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探究

2020-01-09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资源库信息化素养

张 霆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天津 300181)

一、 研究背景

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旨在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具体来说就是使教学应用、学习应用和建设数字校园覆盖全体教师、全体学生和整个学校,师生在信息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在全国范围建成“互联网 + 教育”的大平台。作为科技创新的信息技术,可以为解决教育变革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难题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以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移动互联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使用,促使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数字资源库、MOOC、APP等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动着课堂教学的变革。以智慧学习、大数据支持下的教学分析技术也使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技术的使用将不断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形态与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发展迅速,一方面,信息化教学设备进一步完善,比如电脑、触控式教学一体机等数量上有了很大增加;另一方面,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增强,微课、MOOC等教学方式也进入了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但是在师生的信息素养、信息化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等方面,与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要求,还有着很大差距。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有待改善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高职院校建立了一批优质特色专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就投入到专业的信息化建设上,信息化设备如电脑、触控式教学一体机、以及信息化的专业实训设备在数量上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信息化教学环境除了硬件设备,还包含信息化教学资源和软件资源等等,硬件设备的提升只是一部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提升才更为关键,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存在着虽然有着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但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很多先进的设备利用率并不高,一周可能只有一次的使用,而且信息化教学资源也并不丰富,教学资源还没能通过“互联网+教育”的大平台实现各个高职院校间的资源共享[3],而且信息化的设备更新换代较快,有一些设备在使用几年之后已经落后,这几个问题都使得信息化教学环境亟待改善。

(二)信息化与高职教学的深度融合不足

根据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调研,发现教师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相比以前有所增多,一些老师在信息化教学中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PPT课件、网络教学、微课或是移动互联技术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但是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做的不够好,学生的参与性不强。有的教师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使用了不少,但是学生却并不买账。我想这里主要是有的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的使用目的并不明确,看着很热闹,却收效甚微。这样的信息化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到信息化手段与学生所学专业之间的关联,没有考虑到多样化的教学与个性化的教学,千篇一律,不能针对学生情况进行信息化教学的个性化设计,纵然教师使出各种先进手段,但是却难以吸引学生,不能达到最好的信息化教学效果。

(三)师生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信息素养是人们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信息创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需要掌握较为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较为完善的调查分析方法才能提升信息素养。现在高职教师,多数都有了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有着很大差距,这也说明相当一部分教师信息素养还有待提高。对于学生来说,多数可以用电脑或是移动设备进行简单的学习办公、上网等等,但是像信息检索、运用SPSS软件等进行数据分析等技术多数人还不能掌握,更加缺乏在学习工作中随时随地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意识,这说明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还十分缺失。

三、教育信息化2.0时代如何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同样在大步前行,而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的带来的改变可以说是革命性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加速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创新,所以说高职院校一定要把握好教育信息化2.0这个重要契机,大力推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具备较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促进高职教学改革

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智能、第二个阶段是感知智能、第三个阶段是认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的应用随着这三个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而不断向前发展。教育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神经网络、学习计算、等。目前,人工智能教育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语音识别、拍照搜题、自动化考试测评、作业智能批改、教育机器人、智能导学系统、智能排课等几个方面,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

教育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中,以机器学习和语言处理为技术核心的智能批阅卷系统能够实现作文的自动批改和机器的智能阅卷;以语音识别技术为核心来进行评测的语言类教育软件能够实现口语练习的纠错与口语考试评分;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拍照搜题类软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或是家长检查孩子作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例如“学霸君”和“作业帮”等软件可以把学生拍下的作业中的问题上传到云端,并很快将答题思路告知学生;批改网是一个能够智能批改学生英语作文的在线服务应用,这个应用可以对学生上传的英语作文进行分析诊断和评分,学生可以根据应用的提示将对作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智能虚拟助手的核心是利用自然语言模拟人类对话,对人类的需求进行分析,来完成智能性服务与对话式交互,可以实现应用与学习者交互问答、并进行学习分析等功能;将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教育机器人导师嵌入多邻国(Duolingo)语言学习系统中,学习者可以利用他来进行语言学习,机器人导师还可以通过角色变化来进行学习,增加语境的真实性。

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也毋庸置疑,但是作为教师一定要在使用过程中把好关,因为涉及到道德价值观和情感观念的问题是技术无法代替的。教师一定要充分合理的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使用能力,切实的提升高职教学水平。

