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的崛起之路及电影在其中的作用
2020-01-08沈健
沈健
迪拜的崛起举世瞩目,沙漠与海水共存,现代与传统共处,多种文明和多元文化共舞。
罗马非一日建成,迪拜也非一夜崛起。19世纪初的迪拜只是个小渔村。在阿勒马克图姆家族的领导下,迪拜通过免除外籍人士的税收,吸引了大量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商人。波斯湾盛产高品质珍珠,采珠业是迪拜阿拉伯人的传统生计,珍珠一直是欧洲达官贵人的常用首饰,至今仍深得英国等欧洲王室的青睐。20世纪50年代日本人发明出又大又圆润的人造珍珠,严重挤占了迪拜的珍珠市场,迪拜采珠业从此一蹶不振。
为重振地区发展,1971年阿布扎比、迪拜、沙迦等七个海湾地区小酋长国决定联手成立一个联邦国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设在阿布扎比。随着石油贸易在全球兴起,阿联酋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仅用十年时间便实现了人均年收入2.6万美元,一举成为全球首富。相比石油储量占阿联酋90%的阿布扎比,迪拜的石油资源捉襟见肘,于是走上了一条经济多元发展的道路。
中国人常说成事需天时、地利、人和。迪拜占尽天时,经济多元发展战略恰好赶上全球油价起飞,加上地区局势变化等原因促使一些国际避险资金大量流入,使迪拜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从地利上,迪拜到欧洲、亚洲、非洲的距离都不算远,有条件成为国际中转站。迪拜创造了全球最大的人工港——杰贝阿里港并拓宽了迪拜湾,实现了从小面积的居民点到现代化港口都市和国际商业中心的转型。
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和。由于石油储存量十分有限,迪拜更具危机意识并实施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迪拜开始发展阿联酋航空业,杰贝阿里港也从1979年投入商业运作,而阿布扎比直到十年前才开始发展自己的航空业。
相比邻近国家,迪拜政府更为高效。由于商业环境开放,自由贸易区遍地开花,很多跨国企业都选迪拜作为区域总部,使迪拜成为连接阿拉伯地区和世界的窗口。
在迪拜,自贸区免税且不设个人所得税,包容的文化具有多样性,生活环境与服务设施高度国际化,不断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迪拜政局稳定,政府执行力强,开发计划都由政府强力主导,不需要多年协商、权衡各方利益,这对于中东地区十分重要。在几代迪拜酋长的经营下,迪拜在危机中把握了发展机遇。
迪拜的旅游业充分展现了想象力和执行力。根据全球市场研究公司欧洲监测国际2019年全球100大旅游目的地报告,迪拜在2019年接待了超过1630万游客,位列全球第七、中東地区第一,领先纽约、伊斯坦布尔和罗马等世界名城。旅游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城市GDP的11.5%,占阿联酋旅游业GDP的57%,提供了近60万个就业岗位。
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世界首个七星级帆船酒店、世界最大的人工岛棕榈岛、世界最大的音乐喷泉和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水族馆及包容全球上百种文化的“全球村”等各式主题公园纷纷在迪拜亮相,丰富了迪拜的城市风貌和旅游资源,给来访者留下独特体验和难忘印象。
迪拜政府将电影视作一个很好的宣传途径,吸引世界各地的剧组前来拍摄取景。汤姆·克鲁斯在电影《碟中谍4》中徒手登上哈利法塔的一幕令全球影迷叹为观止。闪亮影业发起并参与制作的《功夫瑜伽》也曾在迪拜取景。迪拜亲王亲自在片中饰演成龙的司机,王子借给剧组多辆名贵跑车,公主的私人动物园借给剧组狮子、猎隼、土狼和阿拉伯纯种马等用于拍摄。
迪拜国际电影节创建于2004年,电影节主席阿卜杜勒·哈米德·朱马介绍,迪拜在贸易、金融、旅游、媒体和科技诸多领域正逐步走向世界,电影节以“交流文化、沟通心灵”为宗旨,希望能进一步助力迪拜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桥梁。
迪拜还承办了赛马、赛车、赛艇、高尔夫等各种国际体育赛事。受新冠疫情影响,迪拜世界博览会将延期至2021年10月1日开幕,2022年3月31日闭幕,这也是世博会首次在中东地区举办。在经济多元发展的道路上,迪拜始终在前进。迪拜人的自信与拼搏让世界相信,未来的崛起之路还将创造更多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