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陕西民俗文化翻译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0-01-09西安翻译学院索微微
西安翻译学院 索微微
1 引言
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为了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展示中国传统,增强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民俗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民众所创造、传承的风俗生活文化。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民俗文化的传播会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展现文化的多样性。陕西是中华民族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民俗特色鲜明。陕西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无疑会向世界展示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对陕西省的发展战略也具有重大意义。
2 陕西省民俗文化的特征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上古的炎黄文化发源地到秦汉时期的一统王朝,从前秦的核心地区到隋唐圣地,陕西文化源远流长。地处中国西北部的陕西南北狭长,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可分为地域特征截然不同的三大地区:陕北高原区、关中平原区及陕南秦巴山区。陕西又位于秦岭腹地,山区居多,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使得一些原生态的民俗文化较为完整地保存和传承下来。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陕西民俗文化别具一格、丰富多彩、传统古朴的特点。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世界沟通介绍自己,对身处内陆腹地的陕西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相较于本就与外国接触较多的沿海地区,陕西民俗文化自身的深奥及其方言的表达都给其传播带来不小的困难。因此,为了将陕西民俗文化推向全世界,一定要努力掌握其民俗文化的特点和与众不同的渊源,切实把握有效的翻译策略,才有可能准确地进行文化传播。
3 陕西民俗文化的翻译现状和问题
国外与文化翻译相关的论文著作有很多,但大都集中于宏观的翻译理论,对于每一种理论的具体应用情况,外国的学者并未涉及,尤其是汉译英方向的民俗翻译。近年来,随着我国学者对民俗文化翻译关注度的提高,我国关于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但相对于其他领域的研究来说,对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对陕西民俗翻译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笔者以“陕西民俗翻译”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筛查后发现,与陕西地区民俗文化翻译紧密相关的文章只有寥寥十数篇,大致有陕西籍作家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陕北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西安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这三类[1]。其中《浅析陕西地方民俗文化的翻译》(于亚莉)研究了陕西地方民俗文化翻译的文化身份、地域性特点、准确理解及措辞等方面的问题。
陕西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古朴深奥且种类多样。如何将独具特色的陕西民俗的文化内涵和深层含义准确地传达给译文读者,使陕西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陕西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是陕西民俗文化翻译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纵观各类陕西旅游外宣、文学作品等的翻译现状,民俗文化的翻译出现的问题较多,包括语法错误、理解错误、文化误解、用词不当、语句累赘、译文笼统、中式英语等。例如,陕西岐山臊子面有着3000 多年的历史,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色香味俱佳,是民间一道极受欢迎的美食。而岐山臊子面的英文翻译“Qi Shan noddles”显然过于笼统,并不会让译文读者或外国游客了解到这种面用料做工上的独到之处,更无法体现陕西民众在饮食上的特色风俗。再如,陕西八大怪(陕西关中地区独特的民风民俗: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板凳不坐蹲起来、秦腔吼起来),在一些旅游景点中被翻译为:Noodles like belt,Guokui like pot,Pepper is a dish,Wanpen difficult to separate,Wearing a handkerchief,Cover half of the house,Did not stools to sit up and squat,Shaanxi Opera to roar[2].这样的翻译完全不合英语语法,会让外国游客产生误解甚至无法理解,更不能达到传播陕西民俗文化的目的。
4 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
4.1 译者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译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双语语言水平,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受母语的影响,遵循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语法规则,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同时,译者还应博览群书,丰富知识,不断提高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素养,这样才不会造成误解,或对源语文化理解不全面等原因所导致的误译、错译。此外,译者还应不断研习各种翻译理论,夯实翻译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情景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功能对等的效果,既译出了语言的文化内涵,又使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达到有效传播和弘扬中华民俗文化的效果。
4.2 恰当的翻译方法
4.2.1 直译
任何成功的翻译都应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在此基础上尽力重现原文的内容和源语文化的内涵。用目的语中最贴切、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将源语所指直译出来,不仅可以有利于读者直接体会原文所表达的字面意思、体验源语文化,更有助于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及最大限度地保持民俗词语的本土特色。例如在《废都》英译本中,葛浩文将陕西回民坊的肉丸胡辣汤(肉丸在勾芡的汤中煮成)译为a thick spicy soup with meatballs[3],这种阐释式的直译法有助于读者了解陕西饮食文化,有效地介绍和传播了陕西美食。笔者认为民俗文化翻译中所用的直译法并不是传统的以“忠实”为原则的翻译,而是跨文化阐释式的翻译。译者即阐释者,需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语言功底,努力恢复原文作者留下的空白,填补目标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认知缺失,并用最自然贴切、最易于目标语读者接受的对等语将源语所指文化传播出去。
4.2.2 意译
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截然不同,民俗文化更是体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不同,即使相同的语言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意象和内涵。这就要求译者具备较高的双语文化素养,精通双语文化内涵,翻译时深入理解源语所指的文化内涵和深层含义,尽量准确地将原文要表达的内涵意义传达给译语读者。否则就可能会导致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内涵的误解、曲解,甚至会让读者对所表达的内容无法理解,不知所云。常见于陕西民俗画“年年有余”中的大胖娃娃骑着的金鱼,有文本将其译为“golden fish”。英语中的golden fish 是指颜色鲜艳、体型娇小的观赏鱼。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象征吉祥如意、年年有余的“金鱼”应该是红色的大鲤鱼,译为“golden carp”更为准确[4]。再如,陕西丧葬礼仪中有“烧七”的习俗,即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祭日,孝子烧纸哭灵,祭奠亡亲。纸钱因是烧给逝去的亡灵的,应译为ghost money,而不是直译成paper money。
4.2.3 音译加注释
民俗文化的翻译不同于一般的翻译,因为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体现某一地区所特有的生活习俗、语言习惯,因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找不到英语中的对应词汇。音译或音译加注释的方法不仅可以保留源语的形式,还可以向目的语读者清楚地解释特有的文化习俗[5]。比如陕西人所说的“褡裢”,指的是一种中间开口而两端装东西的口袋,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挂在腰带上。现在用来指装随身用品的包包。若简单地把它翻译成“bag”, 就失去了它特有的文化色彩。可将其译为“dalian,a long bag sewn up at both ends with an opening in the middle”,这样就可以把它特有的外形表达出来,让目标语读者体会到风情的文化。再如陕西民俗中的“炕”不仅外形、材料、结构不同与一般意义的床,其功能也远超床的功能,既可睡觉,又可吃饭、会客、取暖。因此将其译为“ kang,the mud-brick bed”,加之语境就可以把当地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原汁原味地展现给目的语读者,增强其异域文化体验感,也有利于特色文化的“走出去”。事实上,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很多传统文化词汇采用音译方式被传播到海外,并被英语国家读者接纳和理解,如“风水”(fengshui),“功夫”(kungfu),“叩首”(kowtow)等,已无须加注释说明。
5 结语
民俗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民俗文化的成功传播要求译者既要认识到源语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又要充分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认知范畴和接受程度,从而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灵活地译出民俗文化的特色和内涵。陕西民俗文化的正确翻译方便外国受众了解陕西独特的民俗风情,提升陕西文化形象,吸引国外游客,从而有助于开拓文化市场,打造陕西文化品牌,推动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陕西民俗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更会向世界展现我国多姿多彩的传统习俗,丰富世界文化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