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热”在阿拉伯国家持续升温

2020-01-08丁隆刘国熙

世界知识 2020年22期
关键词:汉语热中阿阿拉伯

丁隆?刘国熙

2020年9月7日,中国驻埃及大使廖力强与埃及教育与技术教育部长塔里克·舒基签署谅解备忘录,中埃双方将在提升埃及汉语教学水平、丰富汉语教材、优化教学方法、编制教学大纲等方面加强合作。该谅解备忘录的签订意味着汉语正式进入埃及中小学教育体系,成为继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之后的又一门可供埃及中小学生选修的外语。这是继阿联酋和沙特之后,又一个阿拉伯大国将中文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全过程。2019年,沙特和阿联酋已宣布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国家影响力的增强,阿拉伯国家汉语学习者呈几何级数增长。语言是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阿拉伯世界的“汉语热”持续升温,将为中阿合作注入新动能。

从冷门到热门

由于地理距离的阻隔,历史上中阿人文交流甚为不易。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交之前,当地没有汉语教学机构存在。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中埃领导人首次会晤,次年中埃建立外交关系,埃及成为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1958年,埃及外语教学的重镇——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开设中文系,这是阿拉伯世界和非洲最早开设的汉语专业。1977年,突尼斯布尔吉巴现代语言学院开设中文系。然而,在相当长时间里,汉语并未得到阿拉伯学子的追捧。原因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阿经贸往来规模有限,人员交流少,汉语学习者难以找到用武之地。加之阿拉伯国家大多曾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英语和法语应用广泛,两种语言几乎垄断外语教育,其他语言则非常“小众”,成了“冷门”。

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国际地位提升,汉语在世界语言版图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中国国力增强,对国际汉语教学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强,极大地鼓舞了阿拉伯国家汉语学习者的热情。20世纪90年代以来,阿拉伯国家汉语教学迎来大发展。1993年,苏丹喀土穆大学开设中文专业。2004年,约旦大学开设汉语选修课。2006年,中国与阿联酋联合设立阿布扎比哈姆丹中文学校,汉语教学首次进入阿拉伯国家基础教育阶段。截至2018年底,已经有11个阿拉伯国家设立了16所孔子学院和3个独立孔子课堂。埃及已有2所孔子学院、3所孔子课堂,在学人数达5万人。摩洛哥是非洲唯一设有3所孔子学院的国家。阿拉伯国家汉语教育的大发展,不仅体现在汉语教学规模上,更体现在阿拉伯学术界对中国文化理解的不断深入上。阿拉伯翻译家、汉学家群体涌现,穆赫森、米拉、哈赛宁和阿卜杜勒·阿齐兹等埃及汉学家将《论语》《道德经》《红高粱家族》《茶馆》等中国经典名著翻译成阿拉伯语,加深了阿拉伯知识界和普通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向东看”推动汉语教育发展

2010年底“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多个阿拉伯国家陷入动乱,幸免于政治剧变的国家,也因治理、难民涌入等问题以及油价下跌等因素陷入发展困局,阿拉伯世界对于发展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强烈。中国在短短40年中实现经济奇迹,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减贫和发展的傲人成就对阿拉伯国家产生巨大吸引力,“中国道路”得到阿拉伯国家上至政治精英、下至普通民眾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阿拉伯世界的军事占领、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引发阿拉伯人的强烈抵触。伊拉克战争、“大中东计划”及其惨痛后果,使阿拉伯民众对西方失去信心。以上因素都促使阿拉伯社会的世界观发生巨变,阿拉伯国家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集体“向东看”。这构成了“汉语热”的大背景。

从经贸关系看,不断深化的中阿经贸合作为汉语学习在阿拉伯国家走热打下坚实物质基础。2019年,中阿贸易额达266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已成为9个阿拉伯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企业深度参与阿拉伯国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和金融等行业,中资企业对阿全行业直接投资达14.2亿美元,在阿新签承包合同金额达32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05亿美元。当前,亚洲已经成为阿拉伯国家最大能源出口市场和进口商品来源地,海湾国家70%的出口原油销往亚洲,中国是海湾油气最主要的进口国之一。2019年,中沙贸易额达781.8亿美元,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沙特最大贸易伙伴。2019年,沙特超过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阿联酋是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有4000多家中资企业在阿联酋注册,20多万华人在迪拜生活。

作为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阿拉伯世界的“汉语热”持续升温。图为在2019年8月22日举行的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上,埃及选手诗雨(右)夺得全球总冠军。

汉语在阿拉伯世界走俏,也与“一带一路”倡议在阿拉伯国家的顺利推进密不可分。阿拉伯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现出极大热情,已有18个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已有15个阿拉伯国家加入亚投行。“一带一路”倡议与阿拉伯国家经济转型计划对接潜力巨大,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金融与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方兴未艾。这将为阿拉伯国家汉语学习者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近年来,阿拉伯国家成为中国游客的新宠,这也极大地推动了汉语教学事业发展。埃及等多个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为吸引中国游客,埃及、突尼斯、摩洛哥、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或落地签政策。这些国家从小众旅游目的地,迅速变成“网红打卡地”。中文导游正在成为阿拉伯国家广受追捧的“金领”职业,中文系也一改门庭冷落的局面,变成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阿拉伯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也实现了大幅增长。2004~2017年间,来华阿拉伯留学生从1130名增长到2万名,年均增长率达26%。2006年,沙特设立“阿卜杜拉国王奖学金”,首次向中国派遣90名留学生,2013年,赴华的沙特留学生达到2089人。中国政府奖学金也为赴华留学生提供了便利。最初,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埃及留学生每年仅有数十人,到2019年各类奖学金学生达到364名,居非洲之首。

“汉语热”折射中国崛起促使的阿拉伯国家对中国认知的转变,中阿务实合作也为汉语学习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然而,阿拉伯国家的汉语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多个阿拉伯国家将汉语列为基础教育课程,属高层政治决定,但落实起来仍面临师资不足、教材匮乏等现实问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否则普及汉语教育将停留在协议纸面上,难以取得实效。其次,“汉语难学”在阿拉伯国家是流行的刻板印象,许多阿拉伯国家的汉语学习者仅受好奇心驱使,无明确的学习目的,现实中阿拉伯国家尚无足够多的汉语相关工作岗位。第三,不可否认的是,英语和法语仍是阿拉伯国家的主流外语。因此,面对汉语在阿拉伯国家的蹿红,中阿双方需要保持一份冷静,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让“汉语热”持续下去。

猜你喜欢

汉语热中阿阿拉伯
开启中阿关系“新时代”
津巴布韦学生中的汉语热
《窄门》中阿丽莎的爱情悲剧探析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从“英语热”到“汉语热”、“中国热”
西域察合台文史籍中阿闌豁阿感光而孕故事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汉语热”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