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山西晋北地区森林抚育经营问题研究
2020-01-09田晓霞
田晓霞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梁家油坊中心林场,山西右玉 037200)
0 引言
山西晋北地区目前森林抚育主要对象为近二、三十年来生长起来的樟子松、油松和小老树的混交林,针叶树种大部分是幼龄林,通过森林抚育调整林分树种组成,适当培育大径材针叶树,增强地区林业产业发展动力。
1 现阶段山西晋北地区森林抚育经营出现的问题
1.1 对森林抚育经营不够重视
在森林抚育经营开始时,不仅要有科学的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作为支持,还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所在区域的真实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根据真实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森林抚育经营计划,记录森林抚育经营中发生的问题,并进行细致分析,按照分析结果给出对应的修改对策,尽早的解决问题,确保森林抚育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但实际上,多数林业生产部门并没有非常重视森林抚育工作,对于人员的管理还没有科学合适的管理措施,不能发现并尽快解决问题,从而使森林抚育工作质量难以把控,对日后森林的经营管理产生直接影响。
1.2 规划设计不科学
在开始森林抚育前,要精准编制作业设计,这是做好抚育工作的前提保证。设计人员不自己收集资料,全部照搬之前二类调查数据,不全面的对作业小班概查,调查标准地的选择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不能仔细全方位的调查小班因子,缺项漏项的问题时常出现;确定的抚育对象不够准确,特别是在确定林分龄级时,与实际的林分状况不相符,情况严重的还有分不清楚近熟林与中龄林、中龄林与幼龄林的区别;出现有些决定作为抚育区块的地是不符合规格的未成林造林地的现象;还有的抚育区块不根据林分实际情况综合研判,不科学的确定森林抚育方式等现象时有发生[1]。
1.3 检查验收不细致
在检查验收工作中,相应的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检查验收的操作规程,实地验收流于形式,抽样地块少,不能真实全面反映部分林分结构情况。
1.4 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日益重视,林业工作生态效益日渐显现,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由于森林抚育经营对林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而我省现阶段有部分森林抚育项目工程实行招投标方案实施,部分中标企业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是很到位,企业中林业技术人员专业性良莠不齐,造成抚育工作质量参差不齐,这也是目前森林抚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短板。
2 解决现阶段山西晋北地区森林抚育经营问题的措施
2.1 加大对森林抚育经营的重视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工作情况的管理,增强森林抚育的工作效率,以此来提高森林抚育的整体管理水平[2]。要从林局到林场,各级党委从上到下高度重视森林抚育在森林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通过抚育林分结构更加合理,林分生物多样性得到极大丰富,加快林木生长,增加林地生产力,促进林农增收,使林业产业发展空间不断壮大,因此林业生产的各级各部门要在森林抚育工作层层环节提高重视程度,从整体上加大对森林抚育经营的重视程度。
2.2 提高规划设计质量
森林抚育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规划设计,这也是森林抚育的根本。一定要由具备相应专业技术的人员编制作业设计,依据上级下达的年度任务,再结合森林抚育工作技术规程和相关的技术要求,把实施单位总结的最新资源数据与1:1 万地形图作为基础,再对设计区域进行深入研究,对林分现状做全面概查和仔细的踏查,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或机械布点的方式设置标准地。标准地面积为0.067hm2(1 亩),正方形,边长为25.82m×25.82m,在坡度大于5°的坡面设置。选择的标准地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还能如实的反应该林分的结构情况,通常会把林分生长分布均匀的中等地段作为标准地,禁止将标准地设在林分生长旺盛或稀疏的地段,详细的调查标准地内的各项因子,记录准确的外业数据,依据调查总结的外业资料,制定相应适当的作业措施。作业小班中目的树种的幼苗幼树保存率小于80%或林地中含有大于25m2的林中空地,需对其进行补植,最常见的针叶补植树种一般是樟子松。本地区常用的抚育方式主要有疏伐、透光伐、卫生伐等,针对情况复杂、单一抚育方式无法达到抚育目的的林分,应当实行抚育方式的配套组合,出于林地防火安全的需要,同时对目的树种采取人工修枝,采取综合抚育措施,精准科学的编制作业设计。
2.3 严格检查验收,确保抚育质量
分管领导在森林抚育工作进程中,要时常深入抚育工作的生产一线,对抚育工作进行巡视与检查,分管领导、生产技术人员以及作业人员要对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修正,作业任务结束后,实施单位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组织,根据作业设计和森林抚育工作检查验收管理标准进行严格的验收。验收具体标准包括:涉及采伐作业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限额采伐,不消耗蓄积。小班地块是否符合作业设计小班地块,实际面积核实率不低于作业设计面积要求的95%,采伐蓄积、公顷株数、抚育强度要控制在20%之内;平均胸径要大于或者等于伐前的平均胸径;郁闭度要与作业设计的郁闭度相符;目的树种组成要和伐前树种组成一样,不能改变;标准地要建立备案制,填写备案表,每块标准地须在控制坐标点(西南角)埋设木质立桩,立桩断面为方形,桩上应标注备案序号和坐标,立桩醒目,高度不低于100cm;标地数量要严格按小班面积1%比例设置。修枝割灌小班的检测要符合割灌的标准要求,处理采伐后的剩余物品要采用平铺、堆积或运出去等方法;楞场和集材道要保证无水土流失。有补植作业的小班要检查株数、苗木质量是否达标、造林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将作业设计与验收的实际数据进行细致比较,并及时的记录备案,等待上级领导的检查验收。将工程质量与相关工作人员的报酬挂钩,严格奖惩制度。森林抚育作业要全面彻底的做到不偷懒,不留死角。
2.4 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提高森林抚育的质量,首先要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因此,在抚育开始之前,实施单位要对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培训,从技术规程、设计指标、技术措施等方面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始终做到先培训后施工,等到员工可以熟练的掌握工作要领后,对其进行检测,只有经过严格的考试才能够上岗。专业技术人员一定要有相应上岗资质证,否则一律辞退,以增强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在正式工作前,签订承包责任合同书,同时实施单位分管领导和技术人员要全程跟班作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施单位还要不断的更新和引进最新的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以便从业人员可以更好的掌握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提高森林抚育的工作效率。
3 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解决现阶段山西晋北地区森林抚育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刻不容缓,精准施策,精细管理,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实施,扎实推进,这样有利于森林抚育工程加快实施。培育高质量的林分,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林业人矢志不渝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