(二)运用网络技术加强教学数字资源库建设

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通过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形成更为高效和开放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资源库成为推广教学改革和实践的重要手段。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以教学资源共享为目的,以网络教学和创建精品教学课程为根本,对海量教学资源形成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资源评价为一体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并到达共享化、网络化、协作化、集中化的教学效果。类别包括:专业标准库、专业信息库、专业特色专题库、专业文献库、专业试卷库、网络课程库、精品课建设库等等,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对网络进行访问,上传和下载教学资源库中的内容。通过教学资源库,学生不仅仅是查看一些资料,更重要的是既可以实现自主学习资源库中的知识,又可以和其他人进行交互、达到资源共享,还可以从资源库中找到专业试卷、习题、教师的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库的使用可以说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通过移动互联技术促进高职教学改革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新的融合,移动互联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大大丰富了教学的形式。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个性化、便捷化、多样化。而APP教学作为移动互联技术在教学中的典型应用,就是通过APP这个平台,将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图文声像等多媒体形式展现教学资源,让学生随时可以进行学习,还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APP在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有信息化教学环境与信息化设备的支持,设备主要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等,信息化环境主要是数字教学资源获取、教学情境创造设计、启发学生思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资源分享等多方面要求的学习方式。与教学相关的APP主要有以下几类,在线学习类 APP:有着海量的视频课程,这类APP比如学而思网校、网易云课堂、沪江网校、新东方网校等;工具查询类 APP:主要是查找相关问题的解析,及时解决学习时的问题,尤其像医学知识、工学知识类APP,有问题可以随时查找,为学习带来极大便利;教学平台型APP,如雨课堂、云班课等,很多学校鼓励教师运用APP进行教学并和学生互动,这类APP可以帮助教师上传教学资源给学生,实现翻转课堂。教师不仅可以在上课时运用这些APP来辅助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利用APP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提问、分享与交流,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和泛在学习,这对效果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四)大数据分析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是根据特定的需要和目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数据筛选与分析预测等,为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的技术。在教学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比如excel软件分析、spss软件分析等等。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教师教学情况及专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课程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的优势、问题和不足,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和改善,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的改革发展。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既可以分析出普遍性的设计需求,又可以分析出个性化的设计需求,使得在教学中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既可以将共性的东西传递给所有学生,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大数据技术的使用通过记录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长,然后可以诊断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进而预测学习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规划,更容易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

大数据技术还可以通过数据的采集分析,使师生更了解所学专业中最新的技术和发展方向,较为及时的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情况,以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为例,通过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对行业内最新的设计需求、设计样式、装饰材料等进行分析统计,得出符合企业用户需求的最新的设计理念,并在教学中进行运用,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

对于教师而言,如果自身的信息素养都不强,就更加无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在信息技术使用方面的培训,无论是学校的培训或者是国家的培训等,这方面的培训非常多,但往往是信息技术教师去参加这种培训,而其他学科的教师机会比较少,其他学科教师本来信息技术就比较薄弱,学习的机会又少,想要提升就更加困难,所以在培训时,应该侧重信息技术较弱的教师多去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有了技术还要组织教师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如微课、MOOC、翻转课堂)和数据分析(如SPSS软件)的方法,并增加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比赛的机会,以赛代练,通过比赛,更能激发教师的求知欲,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而提升信息素养。

信息检索课程是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一环,很多高职院校将信息检索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或者是选修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大大提高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但是这只是学习信息检索的初级目标,更深层次的目标应该是将信息检索嵌入到专业课程和专业的培养体系当中,使学生在其专业领域具备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可以尝试将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电子课件、实践练习等内容都放到学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库当中,当然这也需要学校、图书馆员和专业教师多方的配合,这样会更贴近学生的需求,以解决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切实提高信息检索课程的作用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且让信息检索和学生的专业学习更加贴近,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通过MOOC方式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MOOC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可以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将信息素养类MOOC课程纳入教学体系,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信息素养类MOOC有很多,比如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技术等等诸如此类的MOOC,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类课程,提升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习惯于把信息技术作为解决学习中问题的重要手段,真正的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四、结语

在国家提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抓住这个大好机遇,真正做到教育资源观的转变、技术素养观的转变、教育思维的转变。通过加强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运用教育人工智能技术、运用网络技术、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等手段,将信息技术手段与高职教学进行深入融合,通过教学水平的提高带动整个专业的快速发展,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资源库信息化素养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