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文化内涵及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传承与发扬
2020-01-09陈怡君周泽敏黎祖尧
陈怡君,周泽敏,黎祖尧,b
(江西农业大学 a.林学院;b.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330045)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又名香樟、芳樟,樟科樟属高大常绿乔木树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代表树种之一,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樟树原产我国,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和台湾岛,日本南部及亚洲中南半岛地区有少量分布。19 世纪初先后引入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地,并已成为当地广泛种植的园林树种[1]。樟树材质坚硬,纹理美观,香气浓郁,是制作家具、日用品和雕刻的上等材料;叶片和树皮中富含樟脑、芳樟醇等萜类化合物,又是重要的药用和香料树种。樟树树冠高大,姿态雄伟,其寿命可与松柏比肩,但又不叶色艳丽、花果惹人,而且四季常绿,被视为长寿、和睦、尊老爱幼和谦逊淡然的象征;并且冠大根深,枝繁叶茂,生态功能显著。目前,全国有37 个地级城市定樟树为市树,乃全国之最,江西省和浙江省还定樟树为省树[2]。材用、香料、药材,景观、绿化、环保,樟树的文化价值独具特色。
一、樟树文化内涵
樟树古名“豫章”,亦称“豫樟”。早在石炭纪已有樟树植物化石,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内发现了对樟木的使用[3]。先秦《尸子》中便有“水积则生吞舟之鱼,土积则生豫章之木”的记载;清乾隆《南岳志·物产》中记载衡山舜洞下田陇有削壁,镌“舜樟”二大字,传说此处旧有大樟,为虞舜所植;我国近代著名林学家陈嵘先生在《中国树木分类学》中说:“如樟树、楠木、肉桂等利用上价值极大,欧美人士每谓中国植物界之富源重在樟科,良有以也”。樟树是木材王国的珍品,香料药材的翘楚,园林绿化的佼者,生态保护的精英,人们在长期认识、种植和利用樟树过程中,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樟树文化内涵。
(一)物态层面的樟树文化
《辞海》定义文化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古往今来,樟树始终在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物态层面的樟树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传统家具中的樟木制品文化、雕刻作品中的樟木艺术文化、医药保健中的樟树健康文化、园林景观中的樟树活体文化等等。
1.木材制品
樟树木材有光泽,刨光面光滑,纹理交错,结构细腻而均匀,干缩小,少开裂,变形小,易加工,耐腐性强,抗虫蛀,保存期长,油漆光泽性好,胶粘容易,握钉力强,并有香气能驱避虫害,是制作高档家具、床、衣柜、书橱、文物收藏柜、多宝阁、书桌、茶几、仪器箱盒及棺椁等的好材料。樟树在古代为“樟、梓、楠、椆”四大名木之首,现在仍是我国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上世纪20年代,雕花樟木箱已是英法租界的时髦货;30年代末,东阳木雕就是以雕花樟木箱为“敲门砖”进入香港市场并取得长足发展,雕花樟木箱成为了香港、上海等地达官贵人和华侨富商卧室家具的宠儿,港督送给英国女王的结婚贺礼也是雕花樟木箱。
2.雕刻艺术
木制雕刻艺术品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更闪耀着森林文化的光芒。樟树木材致密,纹理美观,雕刻性能好,且具香气,抗虫蛀,其木材、树蔸和根系都可制作上等的木雕和根雕艺术品。从生产建筑到家居产品,从床柜箱桌到几案架凳,处处可见樟木雕刻艺术。樟树艺术根雕、佛像造型、吉祥动物等更是展现了木制雕刻艺术中的精华。
3.医药化工
关于樟树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樟材气味辛、温、无毒,主治恶气中恶、心腹痛鬼疰、霍乱腹胀、宿食不消、常吐酸臭水;煎汤,浴脚气疥廨风痒;作履,除脚气”[4]。《分类草药性》描述:樟树辛,无毒,治一切气痛,理痹,顺气,并霍乱呕吐。《贵州民间方药集》曰樟树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贵阳民间药草》曰樟树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脚汗。《四川中药志》曰樟树避邪恶,除风湿,治霍乱腹胀,手足风湿痹痛及等。《湖南药物志》曰樟树发表,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现代研究表明,樟树叶片、树皮、根皮、花、果、种子中含有樟脑、芳樟醇、龙脑、月桂酸、柠檬醛等100 多种药用和香料成分,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和香料等行业中[5]。
