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立德树人”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我院实用英语教学为例

2020-01-09王丽萍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立德立德树人育人

王丽萍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80)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中心任务和终极目标。立德树人就是“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但是很长时间以来,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主要依靠思政课完成,其他专业或公共课都把教育重点放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上,导致高职院校“德”“能”教育分离现象突出。

2016和2019年我国相继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在加强并改进思想政治课的同时,其他课程也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即:所有课程都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都应肩负起“立德树人”的职责,从而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全新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是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也就是要寻找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将思政内容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融入其中,从而达到对学生的思政教育。

思政课程一般指高校专门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是对学校思政课和其他各类公共及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重新界定和整合,发展课程思政既顺应了新时期高校课程改革的要求,也能促进各高校积极探索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英语课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之一,也应积极开展“英语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外语技能的同时,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职责,为培养德能兼备、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出一份力。

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名次成绩处于最底层,高考入学分数较低。他们大多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有些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导致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成绩仍不见起色。很多学生对自己要求不高,贪玩,自由散漫,不关心国事,不关心他人,缺乏团队精神;没有理想。大学的专业通常是父母家人包办选择的,因此对未来的职业也没有规划。有些学生成为“一切随缘、得过且过的‘佛系’青年”。他们对包括英语、体育在内的各门课程都缺乏兴趣,对英语学习内容更是一窍不通。

为了帮助这样的高职学生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以及文化素养,学院的学生管理部门、思政课教师、高校辅导员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所有学生在校期间都被安排有一定学时的思政方面的必修课,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概论、心理健康、国防教育、思想品德修养等德育教育;班级辅导员也会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但这些还是不够的。高校所有课程都应具备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及塑造价值观的复合功能。各学科教师,包括英语教师也应承担立德树人的职责。我院公共英语教研室的老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索研究将思政内容融入英语课的方法,他们在各自所负责的班级中分别选出2个平行班,其中一个仍按照传统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另一个班除了讲授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外,挑选部分语言教学内容挖掘并拓展,寻找思政元素,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协助思政课培养提升高职学生的德育素质。

赫尔巴特的教学结构理论认为:方法、内容和贯穿于其中的目的组成了教学过程的三维立体结构,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就是要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内容和目的三个方面,在这样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思想及知识准备、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将思政内容(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

一、教师的准备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首先教师应当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确保学生尽可能多的学到语言知识与技能。“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保证给学生一勺水”。其次,专业教师还要有立德树人的思想意识和育人能力,能够自然而然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语言教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本身应该师德高尚,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所谓“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教育要言传更要身教,语言教师的治学态度,正直的为人处世方式、行为准则,都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直接关系。教师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格魅力,受到学生喜爱,会让学生争相效仿。在我学院组织参加的献血活动,为灾区捐钱捐物以及扶贫、爱老敬老等活动,很多专业老师参加。有些教师担当志愿者,出钱出力,四处奔波,给许多学生做出了道德表率。

二、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

目前我院学生的英语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天津版),其中收录的对话、习题材料和阅读的文章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科学性,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很多可以挖掘思政元素并拓展到思政教育的内容,如在以健康为主题的单元中有一篇关于器官捐献的感人故事,英语教师下载了相关歌曲,在“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恒)的乐曲中,教育学生要有爱心,同情并尽自己所能地帮助身边人;在遵守时间履行承诺的章节中,告诫学生做人应守时守约守信;在“我们的天气与气候”的章节中,通过学习讨论恶劣天气给人们造成的影响,教育学生要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在问候、祝贺、道谢和道歉的单元中,提示学生要注意正确的待人接物方式,与人友好相处;每个单元都有一篇介绍天津风土人情的文章,通过阅读教育学生要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等。

三、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政内容,首先要加强师爱教育,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来创新英语教学方法。教师要有亲切的态度,耐心细致,换位思考,对学生既有约束,又有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其次要注意上课的趣味性,选择更贴近年轻人、大学生的题材,推送并运用年轻人中的流行语言,探讨他们最关心的话题。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要丰富多彩,最好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例如将全班同学分组进行辩论赛,每人都有各自的职责,根据表现有小组成员、组长和老师共同打分给予成绩。或者将可涉及思政元素的英语故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体验并续写或改编结尾,在提升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对自己的道德素养进行了洗礼。另外,教师也可以挖掘本班学生中的一些优秀事迹,作为语言教学的思政内容,学生通过观察互相寻找各自身上的闪光点,由本班语言能力较强的同学表述后让其他同学猜。由于都是身边人身边事,并不遥远,很好验证,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变得兴奋,活跃课堂气氛。

最后,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的手段,也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德育效果。现在的学生不论成绩如何,大多都能灵活运用各种多媒体软件,手机、平板不离身。他们不一定关心老师上课说了什么,但对老师通过媒体传递的信息却比较关注,并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如果能够熟练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信息化的手段和高科技的工具,会让学生佩服的同时,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英语教师可以利用极课、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学习软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公众号发布他们想让学生了解的新闻事件和信息,传播正能量,建立qq群、微信群等进行互动讨论等等,让学生即使不在课堂也能进行语言学习并受到德育教育。

四、改革考试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英语考试,一张考卷测试学生的语言知识,一段对话测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对于培养德能兼备、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考试评价不应只是对学生进行甄别和选拔,分出三六九等,而是要促进每一名学生的潜能、个性、德育素质和创造力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在此次实践中不仅看重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不再一张考卷定名次,学生在日常学习,课堂活动中表现的对人友好、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等也作为了考量评价的标准。

五、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高校思政教育,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这同时也是对“课程思政”,即立德树人融入专业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定位。我们要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还应具备崇高的思想道德和人文情怀。我们是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有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自信向上。英语“课程思政”可以通过组织教材内容,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将这些思政元素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渗入到学生的日常英语学习过程,潜移默化地将良好的品德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所谓“润物细无声”。

我院教师在经过一年的“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之后,梳理分析学生在实践前后的调查问卷以及学习状态和成绩等方面,将实验班与参照班做了对比,发现他们的精神面貌有了一定的变化,同学间在学习上能够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友好相处,对人生有了更加积极的看法,一些学生能够较为自信地在课堂上表述观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自己对未来或长期或短期的规划,师生关系也得到改善。同时,积极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开始关注周围的事物,也关注自己的学习,英语考试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个别学生甚至开始备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期在将来的求职中更具竞争力。这些分析结果达到了我们本次教学实践最初设想的目标,同时说明品德的提升也一定会对专业学习有影响,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当然,英语课毕竟不是思政课,不能喧宾夺主,一次课上的思政内容不宜过多,时间也不宜过长。课上的思政内容要寻找合适的时机融入,要根据适合的材料自然而然地引起学生共鸣,不能生搬硬套,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另外,不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是对高职学生在德育上的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教育,不可急于求成。

小结:

正如国家提出的所有高校都应该把立德树人教育放在第一位,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要负有育人职责。由单一依靠思政课程育人转变为所有课程都参与立德树人教育的“课程思政”是顺应潮流,大势所趋。所谓“课程思政”的教学需要每一位教师去实践,去完善。高校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提升育人意识,提高育人能力。学校也应长期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建设的监督和激励,学院、教师和社会共同努力,将每一位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识青年。

猜你喜欢

立德立德树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