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的围棋描写及其内涵
2020-01-08李雪
摘 要: 围棋的起源很早,流传至今,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在魏晋时期,围棋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它与弈棋者的身份、气质相契合,被赋予了高雅的文化内涵。围棋与魏晋名士通过双向互动,达到彼此成就的高度。通过考察《世说新语》中的史料,进一步发掘围棋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围棋 手谈 坐隐 忘忧 雅量
围棋是一种极富智慧的活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精神外化的产物,它能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思想上的解放。围棋中蕴含的思想和内涵,归根结底是对弈者本身所具有的思维和观念。魏晋士人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因而这一时期围棋也蕴含了这种玄远旷达、逍遥自在的特质。围棋也就有了“手谈”“坐隐”“忘忧”的别称。
一、围棋与清谈
清谈是魏晋名士所热衷的日常活动形式之一,也是构成魏晋风度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清谈的形式,从广义来讲,可以分为口谈和笔谈两种。“当长于口谈和长于笔谈的二人交锋于谈场时,口谈者必然胜出……总之,清谈中的口谈占据了上风,清谈无疑是以口谈为主,清谈宗主也都是以口谈取胜”a。魏晋清谈虽以口谈为主,但还有一种别致的清谈方式,即为“手谈”。
《世说新语·巧艺》第10条记载:“支公以围棋为手谈。”b支道林把围棋视作“手谈”,由此可见支道林认为围棋是一种别致的清谈方式。清谈是魏晋士人极为推崇的一种日常活动,将围棋与清谈并举,可见这一活动在士人心目中的地位与流行程度。围棋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娱乐,更是一种风雅的活动。对弈的两人以手代口或以手代笔,进行一种无言的交流。正如《庄子·外物》所言:“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手谈”很好地诠释了“言”与“意”之间的关系,对弈的二人跨越“言”的层面,进入一种无言的“意”的交流。
二、围棋与坐隐
现实的束缚促使士人寻找精神的解脱,老庄超越俗世的隐逸与逍遥思想便受到魏晋士人的重视与推崇,深受他们喜爱的围棋也具有了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同样在《世说新语·巧艺》第10条:“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c围棋又有了“坐隐”这一雅称。
隐逸的方式有很多,东晋诗人王康琚《反招隐诗》写道:“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隐于山林是身隐,而隐于朝市是心隐。围棋被称为坐隐,便是这种“大隐隐朝市”的心隐。士人通过弈棋从而达到心隐,达到精神上的自在逍遥。《庄子·逍遥游》云:“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庄子追求的是无穷无尽的精神的逍遥,虽身处尘世间却能游心于外的极大自由。心灵的自由才是生命的最高意义,围棋成为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外化形式,不断地吸引着士人的青睐。
真正的隐是达到一种物我两忘、怡然自乐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心隐”,这才能使心灵得到真正的升华。只有超脱于凡尘俗世的束缚,方能像陶渊明一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三、围棋与忘忧
围棋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娱乐游戏,但它的载体是人。魏晋时期因有名士的介入,围棋被赋予了高雅的内涵。围棋是两人对弈,不仅娱己,还能娱人。魏晋名士“在一片放浪形骸的社会风气下,他们厌倦了儒家的纲常名教,游乐意识觉醒,重新确立了‘游戏的价值,把一切足以引起人的精神愉悦的活动都称为‘戏。在这‘戏中尽情地作仙界之游。带给人无限快乐的围棋,也就超越了功利,回归到它的本来面目:游戏” e。围棋作为游戏,人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过程。魏晋士人的这种超越功利的游樂意识是人的内心觉醒的体现。围棋能使人在纷纷扰扰的俗世中解脱,乐而忘忧,怡情养性。
《晋书·王戎传》 记载:“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 f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在母亲去世后“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表面上看似不孝,但他因思念母亲以致“容貌毁悴”,可想而知,他的内心该是何等的悲痛!王戎观人弈棋,全身心地沉浸于棋盘之中,转移注意力,忘记了现实的忧虑。
《世说新语·巧艺》第10条注引《语林》曰:“王以围棋为手谈,故其在哀制之中,祥后客来,方幅会戏。” g“祥”是古代的丧祭名称,指父母去世后的祭礼,一周年祭为小祥,两周年祭为大祥。《仪礼》共十七篇,其中《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这四篇有关丧礼丧服的记载,对服丧期间人们的行为举止是有规定和约束的。王坦之虽以礼法自处,但在“祥”后便弈棋,进行娱乐活动,有背礼法,这充分显示了他的旷达。他想借助围棋的力量逃离现实的痛苦,缓解心中的忧虑。
