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09徐术菁刘桂伶李心怡
徐术菁 刘桂伶 李心怡 周 霞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山东 烟台 265200)
0 前言
对于任何一个地区来说,其当地的特色与地方的文化代表着整个地方的元素,乡土元素主要来源于农村,与当地的地方特色有着直接的联系,乡土元素主要代表着当地的文化自然以及乡村风光,民俗,民族服饰以及民族习惯,这是经过几千年以来所有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所积累下来的经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加快,许多地方都形成了城市化建设的统一风格,为了能够保证这些长久以来存在的文化底蕴继续流传,就必须要将乡土元素在当地的建设中国体现出来,突出当地的民俗特色,对乡村景观的规划有重要意义。
1 国内乡村景观研究进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其发展规模比较单一,一些乡村景观的建设缺少自己特有的特点,而大多都是模仿其他乡村景观进行建设的。如今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一些民族文化、民族特点逐渐被抛弃,发展成为了现代特点的农村现状,在我国目前乡村景观的保护中仍旧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人们缺乏一定的文化保护的意识,目前国内的乡村景观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对乡村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进行改变的过程,对不同的乡村文化进行特殊保护方面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够凸显出其当地的地域性,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国近些年来的乡村景观建设仍旧形成了特有的乡村景观格局。
2 乡土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策略
2.1 保护
乡土元素是乡土景观营造的符号与素材,对乡村的整体景观建设拥有着重要的作用,乡土元素包括历史文化,民间传说,手工制造品,乡村植被等各个部分,这些能够流传下来的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的,是当地人们的生产要素、生活要素,长时间的积累使得这些文化具有着一定的历史性和传承性。在乡村的不断发展中,人们根据不同时代的发展要求改变当地的乡土元素,也可以说,乡土元素是人们在某一个时代智慧的结晶,因此乡村景观的发展必须要重视乡村元素的保护,传承当地的地域文化,打造属于当地特有的乡土景观。
2.2 再现
乡土元素的再现,是指在乡村景观进行改造过程中,在分析当地的形式之后,能够根据当地的特色对一些相关乡土元素进行模仿,来再现当地的乡土景观。在进行乡土元素再现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单纯的模仿,如果只是进行模仿,那么最后模仿出的结果并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当地乡土元素,同时还会造成当地资源的浪费,因此如果想要再现当地的乡土元素,就必须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特点及地域特点,抓住乡土元素与乡村环境之间最本质的联系,真正理解其内涵,通过模仿相关的乡土元素,可以促进我们的创作灵感,而通过这些灵感我们可以再现当地特有的景观。
2.3 活化
乡土元素的激活是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保护和复制,能够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乡土元素进行复制,并且能够在原有的乡土元素上添加一定的地域特点,创造出新的乡村文化特点,并将其融入到新建设的景观设计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新型材料逐渐应用到乡土文化景观建设中,这些新材料的应用,能够满足更多的要求,能够有效地突出当地浓厚的乡土气息。
3 乡土元素的应用场所分析
乡土元素的主要应用场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乡土元素在村落格局的应用
乡土元素建设与当地的风土人情,风水观念,以及文化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文化影响着乡村建筑物的布局以及朝向,很多乡村都拥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理念,一些建筑的格局能够有效地看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在中国的一些乡村部落布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文化观念的影响,许多村庄都遵循着“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格局,而在现实中,我们就能够发现这样这些理念存在并且已经应用到了乡村景观的建设中,例如新叶村和龙门古村落,因为风水信念的影响,整个村庄的布局都是背靠山水,他们强调水在整个乡村中的重要作用,将自己的生活环境与水融合起来,而这种传统文化在村落的建设中能够有效表达出来,具有着当地特有的建筑特色。
3.2 乡土元素在乡村庭院空间的应用
一些常见的物理元素包括墙、栅栏和石墙等,庭院不仅仅是种植大量的花草树木的场地,同样也是一个家庭情感培养的场所,这里的布局方式体现着居住者自己的思想理念,因此庭院不仅仅是一种空间地位,同样也能够展现出一定的地方精神。例如在北方一些传统的村子里,会经常种植一些桉树,桉树作为一种优秀的建筑木材,代表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意思,而南方通常会种植一些桂花或枸杞,代表着吉祥的寓意,在不同的地方由于不同文化以及不同建筑的影响,庭院中的种植的品种或许会不一样,但是其凸显出来的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被种植其中,有效地凸显著当地的文化特色,体现着当地的乡土情怀,并且还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重要的场所。
3.3 乡土自然元素的运用手法
3.3.1 乡土材料与新材料的创新组合
大自然中存在着大量的天然材料,被应用在乡土文化建设过程中,能够非常直观的表现出自然的状态,同时能够保证低碳的环境效益,但是这种模式仅仅适合于乡村的文化建设中,因为这些自然材料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自然界的材料不能够满足全部建筑物的设计,例如在南方种植大量的竹子,它们逐渐变成了人们能够获取到了最方便的自然材料,但是竹子有着自己的生命特征,所以就要求我们利用现代技术对这些自然材料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使它们能够更长时间的被应用在自然景观建设中,现代科学手法下的新型材料与自然环境中提供的天然材料相辅相成,既能够满足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近同时也能够满足在不同场合下自然材料能够更加的适应环境要求。
3.3.2 引借乡土风貌融入原生环境
在乡土景观建设之前,我们必须要对当地的地理形势以及地形地貌进行相应的调查与分析,要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以及水源所在地等各种自然条件,分析出最适合的建设场地,例如是否存在可以具有观赏性的山体,结合场地的光照以及风向,其场所空间的布置也要根据这些因素进行改变,要充分的利用当地的地形特点,营造出一个宜居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大自然资源的破坏,追求一个更加贴近自然的生活环境,能够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追求,同时还要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我国乡村景观的建设也越来越好,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严格贴合国家实际。乡村景观是一门内容非常广阔的科学学科,是人们对乡村生活的美好纪念,是连接过去与现在最重要的纽带,将乡村元素体现到乡村景观中是乡村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
课题项目:2020 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CPYJ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