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初中机器人教学
2020-01-09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张健平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 张健平
一、研究意义
(一)机器人教学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阶段机器人教学在中小学的推进十分迅猛,然而和国外相比,国内对机器人教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尤其是中小学教学模式的研究较为落后,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中小学机器人活动与课程建设发展的不平衡性,机器人竞赛与机器人教学研究的不平衡性。
(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仅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也是对新时代创新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目标。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极为复杂,受到内部与外部各种条件的制约。其中在内部条件中包含了个体学习动机的调动、学习态度的展现、学习风格的形成、学习策略的实施;而在外部条件中包含了处于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的难易和学习条件等。因此,适合的教学模式选择是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机器人课堂相较于其他课堂相比,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以及课堂参与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对机器人教学开展研究的主要意义是对机器人教学与自主学习能力这两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推动,它不仅可以帮助自主学习研究找到新的教学思路以及更好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模式,而且能让自主学习能力付诸实践,指导学习。与此同时,还能对机器人教学理论研究进行相应补充,使其教学思想能不断上升,达到理论高度,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
二、我国机器人教学研究现状
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现阶段关于初中机器人的教学研究起步较迟,并且因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很长时间内学校与教师往往以成果导向与参照,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大部分城市相继开展机器人教学活动,但各个地区对其重视程度和普及状况各不相同。在大型城市中机器人教育已经得到普及,但在中小城市中其发展十分缓慢。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机器人教学并未纳入常规课程。
由于机器人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机器人教育的形式获得迅速发展,机器人教育理论滞后于活动。从短期来看,机器人大赛成绩突出,势头强劲,这使大量学校和个人热衷于机器人大赛,以获得排名。在机器人教学中缺少完善的理论指导,并且对其理论研究不充分,没有充分的指导理论体系,导致机器人教学的“课程目标、设计、内容、环境配置”等存在缺陷,并没有统一具体选择,体系低、课堂深度浅、教材编写不统一。此外,机器人型号规格极为繁多,兼容性较低。在很多情况下,机器人活动由机器人制造商主导,比赛活动成为制造商推销自己的工具,偏离了机器人教育的初衷。
三、自主学习模式下机器人教学的措施
通过对实际教学的了解,初中教师可以开展对微课程基础上个性化学习方法的相关研究,并利用微视频实施机器人教学,以此探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模式。
(一)微视频的充分运用提升课堂学习自主性
教学中的机器人具有大量零件,并且零件的体积教材,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对全体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行了解,但利用机器人教学则能有效完成。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和这节课有关的组装过程分解为一些小片段,并将每一个小片段都录制成视频,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
(二)小组学习模式在合作中促进自我提升
由于场地和器材的制约,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两人或多人一组,使班级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根据任务实现与学习评价两方面让小组成员形成稳定的学习共同体,以此推动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使其能在学习上相互扶持。基于座位的小组合作还可以促进特定学习任务的分工。
(三)阶梯式任务与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自主性
在开展每一节课堂活动时,各个小组对知识的学习程度都具有一定差异性,因此,教师应该对教学任务进行阶梯式的设计和安排,保证全体学生能学到充足的学习内容,并且能对后进组学习积极性进行关注。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经过对任务的完成评价、过程评价以及附加任务的激励完成这一内容。
(四)规整意识的培养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开展课堂教育时,往往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行教学任务的,学生可以从座位上下来到实验区,可以开展组内交流、竞赛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并且及时对和实验内容无关的行为进行制止,通过利用课堂最后5 分钟对实验器材的归位状况进行检查与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的规整意识。通过一年的实际教学探索,笔者发现课堂中学生“动”了,课堂“活”了,但是仍然具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教师还应该对每一节课程的任务的设计不断进行细化完善,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由任务梯度来实施动态调整,这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并且对每个授课班级做好个性化研究。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机器人教学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意义。大量专家学者想要根据教育学以及心理学找出更多可以支持机器人教学发展的理论依据,同时期望机器人教学本身能形成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对此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研究内容都过分重视对国内外极其教学的状况进行分析,通常只是对机器人教学的特点进行介绍,并讨论了教学的模式。但是,对于学生的关注尤其是初中生机器人教学的研究落笔较少。未来,笔者将在初中机器人教学研究中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机器人普及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立足机器人教学,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