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阅读教学

2020-01-08孙红霞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枝条导图课文

孙红霞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就是借助图文进行思考,将文本的内容用一些关键词语以放射状的图示加以表达,使文本内容清晰、简洁地得以呈现出来;以此解决小学生受自身水平和能力影响在阅读中难以抓住重点、关键而导致学习不透彻、不全面的突出问题。常见的思维导图有树形图、鱼骨图以及表格等形式,教师根据不同文本内容选择适宜的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梳理文本内容,抓住阅读重点和关键,提高阅读能力。

一、梳理文本内容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一项绕不开的学习活动。许多时候,学生在阅读时对文本内容有一定的感觉,但把这种感觉转化成概括文章内容的表述,学生总觉得难以下手,本质上还是把握不住,找不到概括的有效方法。如果教师在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将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文本内容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梳理文本内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就会变得轻车熟路了。

如教学《搭石》(五年级上册第5课)一文时,在完成记录阅读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感知印象最深的画面、体会乡亲们的美好感情,都需要在理解文本内容时进行梳理与概括。一位教师借助树形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以“搭石”为树干建构树形图示,延伸出的各枝条上依次出现“说搭石”“摆搭石”“修搭石”“走搭石”“美搭石”等,在这些粗壮一些的枝条上还可以分出更细一些的枝条,如“走搭石”上分出的枝条有人们走搭石的多种方式,“快走”“有序走”“协调走”“谦让走”“背人走”等。当学生借助这样的树形思维导图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梳理之后,不仅能够比较清楚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来,而且还可以有效地理解文本的结构及表达方法。

二、强化文本感悟

文本阅读中需要关注的是学生言语的活动,也就是学生借助文本阅读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这样就不会停留在文本内容的理解上,而是在关注语言表达中走向深入理解的层面,在深刻感悟文本内涵中追求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如《繁星》(四年级上册第4课),这篇课文用来承接单元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是再适合不过了。课文写作者在三个时间段里看满天星星的画面,有从前在家乡、三年前在南京和现在在海上看星星的情形,这样三次描写同一种自然景物的表达,对象相同,背景不一样,感觉自然也很不一样,语言表达的区别是最大的。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不一样,从次数、时间、地点、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侧重点这几个方面设计表格来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这样,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第三次描写海上所观察到的繁星时,由实而虚,具体详细地描绘了海上躺在船舱里看星空的独特感受,以想象加拟人的语言表达,把读者也带到了海上看星空。

三、助力自主阅读

在阅读实践中运用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能总是依赖教师提供思维导图,而可以引导学生在同類课文阅读中,学习尝试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来开展自主阅读,思维导图才能真正成为助力学生阅读的有效工具。当然,这样的自绘思维导图可以与学生的批注阅读结合在一起进行,有时候,批注的内容中就包含有思维导图的意味,且有效批注的内容适合用思维导图加以呈现。

如《陀螺》(四年级上册第20课),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学习这一课时,编者安排的是运用前面课文学习的批注方法对课文中体会比较深的地方进行批注。对此,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是这样落实的: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进行简单批注;接着要求学生深入阅读文本,选择重点内容进行感悟,关注文本中那些有独特表达方法的语句进行体会,并将体会做好批注;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运用适当的形式对这些体会深的批注进行梳理,从中总结批注的方法和作用。学生经过讨论,有的以多个旋转的陀螺串起一条情节线,在陀螺的上下方写出自己对关键内容的体会;有的用表格,在摘录体会深的句子后面加上批注。学生在自绘思维导图中达成了学习目标。

总之,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开展阅读学习活动,并在建构知识网络上取得很直观的效果,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猜你喜欢

枝条导图课文
烃思维导图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背课文的小偷
冬天的枝条是破折号
闪光的枝条
绝句
冬的消息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