4.园林景观
唐代敬括在《豫章赋》中赋樟树:“根坎咤,慧天纲,郁四气,焕三光。矗缩云霄,离披翼张,一擢而其秀颖发,七年而其材莫当”;感樟树:“尔其孤干直指,交茎乳倾,绀叶烟绿,朱华日明;掩冥灵之光价,夺若木之芳荣;卉不暇植,蔓不及萦,总此之美”;更叹樟树具有“清辉艳艳,朝洒阳台之云;翠影亭亭,夕皓巫山之月”的意境。自古以来,樟树就是我国南方村庄、宅院、道路、水边最好的风水林和风景林树种,也是现代村镇和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从自然分布到人工种植,从交通干道到乡村公路,从街道公园到村旁宅院,古树、大树、幼树,孤植、列植、丛植,随地见樟树,处处闻樟香,樟树文化和樟树景观构成了当代一道亮丽的城乡风景线。怀抱炸弹的樟树(江西省瑞金市)、光泽老樟树(福建省光泽县)、虹关古樟(江西省婺源县)等不但具有极高的景观价值,还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有村就有樟,无樟不成村”,道路两侧,溪口河边,村内宅旁,古老樟树随处可见,樟树群落星罗棋布,现代化的村庄和民居掩映在群樟围绕之中,使江西省安福县成为了闻名全国的“樟树之乡”。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乌江流域,十里河岸,万棵香樟,其中树龄近1000年的古樟树346 株,树龄超400年的古樟树2 330 株,还有大量200 余年的壮年樟树和近年萌发的幼年樟树,一片郁郁葱葱,勃勃生机,被誉为“中国第一古樟林”。
(二)精神层面的樟树文化
樟树所体现的自然特性、实用价值、高尚风格和人文精神,自古至今均被世人广为崇尚,并成为了历代诸多文人墨客的笔下宠儿。古代文人墨客常以樟树为载体吟诗作赋,在赞美樟树的诗句里表达他们的心态与情怀。南朝梁江淹在《豫樟颂》中描述樟树:“伊南有材,榧桂榧椒,下贯金壤,上笼赤霄,盘薄广结,稍瑟曾乔,七年乃识,非日终朝”。唐代沈亚之在《文祝延二阕》中赞樟树:“樟之盖兮麓下,云垂幄兮为帷”。宋代祝穆在《南溪樟隐记》中描述古樟:“团栾偃蹇,庇及数亩;老根盘踞,高突地面,巨如碣硐”。作者因爱古樟“清荫覆地,暑气不入,凉飓时来;方春稚绿兢秀,蔼若云屯及玄冥冻冱,此独挺秀”的形态美,筑居名宅于古樟树旁,取名“南溪樟隐”。并表达了“顾而见吾古樟,龙身虬柯,昂霄耸壑,则爱其木,凛然岁寒之友在吾侧。是则吾庐虽甚湫隘卑陋,而雄丽伟特之观,固在于轮奂之美也”的淡泊心态。
湖南醴陵仙山公园中宋名臣祠与靖兴寺一左一右并肩峙立,门前两棵古樟树浓荫如盖,树龄已逾千年。明儒王守仁曾对此留诗云:“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清龚鼎孽《樟树行》长诗中:“古樟轮困异枯柏,植根江岸无水石”“今来荒野忽有此,数亩阴雪争天风”“寒翠宁因晚岁凋,孤撑不畏狂澜送”“自古全生贵不材,樟乎匠石忧终用”,广为称颂樟树古老高大的神姿和寒冬不凋的品性。
“虹关古樟”屹立于江西省婺源县虹关村龙门湖畔,树体之大、树龄之长、树形之美,为全国罕见,有“江南第一樟”之美誉,不少文人骚客均为其题诗吟赋。1933年,村民詹佩弦征集吟诵此树的诗词和文章50 余篇,并编印成《古樟吟集》,赞此古樟“树荫虹关数百年,休黟祁歙盛名传,几多词客增诗意,仰视云霞府听泉”“下根磅礴达九洲,上枝摇荡凌云烟”[1]。
在我国精神文化的发展中,沉淀了多姿多彩的樟树文化内涵。
1.健康长寿的标志
樟树是史前遗物,渊源流长;寿命长久,可与松柏比肩。如江西省安福县严田镇严田村一棵古樟,树高28m,胸围21.5 m,冠幅更超过 2 000 m2,独木成林,生机盎然。据专家考证,此古樟生于西汉后期,距今已超过2000年。寿命超过1000年的樟树更是不胜枚举。因此,南方多地人们视樟树为神树和健康长寿的象征。
2.和谐尊孝的美德
樟树生命力旺盛,孤植、列植、丛植都能茁壮成长,共同成景;种子萌发、干基萌芽和树根分蘖等更新能力均强。同一片林分中多代同堂、相依相偎现象非常普遍,具有睦邻亲情、和谐谦让、尊老爱幼的美德。如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乌江流域,十里河岸,万棵香樟,其中树龄近1000年的古樟树346 株,树龄超400年的古樟树 2 330 株,还有大量200 余年的壮年樟树和近年萌发的幼年樟树,一片郁郁葱葱,勃勃生机,被誉为“中国第一古樟林”。
3.仁爱豁达的精神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都是儒家提出的做人规范和准则。樟树高大挺拔、干擎云天、傲霜斗雪,但树冠平展、枝叶茂密、形于华盖、荫及一方,且集用材、药用、化工和观赏于一身。根固大地,广施仁德,尽显彬彬有礼的儒家风范和广爱豁达的仁者风度。
4.谦逊淡然的操守
樟树无娇艳的花朵和硕大的果实,一年四季始终不懈地维护着自身常绿乔木的形象,在默默中进行着错季的落叶程序,几乎不为常人所觉察;并且老叶直到新叶完全展开后才悄无声息地退出,仍会化作尘土、释放养分滋养根系,演绎了自然界朴素无华的荣枯相续。因而,被人们视为谦逊淡然的操守象征。
二、传统民俗中的樟树文化表现
在古代,松树和柏树代表江山永固,是皇权的象征,非皇宫首府和佛家寺院不得种植。樟树便以其价值高、寿命长、用途广等特征成为了江南民间喜种的风水林和景观树,在与百姓朝夕相处、相邻为伴及长期的民俗传承中,演绎了丰富多彩的樟树文化。
