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植物种植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
2020-01-09徐一斐
徐一斐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5)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园林植物种植景观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通常园林植物配置中选择乔木、灌木、草坪、地被花卉等作为材料,结合现代化的艺术设计和科学手段营造成优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师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提高景观设计效果。
1 园林植物种植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应用原则
1.1 对比、调和及统一的原则
对比、调和及统一是园林植物种植景观设计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对比指的是利用植物花卉的色彩、体量、亮度以及线条与周边的景色形成对比,从而给观赏者以强烈的视觉刺激,给人以热情奔放的感受。调和主要是指的是使用同种类别的植物构景,形成有机整体,给人以舒适的感觉。通常情况下,在园林的建筑大楼前庭会选择高大的乔木或者大片的灌木、花卉、草坪进行构景,大体量的植物或者大面积的灌木花卉形成大色块,与宏伟的建筑物形成协调。景观设计还应该遵循统一的原则,在统一的过程中也应该展现一定的变化,从而提升景观的特色。原则定位准确,景观价值体现,避免重复建设,从而实现低碳理念。
1.2 均衡稳定的原则
在园林植物种植景观设计中还应该遵循均衡与稳定的原则,比如在建筑区域以及园林环境内的游园区域都应该做到均衡稳定。以园林小路的设计而言,阡陌弯曲设计应该符合自然规律,两侧园林树木的选择如果是高大的乔木和灌木组合,需要控制灌木的使用数量,点树成景、低碳节约,并在乔木生长过程中不会影响到灌木的长势和景观效果,从而保证各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观赏视角,保持了总体植物配置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1.3 色彩搭配的原则
植物的色彩本身可以对园林进行美化,这种美可以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感受。这也是景观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通过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发现,由于不同色彩的色调、色度和明度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的色彩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会存在明显差异。就以红色为例,在运动场采用红色的花卉植物设计,可以给人以运动的冲动,在相对安静的场所,通常会使用绿化和黄色等相对安静的色彩。色彩协调环境,陶冶情操、突出主题,低碳养眼、环保养心。
1.4 植物与周边建筑的协同作用
由于园林环境内会根据不同的功能类型设计理念营造相应的园林建筑,而花卉植物在造景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配置装饰作用,保证整体景观的和谐统一。比如走廊的绿植设计可以采用紫藤、凌霄等藤蔓攀援植物,从而形成绿色的通道,在功能上还能起到遮阳庇荫的作用。对于亭子和水榭周边的绿植设计应该以小乔木和花灌木为主,保证周边的视野情况,为观赏者提供良好的条件。
2 园林植物种植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要点
2.1 在不同功能区的应用
(1)在园林入口处的应用。考虑到园林入口处的人流量较大,车流复杂,因此在景观设计上,需要有利于车流和人流的集散,并且展现园林的整体形象以及人文特点。具体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突出简洁明快和自然大方的特点。可以以红花酢浆草、月季、毛杜鹃和宿根花卉等布置成花坛花境景观。在道路两侧可以选择树形较好、层次分明的乔木进行设计。
(2)在活动区域的应用。活动区域作为人们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因此花卉绿植的设计既要保证功能也要保证总体的美观效果。功能上要突出花卉的实用价值,比如驱蚊、遮阳、改善空气等,还应该避免对采光造成影响。在建筑前的开放区域可以以草坪设计为主,并配合法国梧桐、合欢树、五针松以及雪松等进行搭配。走廊设计应该以垂直绿化效果为基准,使用凌霄、紫藤以及葡萄等藤蔓植物进行设计,从而保证与周边环境的一致性。
(3)园林道路区域的应用。园林道路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干道,道路两旁的绿化植物设计通常会选择香樟、水杉、银杏树等,主要起到遮荫的功能,同时在不同的季节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穿过草坪的小路通常会以汀步石板路、石子路为基础,周边配合花灌木形成景致。具体可以使用月季、萱草、八角金盘等,并以桂花、紫薇作为背景树,展现出一定的层次感。
