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中反季节栽植技术的应用研讨
2020-01-09刘月
刘月
(北京夏都园林绿化中心,北京 101100)
反季节栽植技术等同于在不适合植物栽种的节气,或施工难度偏大的季节种植,并在众多现代化技术的协助下应对恶劣气候条件的干扰,宗旨在于提升植物的成活率。受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工期的影响,反季节栽植技术用于绿化工程领域中也是普遍现象。反季节栽植技术在优化园林工程整体绿化效率方面表现出很大效能。反季节绿化施工时,应加大苗株栽植全过程的管理力度,推行适宜的养护措施,这样方能更高效率的达成园林绿化施工标准要求。
1 反季节栽植技术必要性
反季节栽植,等同于在不适宜植树造林的季节进行移植苗株活动,该技术可以被看成是园林绿化施工领域的创新点,促进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进程。现如今,大众群体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出很高要求,园林绿化施工是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居民居住环境质量的有效渠道之一,且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反季节栽植实践中,苗株自身代谢活动的平衡性、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宜程度时影响成活率指标高低的主要因素[1]。在国内,早春、晚秋被认定是植树造林的最适宜时间,在以上时段内,植株正处于休眠期,移栽阶段能规避植株营养代谢过盛而引起的蒸腾量明显增加等现实问题,也能较明显的减轻对植株形成的损伤性,以上是提升反季节栽植阶段苗株成活率的重要基础。综合分析,不同植株反季节栽植阶段对技术水平提出的要求也有区别,但若能于树体萌发前予以移植,则植株成活情况通常较好。
2 合理界定园林绿化工程反季节植物施工时间
在北京园林绿化建设阶段,春、秋季被认定是栽种苗木的最适宜季节,认为春、秋季分别是园林绿化的黄金季、白银季。再准确的阐释,在北京地区,春季苗木种植对应的最适宜时间为3 月中旬到4 月中旬,秋季为10 月下旬到11 月下旬[2]。除以上时期的所有时间段,夏季植物光合作用,生长发育旺盛,蒸腾量偏大,植株发生脱水情况的概率相对较高,冬季气温偏低,植株处于休眠期时再生能力明显不足,均属于园林绿化的反季节施工。
3 反季节栽植技术要点
3.1 处理土壤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也是影响植物生长态势、存活率的关键环境要素之一。反季节栽植施工阶段一定要落实种植土壤的改良工作,确保处理工作的整体性、完全性,力争从多个方面保证苗木生长阶段各类要素的合理性。且在栽种前期还要检测分析本地土壤状况,有针对性的应用施肥、消毒等措施,尽量使土壤肥沃、透气性及排水性良好,以进一步保证种植土处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其中增强土壤透气性的方法有使用泥炭土、鸡粪土、落叶土,在场地条件允许时候可以自制堆肥,将秸秆、草、落叶、豆度饼加过钙分层用土盖起来,半年后就可以使用;土壤消毒可以采用喷淋或浇灌发进行,具体是把药剂稀释成一定浓度,而后使用喷雾器将其喷淋在土壤表层,也可以直接灌溉到土壤中,使药液渗入土壤深层,杀死土中病菌。喷淋施药适用于育苗营养土、草坪更新等领域中。土壤改良阶段还需结合反季节栽植植物类型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处理土壤厚度。
3.2 合理选用树木品种
和常规季节栽种植株相比较,反季节栽植施工阶段对应的气候条件相对较差,这就提示园林绿化施工阶段要选用抗逆性能偏强的树种,乡土树种通常是首选,要选用根系发达、生长态势茁壮、无病虫害发生的树种。结合《京绿办发[2018]40 号》[3]内做出的相关要求,规定尽量不要选用北京市300km 之外的苗源,其目的是尽量减缩运输距离。若选择在夏季施工,则建议选择常绿的乔木及成活率偏高的落叶乔木,前者包括油松、华山松、桧柏等,后者以国槐、栾树等较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春季是常绿树的主要生长期,夏天时新抽出的枝叶木质化,生长发育基本已停滞不前,故而和落叶树相比较,常绿树在夏季时蒸腾量相对较少,尽管如此,夏季园林绿化施工阶段还是要保证种植常绿树水分的充足性。对于花灌木而言,结合既往栽种经验,不推荐在夏季移栽蔷薇科、木兰科植被,尽量将移栽时间延迟到秋季节休眠期。小叶黄杨、鸢尾等均是常见的地被类型,夏季移栽时,应尽量保证遮阴网的周全性、洒水时效性,以上是保证其成活率的重要基础条件,推荐选择阴雨天气中施工,目的在于降低蒸腾量。于苗圃内设定好要进行反季节栽植的树木后,及时作出明确标识,以防起挖环节形成错差。
