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圆2020 展望2035

2020-01-08王相坤

党史文汇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建设

王相坤

1921年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小康”梦想,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根本政治前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奠定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三步走”发展战略之后,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终于进入收官阶段。

小康社会建设主要成就

摆脱贫困、迈向小康,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梦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向贫困宣战,实施一系列中长期扶贫规划。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并且为经济总量的继续攀升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持续上升,2019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2%,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中国经济结构日益优化,中国经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2015年到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0.8%增加到53.9%,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到39%,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到7.1%。我国经济结构日益优化,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产业融合速度不断加快。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9.8万亿元,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6万亿就可以实现翻一番的目标。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可能突破100万亿元,超额实现了预定目标。

(二)脱贫攻坚战取得重要成果

2012年底,我国贫困人口为9899万人。党的十八大后,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多万人。截至2020年11月下旬,全国800余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贫人口占世界减贫人口的76%。2020年全部脱贫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为实现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将建成8亿亩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粮食年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长30.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

在“三保障”和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方面,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仅2018年,就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近1亿人次,棚户区住房改造62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90万户。

(三)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为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付出了艰苦努力,成效显著。党的十九大将污染防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随着“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施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持续改善。

蓝天保卫战紧紧盯住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重点污染物(PM2.5)、重点时段(秋冬季)、重点领域(散煤燃烧和散乱污企业)“四个重点”,持续实施秋冬季攻坚行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全覆盖。碧水保卫战聚焦城市黑臭水体,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86.7%。净土保卫战坚定不移禁止洋垃圾入境,全国固体废物进口量比2016年减少71%。确定“11+5”个城市和地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405家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从2020年开始公开污染物自动监测数据。全国累计排查涉重金属企业13994家,实施重金属减排工程261个。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十三五”以来新增完成12万个建制村环境整治任务。清水绿岸、鸟语花香、村容整洁的美好生活景象已经初步呈现。

(四)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

我国对外投资有序发展,2016—201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合计达6344亿美元,稳居世界前列。“十三五”期间,我国连续增设17个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21个,260項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3.95万亿美元增加至4.58万亿美元。我国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外资创造了2/5的对外贸易、1/6的税收收入,带动了近1/10的城镇就业。我国已与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2019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926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出口增长13.2%,进口增长7.9%,双向投资深入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前8个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合计5.86万亿元,同比增长0.5%,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29.2%,比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2020年前8个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4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18亿美元,同比增长31.5%,占同期投资总额的17.2%,较上年同期提升4.8个百分点。共建“一带一路”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五)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从人均GDP的标准来看,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达到了世界银行2015年规定的中高等收入国家的标准,远高于小康标准。如果以家庭收入10万到50万元作为标准的话,那么我国目前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在全球遥遥领先。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32元。从居民收入水平来看,中国的消费能力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小康社会的水平。

同时,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其中,人社系统养老基金积累已逾6万亿元,战略储备性的全国社保基金积累逾2万亿元。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经济发展稳定转好,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党中央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变化,立足全局、着眼大局,及时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推动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務,制定一系列纾困惠企政策,出台多项强化就业优先、促进投资消费、稳定外贸外资、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措施,促进新业态发展,推动交通运输、餐饮商超、文化旅游等各行各业有序恢复,实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分批分次复学复课;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防止因疫致贫或返贫。

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显示了中国的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

(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校风学风,体现到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的各个方面,使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文化部门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补齐“短板”、提升效能,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丰富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持续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文化需求传导机制,鼓励和吸引全社会参与文化创造和文化供给,形成设施互联、资源共享、服务联动、城乡一体的文化网络体系。积极运用现代先进科技,改变小众化、近距离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释放文化发展潜力和服务效能。

近年来,我国政府主导的文化工程项目取得显著成绩,政府立足于公共文化需求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维护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具体来看,一是公共文化事业费投入稳步增加,国家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人群不断扩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为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三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五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取得重要进展,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效。

当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公共文化领域法律政策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进一步加强。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公共文化领域的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全国共有县级图书馆2753个、文化馆293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3997个、农家书屋64万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推进使得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经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减少贫困的卓越成绩被世界银行称之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人类战胜贫困、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发展中国家寻找发展道路提供了成功经验。

(一)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正确的领导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力量。近代以来,中国曾经政党林立,但大都昙花一现,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中分崩离析。归根到底是因为这些政党没有执政中国的能力。唯独中国共产党走上政治舞台后,改变了这种局面,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宣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人民解放、社会稳定。因此,党的二大就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提出的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实现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成为民主共和国;保障工人、农民的选举权和自由权利,改善人民生活等。这些内容就包含着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小康追求。那时,我们党虽然还很年幼,很弱小,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由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对让人民过上幸福和小康生活的追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表现为实现民族独立及土地改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主要表现为为实现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而奋斗及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在改革开放时期主要表现为正式提出小康社会目标,推进实现总体小康社会目标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新时代主要表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为现实,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社会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对于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当时没有现成的答案。