2.2 利用花镜形式
花境布置时背景往往选择树木、墙体或房屋等,依据曲线或直线花带宽度构建成不同的特色植物景观。这种自然式花卉配置中呈现出植物的自然美。平面布置形式下花境构图完整,高低错落不一,一年四季不断变化却不会出现明显的空秃情况。开花植物配置时要保证颜色、形态及栽植距离等方面保持一致,最大程度保证相邻花卉的生长速度一致,同时不同花卉之间不能互斥,否则会影响到最终效果。
设计时也要注意每种花卉开花的时间,开花的高度,花卉的盛花期和衰败期,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之后进行合理的搭配,从颜色,高度等各个方便考虑花境的和谐性、长效性。避免出现过多颜色接近的情况,影响花境方案的和谐性,花境设计中最合适的材料就是宿根花卉,它们生长周期较长,园艺设计师不需要经常替换,但需要做好养护与管理工作,将宿根花卉材料适应性全面体现出来。
花境立面处理时要考虑植物的特点,将植物群落组团美观性特点体现出来。花境立面处理时也需要将效果图绘制出来,绘制时要综合考虑植物平面位置,将植物高矮层次与最终效果直观体现出。人们根据空间差别将花境分成两类,即:单面与双面。前者通常选择矮墙或建筑,统一从低到高分布植物,并体现出一个层次丰富的观赏面,单面观赏花境宽度控制在2~4m 之间,花境内植物排布从低到高,面向道路的一边设置成斜面。双面观赏花境宽度控制在4~6m 之间,在花境中间种植一些高株植物,但高度不要高过人的视平线。立面轮廓设置一些高低起伏的变化,花境中部可以稍稍向内隆起,形成一个大于5°小于10°的小坡度,便于雨水排出;后者从字面理解就是可以从两面观赏,通常中间位置放置最高的植物,高度向着两侧依次递减,同样有着丰富的层次感。
2.3 花卉植物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整体景观设计需要符合园林文化场景。由于不同的园林文化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景观的设计除了要求美观之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打造独特的园林文化。比如可以使用指代性的植物展现文化内涵,竹林设计、梅园设计、冬青、松柏在构造景观的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设计时采取措施丰富植物造景的内容,提升其互动性与趣味性。所谓互动性,即与植物景观之间进行互动,处理好植物造型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使得游客可以参与到景观中,而不是单纯的欣赏,提升植物景观的利用率;趣味性内容,也就是设计师将趣味性元素融入到植物景观中,结合形式与功能,丰富植物景观的体验空间。
(2)因地制宜。由于不同园林的地理位置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的自然环境也适合不同的花卉绿植。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保证绿植的成活率以及后期养护效果。既要考虑到总体的设计成本,服从低碳理念,也要展现出自然之美。园林景致的特点更容易让游客产生认同感,比如樱花、银杏,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因此花卉绿植的应用目的也在于打造有特色的园林景观。
(3)编制设计植物造景方案时,要以乡土植物为主,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出现外来物种入侵的情况。同时乡土植物可以快速融入园林生态系统中,降低植物采购成本,促进景观观赏性与价值性的提升;同时,植物造景设计时要结合具体情况,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植物文化品牌,保证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此外,每一种植物都有着自己的生长习性与特征,当建成后,会吸引不同种类的动物、昆虫等,逐步发展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提升当地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增加景观对人的吸引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种植景观设计时应用低碳理念,能够保持植物生态习性和生长态势,保证植物景观效果和文化特色,生态系统稳定,景观效果永久,最终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设计人员设计园林景观时要综合考虑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以乡土植物为主,材料选择经济实用、低碳环保的,尽可能大的增加绿地面积,保证植物生长的土肥水管理,延长园林使用寿命,给人们创建一个舒适、环保、生态的游憩境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