择阳性的树种,伴生树种在阳光以及光照方面的要求都不高,通常在混交林的下层。基于运用这种搭配类型,可以让树木更好的生长,且全面思考主要以及伴生树种的生长特性,高低合理搭配,可以提升其防护性能。通常在造林初始阶段对于伴生树种或者是灌木的占比是有要求的,需要占据整体林中树木株数的1/4~1/2。
2.3 乔灌木混交类型
这种搭配类型对树种的种植环境要求不高,种植的树木容易成活,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这也让这种类型在混交林建设中得到了大规模的运用。其就是把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种植,在种植结构以及树种搭配方面,因为灌木树种具有显著的特点。
2.4 株间混交类型
这种混交类型也被叫做行内混交,就是将各种树种在行和行间、株和株间搭配种植。运用这一混交类型,树木的种类需要是两种或者是更多,在行内彼此隔株种植。这一类型的种植过程较为繁琐,因此,这也限制了其自身的运用,一般林业建设中很少运用这种方式。
2.5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混交林类型和结构特征
2.5.1 沙棘和乔木树种混交种植
如果区域是干旱和半干旱,在混交林建设中,就需要全面思考造林区域立地性能,科学合理的选择树种,有效的进行搭配。要结合土质具体情况,选择耐因力差、喜欢阳光、耐干旱的树种,沙棘就是一种常用的伴生树种。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会选择其作为伴生树种,在和乔木混交的过程中,其混交样方是20m×20m,还需要确保混交郁闭度,确保是合理的,防止因为不合理而影响到沙棘自身的生长。
2.5.2 刺槐和杨树混交种植
沙地的混交种植,通过会选择杨树和刺槐,因为刺槐的固氮作用较好,不耐庇荫,有很强的抗干旱能力,对杨树进行有效的搭配,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腐殖质,让土壤中的营养变多,两个树种间可以相互促进,一起更好的生长,减少生长周期。
3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方法
在建设混交林时,要确保整体的建设质量,就需要有效的运用混交栽植方法。在建设中运用混交林栽植技术,要注意运用有效的混交栽植方法,在实践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第一种,星状混交。也就是在一片种植区域中,在主要树种间合理的种植一些其他的树种。这种混交栽植方法需要全面思考到两个树种间的情况,要想确保混交质量,就需要做到树种间的取长补短。例如,刺槐和杨树混交,要是刺槐当作主要树种,那么种植的比例就需要控制在3:1,进而确保这种的种植效果;第二种,行间混交。这种种植方法比较简单,这也让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就是把不一样的树种实施隔行混交,要确保种植的质量,就要慎重的选择树种,要综合思考植物的高矮和外部形态,在此基础上科学的搭配,这样才能够全面发挥出混交林作用,还可以提升美观效果;第三种,带状混交方法。这种混合交叉种植方式就是三行和三行之上,在视觉上会呈现出有规律性的带状感觉,形成混合林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混交林栽植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升林业经济效益,促进林业建设。通过对混交林栽植技术进行有效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提升林木成活率,提升林木生态系统稳定性,还可以增加林业经营品种,提升林业的抗害能力,推动国内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在林业建设中,结合情况,合理的运用混交林栽植技术,提升混交林建设质量,改善国内的环境质量,促进林业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