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道公园综合提升改造工程设计探讨

2020-01-09曹慧洁

花卉 2020年12期
关键词:河道基础设施公园

曹慧洁

(北京东方利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北京 102209)

河道对每个城市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作为河道的组成部分之一,河道公园更是城市文明的象征,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河道公园的特色使得其在建设时有着天然优势,也有着限制,这种优势和劣势的结合,也决定了河道公园的提升改造设计有着特殊要求。

1 河道公园概述

我国多数城市为临河、临江而建,如武汉、重庆、南京等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景观也在不断地更新升级,展现其不同的风貌。河道公园,其含义是沿河道而建的公园,将城市的水、陆域连接起来,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产物。其具备人文性和自然性两大属性,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

河道公园的建设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①它对城市风貌进行了装饰,更好地展现了城市风光。②河道公园作为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在城市环保绿化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③河道公园是休闲娱乐场所,为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建设添上了重重的一笔。

2 河道公园提升改造目标及原则

我国河道公园建设目前并无相关法律法规,现有的项目多由地方政府根据城市特点及具体情况规划设计。实践表明,利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材料,在保留自然特性的基础上体现出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河道公园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河道公园的建设,一是为了保护环境,提升城市景观,二是为了市民服务。故,在进行建设时,应注重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原则和理念。

在具体设计中,应考虑到公园的公益性和开放性,引进投资,使公园正常运转。另外,设计中应考虑到管理的便利性,与先进管理技术相结合。河道公园提升的目标,在人文方面,应是避免与城市规划产生冲突,顺应城市发展趋势,满足多元化的城市需求,使河道地区的发展更加具有活力。另外,要对城市文化进行挖掘,使河道公园更多地展现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在自然方面,河道公园的改造要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目标,保护河道周边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水源,减少污染。在进行改造时,需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并兼顾低于特色,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3 设计实践中河道公园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在河道公园中,多出现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通道不完善。由于河流的存在,使城市区域被迫划分为两半,而这两部分区域之间需要桥梁连接,在以往河道公园设计中,由于桥梁的投资过大,而河道过长,桥梁建设不多,造成了不便。②游客生活设施不完善。河道公园的游客多徒步游览,且多为当地居民,其游览时间较长,且游览时间集中于同一时间段,对于公共厕所、休息长凳、长亭等需求量较大。在诸多项目中,该项设施的不完善影响了游客体验。③供水等设施不足。在项目实践中,供水问题成为其主要问题之一,原因多为水管老化爆裂、与市政管网接洽不到位等等。

3.2 规划考虑不足导致环境污染

在诸多实践中,由于规划时考虑欠佳,导致河道公园在建设或建成后的运行中产生了不必要的污染。例如,在河南某公园建成后,由于地势等原因,其公厕污水无法接入市政排污管道,从而采取了通过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河道的做法,结果导致了河水的严重污染。河道公园的建设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这显然不符合建设初衷,需要在这一方面做出改善。

3.3 风格不协调

除了项目本身的硬性问题以外,建筑风格也是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诸多设计中,由于建筑风格不搭,导致河道公园在城市中成为突兀的存在,而起不到预想的效果。风格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①与自然风景不协调。在公园中多出现变电站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然而,由于其设计过于简陋,无法完全融入到自然环境中,破坏了自然的和谐。另外,各个项目中常出现绿化景观设计不合理的状况。如泰州姜堰滨河公园中,出现了绿化景观单一,缺乏层次感的状况,四季交接不恰,冬季公园中几乎没有植被存在,再加上公园管理的疏忽,杂草丛生,以至于公园景观极不协调,缺少生机。②与城市风格不搭。每一座城市都有其不同的人文风格,如西安、洛阳等有着古城风格,武汉、宜昌等则带有长江的优美,上海、广州等则是完全的现代化风格,其河道公园的设计大不相同,风格迥异。在某些项目设计中,则没有考虑到此种因素,生搬硬套之下,使得作为城市组成部分之一的河道公园无法融入到城市之中。

4 提升改造的设计完善

河道公园的改造分为局部修整、整体修整、保护修复、管理维护四种。局部修整顾名思义是对公园进行小范围修整,不破坏其原有的设计规则,保证其框架结构及功能不发生改变。整体修整则是对公园进行大范围修整,除公园地址没变之外,其他都有可能发生变化。保护修复是基于公园被破坏,对公园因运营产生的损耗进行修复,而不破坏其完好部分。管理维护是常规行为,公园的设施等长时间运行之后需要得到管理和检修。

河道公园建设是公益性项目,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人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进行提升改造之前,应充分调查民意,从到访游客的反馈中寻找公园的不足之处。此外,应对城市环境、基本条件和现状进行调查并评估,了解城市历史文化,确定公园改造类型,做好前期准备后才可进行细致规划。

4.1 完善基础设施

在初步设计中,多少会有考虑不周之处,随着公园投入使用,其问题会逐步凸显。对于基础设施欠缺的公园,应在不破坏原有设计风格的前提下,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公厕、桌椅、长亭、路灯、供电等设施进行逐步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应是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基础设施资源的充足,满足游客需要。基础设施的数目与品种选择应根据游客数量,集中时间段以及环境需要挑选,因地制宜,对设施的位置进行合理规划,既保证数量,又保证质量,还要保证游客利用的便利性。

4.2 专注于环境保护

河道公园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加强环境保护,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绿色健康场所,所以其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在提升改造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到环境破坏最小化,对施工队生活垃圾以及建设垃圾集中收治,保证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由于河道公园对河水影响较大,其改造应考虑到水污染的防治工作。通过增设垃圾桶、垃圾处理站的方式处理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通过加强污水处理、集中收治污水的方法将污水隔离于河水之外。在材料选择上,应选择对环境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制品,排水管等设施应保证质量,不可因设施损坏而导致河水污染的发生。

4.3 对景观进行完善改造

河道公园建设风格不协调的问题需具体考虑。对于与自然景观不协调的公园,应采取生态化设计。生态设计需考虑到三个方面:①保证本土动植物的数量。②保护完整的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③考虑到火灾、旱雨季交替、季节变换、洪水等因素,在不同时期起到不同作用,也保证不同的景观。对于与城市不协调的公园,则应在了解当地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规划,使公园更多地体现出城市特色,也符合城市规划,给公园赋予深厚的文化底蕴。

5 结束语

河道公园的改造提升并非纸上谈兵,各个项目之间虽有可借鉴因素存在,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城市现状、公园现状,问题的处理需要基于现实,天马行空的设计并不适合实践。把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以服务人民为目的,在城市规划的可行框架之内,才能做出真正合理、完善的设计。

猜你喜欢

河道基础设施公园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在公园里玩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某河河道演变分析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