四、围棋与雅量
雅量是魏晋士人最看重的一种风度,这种风度也与弈棋这一活动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谢安在面对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他能够镇定自若,从容应对。顾雍和裴遐在面对个人生死荣辱之际,内心坚毅隐忍,表面上却从容优雅。
《世说新语·雅量》第35条记载:“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h淝水之战事关国家生死存亡,谢安担当大任,内心的压力定是常人的数倍。然在敌众我寡、众人心慌意乱之时,谢安却能面无异色,弈棋如故。纵然只是表面强装镇定,也非常人所及。或许正是这一份镇定自若的神情,才使军心不乱,士气高涨,赢得胜利。这也将谢安的魏晋风度、大将之风的人格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雅量是魏晋士人极力追求的一种风度,无论身处何时,面对何事,都悲喜不形于色,神色一如往常。《世说新语·雅量》共42条,其中有10条涉及谢安,可见他将雅量这一魏晋时期的理想人格状态发挥到极致。
顾雍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大臣,担任吴国丞相时对于文武大臣的任命能做到“随能所任”,不以个人的好恶作为选择的标准。他在情感中能做到克制隐忍,有敏锐的观察力,是一个见微知著的人。这与他喜欢下围棋不无关系,透过棋局洞察世事。《世说新语·雅量》第1条记载:“豫章太守顾劭,是雍之子。劭在郡卒,雍盛集僚属自围棋,外启信至,而无儿书,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宾客既散,方叹曰:‘已无延陵之高,岂可有丧明之责!于是豁情散哀,颜色自若。”i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让他“以爪掐掌,血流沾褥”,即便遭受这样的打击,他仍然在宾客面前下棋如故。直到宾客散尽,他才哀叹道:“已无延陵之高,岂可有丧明之责!”随后又心旷神怡,与常无异。顾雍在众人面前坚毅隐忍的品德,是他自身修养的体现,是他面对生死时表现出的雅量,其心胸气度着实令吾辈敬仰!
裴遐是西晋著名的玄学家,气度恢宏有雅量。在《世说新语·雅量》第9条中记载:“裴遐在周馥所,馥设主人。遐与人围棋,馥司马行酒。遐正戏,不时为饮,司马恚,因曳遐坠地。遐还坐,举止如常,颜色不变,复戏如故。王夷甫问遐:‘当时何得颜色不异?答曰:‘直是暗当故耳!” j他忍常人所不能忍,对别人的无礼行为视而不见,表现出他的雅量与隐忍,这与弈棋时需要全身心投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围棋可以使人修身养性,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
围棋最大的特点和最精妙之处就在于变化之中,世界万物本就处于一个永恒的变化、发展之中,魏晋士人从围棋中领悟到了世事无常、瞬息万变的哲理。顾雍儿子去世,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他们却能“弈棋如故”。斐遐遭人侮辱却面不改色,“复戏如故”。他们的行为举止大异于常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为外物所动,死生、荣辱、得失皆从容而优雅地面对,这实在是表现出魏晋士人的雅量。
综上所述,《世说新语》中保存下来的关于围棋的记载,供后世不断地研究揣摩。围棋也从最初的教化功能,逐渐上升到体现魏晋名士精神修养的层面。魏晋围棋之风的盛行为围棋在后世跻身“琴棋书画”四大艺术修养奠定了基础。
a 李修建:《风尚——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0页。
bcghij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794页,第794页,第794页,第412页,第377—378页,第388—389页。
d 〔战国〕庄子:《外物》,〔西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492页—493页。
e 何云波:《围棋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f〔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3页。
参考文献:
[1] 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 何云波.围棋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 宁稼雨.从《世说新语》看围棋的文化内涵变异[J].大连大学学报,2007(4).
[4] 李修建.风尚——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 郭永勤.魏晋棋文化探寻——以《世说新语》为中心的考察[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版),2014(5).
[6] 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7.
[7] 余嘉錫.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8.
作 者: 李雪,浙江工商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