(一)敬樟祈樟
恩格斯指出:“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更换等等的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了它的宗教里”。远古时期,人们对怪异的自然现象既无法认识,又无力征服,便产生了对自然现象和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以及征服自然的幻想。他们相信万物皆有神灵主宰,包括植物,皆能预知吉凶[6-8]。樟树往往会成为当地最高大和最古老的树种,且树形高大,寿命长久,生命力顽强,独木便可成林;加上萌芽能力强,即使被恶劣天气或其他外力伤其本体,形成了空心树、残缺树,照样能萌发新梢,抽枝长叶,常常被赋予菩萨附体或者树神、树精的传说,使人们畏惧、恐慌而加以崇拜和祈求[7]。现在南方许多古镇和古村落分布的古樟群落或古樟树,大多是以风水林、风水树、神树的形式保存下来,成为镇村、镇宅之宝。如江西省乐安县内的“中国第一古樟林”能够得已保存至今,除了当地爱樟护樟的乡规民约之外,林中保护村庄免遭洪水危害的“三仙樟”和保护家畜平安的“阎王樟”等“神树”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江西省安福县竹江乡店上村一棵树龄超千年的“空心樟”,曾有人在树洞内建造小石庙并设立了主管周边牲畜病疫的泥塑神像,村民们都会自觉到树下烧香祈祷,祈求自家六畜兴旺,现在尽管树洞内的小庙和神像荡然无存,但偶尔还会有村民来树旁烧香、祈拜。在江西、湖南及浙江许多地方还流传“樟树老爷”的风俗。小孩出生后,若体质较弱或经常生病,父母便会抱着孩子来到一棵老樟树前,烧香叩拜,将孩子过继给樟树,并给孩子取含“樟”字的名字。以后每年农历正月、七月、十月的初一和十五日,父母都会带着供品,领着孩子去“樟树老爷”前叩拜。待孩子健康长到十周岁时,父母再带上供品和一块红布,领着孩子来到樟树下,将红布缠于“樟树老爷”树干上,烧香拜谢其对孩子多年的领养和关照,并将孩子“平安赎回”。这些现象尽管没有科学根据,但对保护古树,特别是保护那些遭受严重损伤的古树具有积极意义。
(二)吉祥吉照
在古代,当人们面对未知的或是罕见的现象时,受认识水平限制,往往被认为是将会发生或出现的某个事件的预兆,有吉兆也有凶兆。在树木信仰的发展历程中,树由神的形象逐步向人的形象转变,树木信仰中渗入了人的理想和愿望,通过人为的想象、引申等形式对树木形象进行加工,将树的神性与人的期盼相结合,从而出现了关于树的吉祥吉照。樟树常被古人视为吉祥和祥瑞。
《晋书·王暠传》记载:“臣郡有枯樟更生。郭璞云:必致中兴”。《晋书·五行志》记载:“永嘉六年七月,豫章郡有樟树久枯。是月忽更荣茂,与汉昌邑枯杜复生,同占是怀憨沦陷之徵,元帝中兴之应也”。《宋书·符瑞志》记载:“豫章有大樟树,大三十五围,枯死积久。永嘉中,忽更荣茂。景纯言是元帝中兴之应”。以上均是关于东晋时期豫章郡(今南昌)枯死樟树重新萌发新枝,预示元帝即位中兴的记载。《礼纬·斗威仪》称:“君政讼平,豫章常来生”,意为生长良好的大樟树是盛世太平的象征。南宋《夷坚志》载:“此木之荣枯,实关刘氏子孙之盛衰”,说的是唐代刘翔(汉景帝28 世孙,唐朝开国宰相刘文静后裔)在福建省建阳县麻沙镇种植了一棵樟树,到宋代,其后裔在樟树旁建“樟塘书院”,此后凡遇刘氏子孙登科,樟树必开盛花,后来刘氏祠名也为‘瑞璋’。因为人们相信樟树能够驱赶邪恶,帮助人们逢凶化吉,所以南方传统民居中,有“前樟后楝”“前樟后朴”之说。即宅前可种樟树,楝树或朴树需种植在宅后。
(三)神话传说
樟树高大雄伟,寿命长久,生命力强,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高,并且香气四溢,有驱蚊辟邪的作用,因此,许多樟树被神化或成为了人们的精神寄托,民间留下了大量关于樟树的神话传说。
相传得道成仙的浮邱伯、王方平、郭族三位道长感叹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水南村乡民的勤劳、淳朴和善良,遂以手中宝剑化作“铁镦”,似山头镇住村庄的“排形”地势,以自身原形化作一棵樟树挡住凶猛水势,从此有了“中国第一古樟林”中的“三仙樟”,并成就了当地“铁镦吊排,水涨排高,三仙镇洲,水南万年”的美好传说。江西省民间还有许多关于樟树的神话传说,如乐安县牛田镇水南洲上的“阎王樟”、崇义县龙勾乡合坪村的“和谐树”、婺源县江湾镇的“樟树大神”、南丰县太和镇茶衕村的“茶衕神樟”、安远县版石镇岭东村的“日蔫夜茂樟”,等等。
明代《广志绎》、清代《夜航船》《履园丛话》等史集中都有关于江西“樟柳神”的传说和记载。东晋《搜神后记》、南朝《豫章记》、唐代《宣室志》、宋代《太平御览》等都记有三国时东吴大将聂友“夜射白鹿,中樟灭怪”的故事。
三、现代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樟树文化
生态文明,指工业文明之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社会进步状态。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树木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环境基础、物质保障和文化支撑。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代表树种之一,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樟树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 发展。
