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参与社会心理服务的探索与思考
——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

2020-01-09浙江理工大学祝莺莺

天津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普及心理学科普

■浙江理工大学 祝莺莺 胡 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提法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时代要求,对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以及从事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学工作者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工作方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一、高校参与社会心理服务的优势

(一)有利于实现高校资源的共建共享

早在2006 年,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推动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意见指出,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丰富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资源,应发挥其资源优势,面向工作开放,普及科学知识。尤其是综合性高校,一般都设置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社会心理服务所需要的学科。因此,在有条件的高校中推进实验室等资源的社会开放,开展心理学普及工作与活动,推动高校师生参与社会心理服务,使科学进步惠及社会是高校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二)有利于实现社会心理服务需求的精准匹配

新时代背景下,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要从以“科学家”为主体的单向传播,转向建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大科普模式。注重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以及衍生相应的服务、产品和行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未来,高校更将助力于以心理服务为核心的科普模式转换,实现面向全社会的心理科学知识普及、理念提升与行为改善。

(三)有利于实现专业人才队伍的梯度整合

科普模式的转变是以多层面、各梯度的心理科普人才做支撑的。不仅有心理学职业工作者、科技传播者和学术研究者,还要有广大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背景的高校师生作为重要力量,形成一支有知识基础、懂公众需求、能解决实际问题、密切配合、互相促进的心理科普队伍。

二、高校参与社会心理服务的实践探索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高校在社会心理服务领域已开展了一些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一是在重大危机事件中,作为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员主动介入;二是在企业培训中,通过EAP 项目对组织以及员工提供诊断、指导、培训和咨询;三是在政府推动下,进入基层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解决社区居民的一般心理问题;四是发挥自身特色设计开发科普展项与产品,创作科普图书和视频。但已有的模式还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和国家对社会心理服务的要求。浙江理工大学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为己任,利用学科优势在社会心理服务方面开展了更为深入的实践创新。近五年来,学校以心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基础,建设心理学科普基地,面向社会开放实验室,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加强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转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在社区共建心理科技馆,扩大社会心理服务面和影响力,同时成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培养的实践地。

(一)完善心理学科普展厅建设,兼具专业性与普及性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科目前有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等六个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包括人机交互、产品可用性、认知心理及发展、儿童社会化、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心理干预和健康心理学等多个研究领域,与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提供近百项产品可用性的咨询和技术服务,拓宽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范围和在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普及。

学校以心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的实验空间、仪器设备为基础,建设完善心理学科普展厅。目前心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自制设备30套,可用于心理学的体验与操作。组织心理学科普活动,在全国科普日、科普宣传周、心理健康日等重要科普宣传日期间以及日常定期免费向社会开放。让公众在与心理学研究成果零距离的接触中增进了对心理学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实现了双向提升。与地方合作共建心理学科技馆,采用地方提供场地空间、政策资金,学校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合作模式,设计符合地方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心理服务的精准匹配。

(二)开展“心理学与生活”主题科普活动,融合体验式与互动式

开展“心理学与生活”主题科普活动,所普及的心理学知识结合社会热点和民生,将专业术语转化为耳熟能详的语言,努力贴近大众需求。组织师生深入社区、中小学、乡镇开展心理学讲座、知识宣展、实践体验活动;组织编印《心时代》《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等科普读物;打造“浙理心声”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开展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破除大众对心理学的误解,提升大众心理科学素质;通过固定合作媒体等宣传推广,并做好后续的媒体报道,进一步提升科普基地的影响力,拓宽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渠道。

(三)提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育人水平,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我教育。将心理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普及推广应用,转化落实到学生、家长、家庭之中,使学生个体以及与其所紧密构成的家长、家庭单元发挥能量转化的效果,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提升青少年身心素质。采用亲子互动参与的方法,共同体验科技与心理科学的魅力,引导家长如何观察、了解孩子,从而自觉矫正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手段,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给予家长教养方面的心理学理念和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家庭和谐成长。组织家长沙龙、家长课堂等,聚焦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达到自我分析、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目标。

三、高校参与社会心理服务的思考

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更多高校参与社会心理服务,充分发挥高校的职能和优势,向系统外、向社会拓展,加强精准化社会合作,构建新型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关键是如何提高社会公众需求与高校发展需求的耦合度。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与高校共同加强推动力度,制定政策导向,形成合力保障。

首先,高位推动是关键。对社会心理服务而言,由过去的“软任务”变成“硬措施”,关键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把此项工作与高校中心工作相结合,与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学生培养等工作有机融合,努力形成高校推动、多部门联合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全民受益的社会化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大高校实验室、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技类社团等科普资源的开放力度。搭建合作平台,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于社会心理服务的需求。其次,政策导向是动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的政策导向,充分调动高校科技工作者、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理工科大学生往往存在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习的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通过社会心理服务的实践,让大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领悟科学精神,全面掌握科学知识,并涉猎前沿的学科技术,激发大学生构建更完整、更成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最后,形成合力是保障。提升高校社会心理服务能力,要调动各部门发挥整体合力,深入基层、联合行动、密切配合,从形式、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推动社会服务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相互融合。协同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信息化建设,注重新媒体在社会心理服务中的传播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满足公众对心理科学普及的多层次和个性化需求,提升社会心理服务整体水平和能力。

猜你喜欢

普及心理学科普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科普达人养成记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