3.3 起苗和起吊
反季节栽植阶段,尽量遵照就近选购苗株的原则,能为当天起苗、栽植过程创造便利条件,尽量在阴雨天中完成起苗工作。要求起苗前3d 先与即将开挖的苗木周遭挖出宽度约为20cm、深度30~40cm 的圆槽圈,撒入适量浓度适宜的活力素,其有益于提升起苗、运输过程苗木体内的养分和水分的存留率。起苗操作中应尽量维持土球结构的完整性、密实度,土球体积大概是常规土球的1.2~1.5 倍,严禁出现土球疏松的情况。与常规季节移植的植株相比较,反季节移植植株对包装密实度提出更高要求[4]。正式运送前要使用较粗绳子捆绑好树冠,将运输阶段运输折断等不良情况发生率降至最低;若苗木是形体偏大的塔状常绿针叶树种,则建议将一根木棍捆绑在树干顶端,以上处理办法是保护树尖部位的有效方法之一。起吊环节同样要加大树干的保护工作,不能将受力位点整体布设在树干上,规避树皮剥落的情况。
3.4 假植
假植是反季节苗木种植阶段的重要基础工作内容,具体方法如下:预休眠期内对移栽苗木实施断根处理,将其安放在营养钵、木箱等容器内,并设定适宜的养护时间长度,在欲要开展园林绿化建设活动时,连带容器将其整体运送到到栽植目的地。既往有大量反季节施工实践表明,假植处理能较明显的提升植被栽种成活率,其有操作流程简易、便于管护等优势,故而在现代园林绿化领域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5]。实践中,要求相关人员要科学选择假植地块,尽量使其符合交通运输条件方便、和栽种地距离偏近、便于排水灌溉及管理等条件要求。
3.5 运输
当园林绿化建设阶段对假植处理后的苗木提出需求时,最好选定在阴雨天气把苗株运送到栽种地,若能选择夜间运输,则能进一步减少运输阶段植株的蒸发量,有助于提升栽植后的成活效率。带有棚架的车辆通常是首选运输车,其能为苗木遮荫、挡风;防治树木时,应掌握适宜的角度,尽量把树冠朝向车尾方向倾斜安置,同时把1 层软材料增设于树干和车接触处,减轻车辆行驶颠簸时对树皮形成的损伤。若被运输的苗株偏小,则可以将其直接直立安放。运输全过程均要把1 层篷布遮盖在苗木上,并定时洒水保湿。要求搬运人员操作时动作轻缓,尽量维持土球的密实度,降低裂缝发生的风险。若选定在气温相对较高的夏季开展运输工作或运输距离较远,应立足现状将一些冰袋安放在运输车车厢中,起到降温作用,能延缓苗木水分蒸发过程。
3.6 种植土与种植穴
正式移栽苗木前,需检测检验种植地土壤,若发现土壤部分指标和反季节植被种植之间存在出入,则一定要对其作出行之有效的处理。种植地土壤以肥沃松软、无砂砾砖石等杂物滞留不混油化学污染物及病菌含量偏低为宜。如果土壤检测阶段发现沙土、盐或碱含量相对较高,则可以通过掺入适量草炭土或实施排盐排碱等方法予以改善。
反季节施工阶段,一定要保证种植穴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通常要求种植穴内径比土球内径长出30~40cm,比土球高程深20cm。穴内种植土厚度务必达标。若发现种植穴中土壤质量偏差,则一定要予以换填处理[6]。在把土球放到种植穴前需要踏实穴内土壤。
3.7 栽植
最好做到随起随栽,若选定在夏季栽植苗木,则建议尽量避高温的中午时段。要求苗株栽种深度≤10cm,5cm 通常是最适宜的深度。阔叶类、针叶类树木分别适当深栽、浅栽。针对苗株具体栽植方向,尽量做到顺沿其生长走向,可酌情予以适当微调整。安置支架予以支撑固定,绑缚大概是树干高的1/2 或2/3[7]。
3.8 养护
夏季北京地区气温偏高,植株在此季节蒸发量增加,脱水情况发生的风险也相应提升,故而针对在本季节栽植施工的苗木,应最大限度的减缩运送时间长度,尽量保证当天输送至种植地的苗株当天移栽完。针对全冠乔木、小乔木及花灌木,在其运送到园林工程种植地场地后,要适度予以修剪、梳枝与摘叶等处理,开出花朵的树木要去花,借助以上方法减少树木水分的遗失量。采用遮阴、喷水等方法去维持苗木处于湿润状态。
冬季栽种苗木阶段,也要尽量减缩运输时间、尽量完成当天运送到场树木的移栽工作等。若环境气候温度过低,则应结合不同植物属性,采用与之相适宜的养护方法,比如将适量防冻剂喷洒在树干、树枝和土球周遭,移栽结束后要快速予以支撑与浇水干预,在浇透水后密封种植穴,用塑料薄膜覆盖表层,并在薄膜上压土稳固。
4 结束语
现代化城市建设阶段,绿化建设规模也相应拓展,反季节种植技术也将会有更大的应用空间。为更有效的利用反季节栽植技术,就应全面、客观的解读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确立预见性思维,完善种植前期的准备及后期管养工作,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植物的成活率,使反季节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阶段将自身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为美化城市生态环境做出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