(一)樟树的生态价值
樟树干高冠大,叶密荫浓,根系深且水平分布广,萌芽力强,耐修剪,对环境适应性强,生态价值高;且具吸收有害气体、防风、滞尘、隔音、杀菌、驱虫等特性,散发出的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烯、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可净化和清新空气,舒缓情绪,沁人心扉,成为了南方城乡园林绿化、生态保护和良好生态系统重建的首选树种。
(二)樟树文化的生态特性
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类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的文化根基是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它主张摈弃传统文化中的“人类统治自然”“人类中心主义”等“反自然”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界观。人类走出森林,经历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发现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开始科学地总结和审视过去,重新认识自然,认识森林。研究发现,森林无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将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保障和支持[9]。森林文化是人类原始文明的起源,是生态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又将成为人类最终文明(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生态特性是指这种文化能够从生态学出发,协调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森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樟树是亚热带森林的重要组成树种,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显著的生态功能,长期以来在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将继续发挥作用。樟树文化起源于人对樟树的敬畏、崇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樟树的认识及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表示感谢的基础上,体现人与樟树复杂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特性是樟树文化的重要特征。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樟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深入研究,全面认知樟树,丰富技术层面的樟树文化
樟树集香料、药用、材用、化工、观赏和生态保护于一身,功能多,价值高,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和特用林树种,但相比杉木、马尾松、楠木等材用树种及油茶、油桐、银杏等经济林树种,对樟树的研究相对薄弱[8]。近年来,江西、福建等樟树主产区加大了对樟树的研究力度,从遗传学、解剖学、生物学、生态学等角度对樟树开展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丰富了技术层面的樟树文化。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组建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樟树工程技术中心,在樟树的品种培育、丰产培育及内含物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科技攻关,完成了樟树全基因组测序及后期分析工作,制定了樟树不同化学类型优良品系选育标准,收集保存了樟科植物基因资源1 000 余份,创立了樟树矮林作业丰产模式,通过改进设备和工艺,提高了樟树精油产量与质量,为樟树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科学配置,营造樟树景观,提升艺术层面的樟树文化
