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2020-01-09叶保锐
叶保锐
(海南人宜景观艺术工程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000)
1 园林工程施工特征
1.1 工程具有艺术性
在当今时代,人们更加注重园林的艺术性,一定要在绿化环境的同时起到赏心悦目的作用,所以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将现代园林建设标准与自身感知相互结合,从而建造出独树一帜、美观灵动的园林景观,确保其本身的艺术气息。
1.2 实施对象是活体的特殊性
园林绿化工程与钢铁水泥建筑有所不同,因为园林建设的实施对象是“活体”,比如说花卉、草木等等,都是具备生命体征的,所以说在植物造景过程中,要保证所选植物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发挥出不同的生态作用,像是净化大气、涵养水源等,由此确保园林绿化的实用性。
1.3 工程建设的广泛性
大部门的工程建设中都带有园林绿化工程,小到绿化广场、公园建设,大到居民住宅区等等,都开始为园林绿化所影响,在建筑中或多或少都有园林工程的存在,所以说园林绿化已经逐渐与人们的生活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这也充分表现出了园林工程建设的广泛程度。
2 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原则
2.1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物种丰富,植物资源众多,因此我国园林发展地位在世界中名列前茅。园林工程施工可以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不仅提高园林的观赏效果,还有效改善人们住所的环境。为了能够充分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效果,园林工程施工可以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发挥我国物种丰富的优势。
2.2 注重结合自然环境
园林工程施工时,要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当地环境进行勘探,对当地的气候、温度、周围地理环境进行检测,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化设计。我国地域非常广阔,跨越不同温度带,所以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时,难免会有环境的差异性,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因此,在进行园林工程设计时,要优先考虑植物的成活率,优先选择适合施工当地生长的植物。不能单一配备一种植物,还要注意植物不同搭配,提高观赏效果。
3 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 合成土木材料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数的不断发展,对建筑材料不断进行改良,合成土木材料在园林工程当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园林工程施工为了不断顺应社会建筑行业的发展,合成土木材料使用率越来越高,合成土木材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透水软管。顾名思义,透水软管是透水性比较强的软管,为了能够提高植物的成活能力,防止雨季植物因水量过多难以成活,可以采用这一材料。其原理是在具有透水性的管壁采用弹簧线组成,表面用毛纤维包裹。毛纤维充分吸收土壤中多余水分,当吸收饱和之后,水分水进入到管道内部,这样土壤会保持一定水分,不会给植物造成伤害,有效解决了排水困难的问题。②三维垫网。三维垫网主要是对植物进行防护,通过细小坚韧的铁丝制成,主要作用就是固定植物,防止植物没有固定手段长歪。与传统固定方法相比,三维垫网更加节省资源,通过合理化设计之后,在垫网内部可以添加土壤。植物在生长过程当中,根部可以透过网眼扎入土壤中,对植物生产干扰比较小,植物成熟之后,根部会与垫网相结合,不仅固定植物,还防止植物根部受到破坏。
3.2 高边坡防护技术
水是万物的生长之源,在园林的建设过程中也是如此,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园林的美观性与价值,设计人员一般都会在园林中建设起高坡和人工湖,在人工湖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可以利用高边坡防护技术进行防护,这也是开展园林工程的必要条件,当然在在开展边坡防护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也是要着重注意,尤其是在边坡防护工作开展之前,相关人员要对边坡周围环境做出实地考察,要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当然,现代的边坡防护技术与传统边坡防护有所不同,现代高坡技术一般是选用植物防护和砌体封闭防护两种方式,其中植物防护具备以下优势:首先植被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其次可以通过对植物的利用达成防护土层的作用,能够对人工湖进行有效防护,从而保持园林的可用水源;至于砌体封闭防护技术,是开展人工砌体,更多的应用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手段,保证边坡防护的稳定性,使得边坡防护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
3.3 理水工程
园林理水主要是指对于园林中的水景处理,因为在园林的日常养护中,水源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园林着的植物造景均离不开水源的滋养,日常灌溉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长,所以说在园林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水资源分配,而且我国人口基数大,水资源问题较为严峻,所以说在园林建设中要强化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尽可能的做到节约用水,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从优化灌溉技术着手,当然,不同的植物所适用的灌溉方式也不同,以草坪浇灌为例,采用液压喷播植草防护技术最佳,这种灌溉方式可以在灌溉过程中将草籽、肥料、土壤改良剂等加以混合,实现多功效合一,在促进植物增长的过程中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所以说园林理水是园林建设的重要工作。
3.4 立体绿化技术
立体绿化技术与地面绿化有所不同,正如其名,其是指对于除地面资源以外的其他空间资源进行绿化的方式,像是我们最常见的墙体绿化,也就是说立体绿化是以建筑物为基础进行绿化种植的,这对于绿化用地较为紧张的我国来讲无疑是雪中送炭,因为立体绿化具有以下优势,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绿化覆盖效果极好,能够在原有土地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扩大绿化面积,解决绿化不足的现象,但是开展立体绿化比进行地面绿化难度系数高,对于相关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项重大挑战,需要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从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城市的发展。
3.5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为了减少园林施工中对低下水资源的使用量,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这样不仅减低水资源的浪费,还提高了雨水利用效率。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可以包括三个部分:①雨水收集。雨水收集主要通过观赏水池、室外管网收集以及草坪收集三种手段,三种手段根据施工实际状况随机选择。②雨水处理。雨水处理主要是通过雨水过滤技术,将雨水当中有害物质去除,避免对人体、植物造成伤害。③雨水再利用。雨水在利用主要是通过管道浇灌,对需要水多的植物进行浇灌。
3.6 绿化地选择和土壤改良
在园林绿化施工前要做好种植前期的土壤改良等工作,可以有效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对于重金属含量高而影响苗木生长的土壤,建议放弃进行改良,避免资源的浪费而且达不到预期效果,对于无法更换的地域,只能进行土壤运输,换土改良再种植。苗木栽种前期首先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土壤的疏松,可以确保树苗根部呼吸以及养分的吸取。例如,一般情况下苗木土壤层的疏松厚度在30cm 左右,对于灌木土壤层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保证土壤层的疏松厚度在60cm 左右,大型乔木的土壤层疏松厚度要达到150cm 左右。其次,要对苗木种植地进行土壤质量改良,针对不同苗种进行不同的土质改善,对于酸性环境下能够快速生长的苗木,可以在土壤中适当的加入一些酸性物质,可以达到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另外,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做好土壤的培肥工作,确保土壤的肥性,保证苗木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最后,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减少土壤有害病菌对苗木造成的影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城市发展建设中,园林工程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园林施工应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应用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推动我国园林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