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造林技术的应用
2020-01-09肖芳
肖芳
(山西桑干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山西大同 037006)
0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资源进行了大量不合理的开采,以满足资源供给的缺口。但是过量的滥砍乱伐致使生态环境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土地沙漠化所带来的问题也以极快的速度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尤其对于我国西北地区而言,西北地区受风力侵蚀严重,多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干旱、半干旱地区[1]。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强化防沙治沙的相关工作及造林技术的运用势在必行。
1 土地沙漠化的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大量增长给资源需求造成了越来越大的缺口,过度的经济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同时也使人类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生态问题。作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土地沙漠化的加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之一,土地沙漠化则会削减现有的土地面积,从而使人类的生存资源逐步减少,每一平方米的土地变成荒漠,其结果都要由全人类来承担。当下土地荒漠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破坏力十分强大,因而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土地沙漠化的恶果不仅在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还给物种的生存与延续带来了严重影响,原本丰富的生态环境因土地沙漠化变得单一、不再适合物种生存及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也使土地变成沙漠,草料场消失,给畜牧业造成极大损失。因此,当务之急是根据沙漠化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针对性地运用防沙治沙策略,对土地沙漠化进行相应的治理。
2 防沙治沙造林的作用
随着土地沙漠化的现象日益加重,防沙治沙造林工作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沙治沙造林的相应措施,会使沙漠的面积逐年增加,蚕食人类的生存环境[2]。以塞罕坝为例,塞罕坝曾是我国一处水土丰饶的自然林场,但在过去数百年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战乱年代还被侵略者的炮火毁灭过,原本的林场变成了沙漠与荒丘,土地沙漠化严重。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防沙治沙、育种造林的努力,终于使塞罕坝林场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对于防沙治沙而言,减少土地裸露面积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环,而通过造林则可以有效改良沙漠化地区的土质,使防风固沙的作用得以强化。
3 常见的防沙治沙造林技术
3.1 战术性防沙治沙技术
战术性防沙治沙技术在防沙治沙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实施封闭、设置屏障、栽种的方式管理防治区域,以期逐渐恢复当地原有的生态[3]。以山西桑干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例,在实施战术性防沙治沙技术的过程中,第一项工作就是封闭治理区域。具体做法是在区域周边设置警示牌提示过往社会车辆及人员绕行,并设置专门的人员管理相应区域,首先借助自然的力量对该区域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与修复,通过使流动沙丘得到固定的方式,降低沙漠的扩散速度,缩减其影响范围。第二项工作则是以搭建障碍物的方式阻止沙丘流动,常见的方法则是选择性地种植乔木或灌木,或者进行混合种植,以使该地区风速降低,从而减缓沙丘的移动速度,最后依靠沙丘与地面的摩擦力及地表形成的阻力使沙丘停止移动。最后一项工作在沙丘彻底停止移动后进行,通过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地质、水文等地理因素进行防沙治沙植物的种类选择,以科学的方式排列植物种植的密度及数量。比较常见的做法是通过造林栽植各种针叶树、阔叶树混交林,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土壤水分得到有效保持,提高成活率和林分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战术性防沙治沙过程中,工序的每一环必须紧密衔接,以免工作不及时影响防治效果。
3.2 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的出现则是考虑到社会需要及沙漠化地区的实际情况。沙漠化严重的地区一般在西部,或者偏北,这些地方之所以出现沙漠化的原因,在于当地地势平坦,水资源缺乏,前者导致风化作用影响非常大,而后者则造成木本植物不易生长,草本植物对土壤的控制力又有限,因而西部及北部区域沙漠化会较为严重。同时因为东部发达地区肩负经济发展的任务,工业用水量较大,在西部重新开发、引进新的水资源对技术及成本都有着较高要求,且开发与收益不成正比,因此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才出现了滴灌技术[4]。
滴灌技术对水资源的节约达到了72%,对电能的消耗也比常规灌溉少了2/3,但在效果上与常规灌溉却没有多大差别。因此滴灌技术的合理应用,为改善土地沙漠化地区而栽种的大片种植林提供了足够的灌溉用水,极大程度提升了栽种苗木的成活率,对沙丘的移动速度也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3.3 飞播造林技术
飞播造林技术的主要做法是在面积较大的沙区,采用飞机大范围播种的作业形式,使播种的树种在自然条件下快速萌发生长,从而起到防沙治沙的作用。飞播造林技术的优点在于这种技术具有极高的播种效率,缺点也很明显,对土地荒漠化的程度深浅有很高要求,对于土地荒漠化严重的环境来说,当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较差,土质并不适合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因此不适合采用飞播造林技术。所以如果要采用飞播造林技术,就需要先调查播种地的详细信息,综合考虑播种地的土壤、水文、气候等因素是否适合飞播造林技术;其次则是要选择萌发力强、存活率高、适应能力强且生命力旺盛的树种进行飞播造林,在树种的选择上不需要执着于单一树种,也可以混合种子进行撒播;再次是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提高发芽率等等方面的处理,诸如使用生根粉、对种子进行包衣、用高锰酸钾浸泡等等;最后则是要结合当地天气因素,最好选择在降雨量充足、气温天气合适的时候进行飞播造林技术。
3.4 针阔灌木造林技术
这种造林技术的主要做法是将灌木、阔叶树种、针叶树种一并栽种在同一片沙区。针叶树木具有降低风速、固沙的作用,灌木林则能在一定程度内对地表温度、土壤性状进行调节,阔叶树木则可以调节区域内的水循环状态,因此可以综合利用三种类型的树木进行防沙治沙。就针叶树樟子松来说,樟子松作为一种针叶树木,具有长势高大、树冠稀疏、根系发达、对水分需求量小等优点,是十分适合防沙治沙的树种。考虑到樟子松的生长特性,山西桑干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治沙防沙过程中对待治理区域采取混交栽植的方式,使植被的丰富程度得到有效提升,防沙固沙效果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水土流失得到缓减,从而能够促进大气质量的提升,扬尘扬沙天数的减少,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4 结语
传统造林模式碍于技术的限制,对影响造林的众多因素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常采用“一季造林,成活靠天”的造林模式。在面对当前社会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下,防治土地沙漠化应当重视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根据造林区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防沙治沙造林技术,改善当前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遏制土地沙漠化的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不能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思想,完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