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关系的探讨
2020-01-09李新春
李新春
(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林业局,山西吕梁 033100)
0 前言
随着我国当前环保问题日益加重,人们逐渐意识到森林保护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而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提倡,森林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心的热点话题。森林保护不仅能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还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对社会环境和现代化建设都有着十分重大影响。但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土质和环境都有所不同,同时由于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林业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因此在实际的森林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本文对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加强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关系处理的具体对策。
1 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的联系
森林采伐和森林保护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一方面合理的森林采伐可以有效保护森林资源,防止森林树木过多对土地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森林采伐可以使当前森林的自然状况得到保护。在森林采伐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森林成长周期、自然环境变化等要素,科学确定采伐量,有序适度采伐,在此基础上确定采伐的具体策略,避免过度采伐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仍然存在问题,表现在过度采伐、管理制度缺失、日常管控不完善等方面,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对森林资源保护存在认知上的不足,出现森林资源浪费等情况。
科学的采伐方法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森林采伐过程中不能过于注重短期经济利益,要加强和森林保护的有机统一,结合需要重新造林、需要留住少量树木等具体情况需求,避免森林资源大量过度采伐,从而保护森林资源,不断提高森林资源最优化开发质量,进而提高可持续再生能力,促进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在森林采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树木结构、成熟度、生态环境要求,按照科学的方法对森林采伐数量等进行计算,选择性采伐森林资源,在此过程中也需要考虑生态资源保护、树木的病害等各种因素,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有机统一,为保护森林资源奠定基础。
2 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的意义
2.1 有利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森林的功能具体包括:美化环境功能、生态平衡功能、林木产品的生产提升功能等。在全球范围来看,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是生态环境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对于森林的功能性来说,其在实际人们生活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基于这些重要的功能可以看出,在全球生态体系中,森林无法被替代。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的功能性保证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森林经营管理中应当加强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的重视[2]。
2.2 有利于各类资源的有效管理
森林由多种树种和其他植物种类组成,资源比较丰富,在维护生态平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森林面积分布较广,各地区的气候变化差异较大,导致森林的形态和林间植被种类较为复杂,基于此背景,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森林资源的功能性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植物叶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既能提供人们足够的氧气,还可以净化周边的空气。长成的林木产品,是工程建设的主要材料,任何工程都离不开林木的辅助作用。所以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对于我国的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着重大的意义[2]。
3 加强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关系处理的具体对策
森林资源管护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过程中应该考虑具体情况和主要功能的要求。因此,应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状况和种植场地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方案。
3.1 改变森林经营模式
森林集约化管理模式是我国未来森林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森林植被具有总体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良好的特点,在我国要求林业改革的趋势中,合作模式可根据特点进行采伐分配,是当前有效的管理模式。合作模式的多元化管理可以提升森林抗风险的管理能力,对于森林保护的实施具有积极推进作用。因此,在生态环保以及森林经济效益的双重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经营模式是森林管理必然的发展方向[3]。
3.2 制定合理科学的采伐制度
对于森林保护来说,很多地方都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进行采伐工作,这样的行为不仅违法还直接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生态环境平衡会受到采伐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国家相关林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当对当地的森林总体结构和密度进行深入调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采伐工作,使森林始终保持着蓬勃生长的状态。同时,对森林根系和吸水性问题考虑上,应当进行合理的种植,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为基础,进一步加快树木的生长。
3.3 制定科学合理的树木采伐方式
在森林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树木的采伐方式将直接影响到森林的生态环境的发展。对于树木采伐方式而言,只有保证采伐的科学性、合理性才能确保树木的正常健康生长,对树木、幼苗、幼树起到极大的保护作用。森林保护工作人员应尽量利用各类资源增加自然更新的频率,使森林生长建立在相对平衡的基础上,保证自然自动更新的可靠性。
3.4 完善森林培育监督系统
从我国森林资源管护与森林管理的现状可以看出,在相关资源管护上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所以对于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的重要性是每个林业工作者和相关林业部门应当重视的问题。基于此原因,相关林业建设部门可以建立有效的森林资源管护监督系统。为了营林面积的有效科学增加,需要加强自然保护区林业工作人员对森林资源管护频次和管护时间,以此保证森林资源管护的工作质量[4]。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应当按照技术方案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并在营林评价工作中将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作为首要的评价指标,另外对于林业工作人员建立有效的奖罚制度,对培育人员制定相关的培育任务,并且按照管护区域的具体范围进行责任划分,与该区域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区域的树木生长质量和效果,进而激发林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森林资源的质量。
3.5 提高战略意识
每一种树木都有不同的生长阶段,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采伐树木的具体种类,并结合不同树木的生长状况和森林实际情况制定采伐战略。在采伐过程中,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不同树木的生长变化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不同树木的档案,定期进行栽培和呵护,提高良好生长率和成熟率,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发展。
4 结束语
在当前新形势下,森林保护要科学认识森林采伐和森林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坚持新时期的改革理念,将森林管理不断完善,以此实现森林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长远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