自古以来,樟树都是南方村镇的主要风水林和风景林树种。伴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和道路系统的发展,姿态优美、适应性强、生态效益高的樟树更是成为了南方园林绿化的当家树种,在森林城市及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造景手法更是从环境要求和景观角度出发,樟树为优势树种,多树种搭配,乔灌草结合,兼顾景观价值、环境效益和生态功能。以樟树为主景造型,孤植、丛植、片林、列植、行道树,栽植形式多样,景观类型丰富,并且合理搭配木兰科、槭树科、银杏等花大艳丽、叶色丰富的树种,丰富景观的色彩和季相变化,提升了艺术层面的樟树文化。
3.综合利用,开发新型产品,拓展物态层面的樟树文化
樟树是古代珍贵的材用和药用树种,对樟树的利用一般是整树采伐,木材制作家具,树皮和树根制药提香。随着研究的深入,对樟树资源的利用途径越来越广,新型产品层出不穷,生产工艺不断优化。如樟树内含特中的芳樟醇、樟脑、龙脑、黄樟油素、桉叶油素、柠檬醛等有效成分在香精香料、医药保健、油脂化工等行业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大,开发的新产品越来越多[4],并且根据枝叶和树皮内含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将樟树分为脑樟、芳樟、油樟、异樟、龙脑樟等化学类型,定向培育,分类利用,拓展了物态层面的樟树文化。
4.保护古樟,挖掘民间“樟考”,传承历史层面的樟树文化
在古代,樟树以其用途广、价值高受到推崇,许多地方以樟树多和茂盛为荣,并在地名或人名中冠以“樟”字,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以樟树或樟木为名的乡(镇)超过15 个,村、组、路则多达84 个以上[2],与樟树相关的山、坳、湾、潭、亭、桥、水就更多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樟树等城市树木的保护得到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渗透到管理体制、政策法规、资金和技术各个层面,不仅有利于城市的美化,提高和改善群众生活品味,更彰显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文化部门和专家学者加大了关于古树故事、传说和民间树文化的收集、整理和宣传。如江西、湖南、浙江等省都对古树实行挂牌保护,在城市发展和项目建设中,首先要对名木古树进行就地或迁地保护,关于古树的文化、故事和传说被列入了地方文化挖掘整理的重点内容。樟树因其集观赏价值、经济效益和生态功能于一身,是许多地方的名片及文化内涵的有机组成部分,激发了人们爱樟、护樟和种樟的热情,历史和精神层面的樟树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正是如此,樟树成为了国内37 个地级城市的市树和江西、浙江两省的省树。
四、结语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森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雏形和最早表现形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林业建设重心的转移,使外界对森林的需求及森林文化内容的组成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推动了森林文化的发展。无论是在农耕社会,还是在工业社会,森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与根基,不断与时俱进,满足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需要[10];它也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唤醒了人们对森林的美学、文化、休闲、宗教、历史等价值认识,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与生态文化和城市文化相结合的城市森林文化已成为我国森林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森林文化倡导的绿色价值观、发展观和消费观,引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的思维方式的改变,对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推进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及森林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等现实问题提供了新思路[11-14]。
樟树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了不断传承和发展。在今后樟树文化的研究和利用中,应该遵循其文化与自然属性,弘扬民俗樟树文化中的爱樟和护樟内容,摈弃消极落后的唯心和迷信成分,加强生态作用和利用价值研究,使樟树这一既古老又青春勃发的树种,在绿化人居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