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师制下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 教育能力提升途径

2020-01-09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思政思政

覃 勇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与艺术设计系,广西 南宁 530001)

古人云:“有明师启迪,方能透彻机微。” 这说明了导师的重要性。19 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在教育模式上率先运用了导师制,此后迅速在各国高校中得到广泛运用。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 改革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 导师制无疑是提高“课程思政” 教育质量的一种新尝试。

一、“课程思政” 导师制的特殊含义

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导师制具有特殊的含义: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选派导师,专门指导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 教学活动,形成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导教” 关系,是思政课教师指导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 教学的思政导师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学院为专业课教师指定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师德高尚、乐于助人的教授,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思政教学能力及“课程思政” 科研能力等进行专业指导,帮助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转化能力迅速提升的一种教师培养制度[1]。

二、建立专业课“课程思政” 导师制的必要性

为贯彻和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各地高等院校纷纷出台了“课程思政” 改革方案。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也出台了《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建设方案》,规定“每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成员不少于2 人,同时必须有一个思政课专职教师参加”。该方案要求“课程思政” 的教育教学改革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指导教师,从而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 导师制的提出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大部分是硕士及以上学历,他们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较强,并且有着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大部分的专业课青年教师不是党员,教师本身的思政素养缺乏,有些教师虽然是党员,但思想政治理论转化能力不强,再加上专业课教师自身思想政治教学经验不足,导致其在进行“课程思政” 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影响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 的实施。而安排思政课教师对专业课教师进行专门、细心的指导,能使其思政素养和思政理论转化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导师制是提高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和思政理论转化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导师制下提升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 教育能力的途径

高职院校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 教育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挖掘思政元素” 的教学能力和进行“课程思政” 改革的科研能力[2]。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和思政理论转化能力的培养,既需要思政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党员教师(副教授以上)进行专门指导,也需要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指导,二者相互配合,才能促进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和“课程思政” 教学能力的提升。

(一)思想理论素养引导——为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 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隐性地、渗透式地向学生传授相关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更直接,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师德,而且要具有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因此,“课程思政” 教育导师一方面要用自己坚定的政治立场、明辨是非的决断力、高尚的职业操守、严谨的教学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专业课教师;另一方面,还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对党的各种方针、政策、文件精神等进行解读,帮助专业课教师提高思政素养。专业课教师只有具备完善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和党的理论、方针与政策,才能准确无误地把理论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思政” 教学能力指导——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转化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转化能力可以理解为“课程思政” 的教学能力,即专业课教师把专业知识领域涉及的思政元素有效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进行教学的能力。对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 教学能力指导,是导师制下在职业院校“课程思政” 建设中进行师资力量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 导师,主要在备课环节和教学过程中给予专业课教师细心指导,使其有效挖掘思政元素,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 教学能力。

首先,在备课环节,导师要指导专业课教师“吃透教材”,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专业课教材中存在大量的隐性的思政元素,要求专业课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 备课时“吃透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所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主要精神、价值导向以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而这一点往往是专业课教师所缺乏的,因此,导师在指导其备课时要从“课程思政” 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上给予专业课教师手把手的指导,充分挖掘专业课教材中涉及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使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转化能力得以提升。

其次,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专业课教师进行指导,是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转化能力的关键。专业课教材所体现的思想性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才能实现转化。在“课程思政” 实施过程中,专业课教师由于缺乏思政课教学经验,往往会出现强硬灌输思政观点、生搬硬套思政元素等现象,达不到“课程思政” 的教学效果。所以,要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转化能力,导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导师要多次指导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试讲,并与专业课教师共同探究,根据课程和授课内容蕴含的思政教学元素及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逐步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转化能力。第二,导师要鼓励和指导专业课教师在参加各种教学竞赛中渗透“课程思政” 教学,促进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 教学能力的提升。为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各高职院校每年都会开展“专业课教师技能教学竞赛”,如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每年会举行“新秀杯” 教学技能比赛。评分标准是“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与价值目标。可见,在竞赛过程中,比较重视“课程思政” 元素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由此,导师要借助这个平台,鼓励和指导青年教师参加专业课技能教学竞赛,使专业课教师在积极准备竞赛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 教学能力。

(三)科研能力指导——不断深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转化能力

导师要指导专业课教师分步骤进行“课程思政”课题研究。第一步,指导专业课教师立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科研课题。教育研究、教学探索是专业课教师提升个人教学理论转化能力的重要途径[3]。通过“课程思政” 教学方面的科研活动,专业课教师会主动对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提炼新的“课程思政” 教学思路,革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等,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观点。第二步,指导专业课教师立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领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通过研究,专业课教师能不断吸取新的学术成果,深化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结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深化“课程思政” 教学转化能力。

总之,立足高职院校“课程思政” 教育教学改革实际,让教学经验丰富、责任感强烈、学术造诣较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导师,对专业课教师进行专门指导,能帮助专业课教师尽快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从而迅速提高其“课程思政” 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高职院校“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的实效。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程思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