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面向未来
——评《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空间生产》
2020-01-09钟永德
钟永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公园体制在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森林旅游业自1982年建立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来,经近40年的发展,实现了“完美转身”:从国有林场多种经营的试点到集聚多重效益之民生产业的转变;从林业附属工作向助推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林业支柱产业的转变;从林业生产、旅游消费到国家生态产品供给的战略空间的转变,森林公园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森林公园是我国生态公共产品的战略供给基地,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不忘森林公园建设的初衷,如何在新时代建设与发展我国森林公园成为重大现实课题之一。
罗芬教授作为我国森林旅游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出版的《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空间生产》一书是在对我国森林公园实地调研与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历时多年而完成。特别是在对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40年来,国家、市场和社会共同推动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呈现出了以社会、市场和国家三种不同力量占主导的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类型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是在国家森林公园空间生产历程与模式上,从国家、市场与社会的互动视角看,研究发现我国国家森林公园从林业转型发展的试验工具(1982—1991年)、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1992—2001年)、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利器 (2002—2011年)到集聚多重属性的民生产业(2012年后),发展特点呈现从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变革,到市场主导变革与社会自我保护的逐步兴起,再到国家主导下的市场与社会关系重构的空间生产逻辑。整体而言,又可以细分为国家主导、市场引领和社会自发三类国家森林公园空间生产模式。
二是在国家森林公园空间生产的互动逻辑上,以湖南张家界、天门山以及五尖山为研究案例,国家森林公园中的国家、市场与社会的互动逻辑分为五步,一是经济利益下的国家、市场、社会力量博弈;二是不同力量主导的发展模式;三是国家森林公园空间生产环境的改造;四是国家森林公园内环境、社会、经济矛盾的加剧;五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重构,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市场引领或国家主导的发展模式有可能替代原来的社会自发发展模式。
三是在国家森林公园空间生产的治理机制上,国家森林公园中企业型的地方政府与逐利为先的市场双向互动下来塑造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旅游景观,难以避免地会对旅游景观产生破坏或合谋掠夺社会民众的福利,但是社会力量自身的未觉醒以及能力的有限性,制约了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而威权非政府组织的加入,有利于平衡国家、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博弈力量,更好地实现森林公园各利益主体的平等化对话,促进国家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该著作从历史性、社会性和空间性的空间三元辩证视角,考虑森林公园从林木生产空间、旅游消费空间到国家战略空间的转变下,以基于尺度的“社会-空间”过程,创新性构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空间生产模型与总结一般性行为逻辑,将地理学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对于调节森林公园发展中国家、市场与社会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促进各行动主体的良性互动,努力实现森林公园旅游景观空间“效率、质量与公平”三者之间的平衡,有利于促进我国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