在吸取苏联模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从1956年初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这一探索取得初步成果。从1957年反右倾斗争扩大化开始,以至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使这一探索发生了严重偏差。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諧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从历史发展、时代品格、主体归属、内容体系和指导价值上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科学概括和准确定位,揭示了其思想内容和实践方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南和理论指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我们以“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不断推进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从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步步把全面的小康社会变为现实。实践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小康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物质比较丰富,人民生活普遍比较富足。因此,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能在消灭贫穷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针对人们对姓“社”姓“资”的思想顾虑,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党提出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我国经济隔几年上一个大台阶,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才能走完的现代化建设路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支持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发展经济,实现脱贫;另一方面,因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力增强,后来才有条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把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作为一项方针坚持下来,推进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扶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践证明,必须把发展经济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

(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显著特征和优良品格,也是小康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是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能够始终找准方位的根本保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运动的形式也在随时间不断发生着变化。

在改革开放之初,解决温饱问题、迅速摆脱贫困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需求,为适应这一需求,国家允许农村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给予乡镇企业宽松的发展环境,适时启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很短时间内解决了温饱问题。

20世纪90年代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始超越单纯的物质层面,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愈发强烈。为适应这一需求,国家赋予小康社会建设更为丰富的内涵,形成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政治权利和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进入21世纪后,鉴于人民生活水平只是在总体上达到小康,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各领域发展不全面、区域和城乡之间不平衡等现象十分普遍,国家出台一系列保障社会民生、协调区域发展、城市反哺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中央把民生问题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将“以人为本”作为一项新的任务提出。十七大报告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党的十八大后,鉴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愈发强烈,国家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涉及更高水平的物质文化生活,更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健康、安全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要求。近年来,国家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市场、公共交通、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的民生工程和惠民举措,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方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真正做到了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五)立足基本国情,坚持问题导向

小康社会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目标和任务都是依据我国国情而定。同时,在完成阶段性战略后,调整完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靠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就是坚持问题导向。要准确把握关系发展全局的难题,着力解决制约发展进程的短板,努力防控处于潜在状态的风险,增强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决胜全面小康才能稳操胜券,才能有足够的把握、更大的信心。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以问题为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分析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不难发现,各种问题总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替进行的过程中,社会在不断地前进与发展。毛泽东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

在土地革命时期,党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后,制定了实行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实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共中央作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选择,编制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同时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从邓小平1979年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提出“小康”这一概念以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对“小康”社会的认识。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探索,艰苦奋斗,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因此,党的十六大及时提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21世纪头20年的任务。在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党中央不断调整目标和要求。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一步一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六)把总体战和保底线结合起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个新阶段。全面小康,必须具有全面性,即整个社会都应该达到一定的水平,如果只是一部分人或多数人达到较高的生活水平,那不能叫全面的小康社会。作为一种“小康”状态,必须是整个国家总体上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明确提出小康社会目标,并开始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施扶贫开发战略,逐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在推进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到2000年时全国人民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取消了在中国具有2600多年历史的農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人文领域延伸。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在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坚持做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将总体战与保底线相结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每年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座谈会,针对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部署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力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胜利在望。到2020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也意味着,“十三五”时期我国超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告别绝对贫困,成为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曾作过一个概括,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二是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三是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四是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五是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六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把脱贫攻坚作为底线任务,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层层实行脱贫攻坚责任制,开展挂牌督战,确保所有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展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美好前景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历史使命。为实现这个历史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明确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任务和目标。改革开放后,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蓝图。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引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97年,党的十五大谋划新的“三步走”,确定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发展目标,确定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高瞻远瞩地作出了到21世纪中叶之前中国发展的战略安排,为今后30多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划了路线图,即从2020年开始再奋斗15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宏伟的战略安排,吹响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冲锋号,激励全体人民朝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的中国,我们充满自信,我们豪情万丈:

(一)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比原定时间足足提前了15年。这一重大战略规划,是适应我国发展实际和趋势作出的战略选择,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充足底气和强大自信。那么,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怎样一幅图景呢?

在经济建设方面,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到那时,我国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经济发展实现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根本转变,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在政治建设方面,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达到高度有机统一。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到有效落实,人权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大为增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基本建成。依法治国得到全面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局面基本形成。

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凝聚力不断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中外文化交流更加广泛,中华文化走出去后影响更大更广泛。

在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那时,我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生活更为富裕,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愿景,人均预期寿命和国民受教育程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那时,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健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基本建立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状况明显改观。我国碳排放总量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后呈现下降态势,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概而言之,就是到2035年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都要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上,到2035年实现这一目标有着光明的前景。

(二)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角度来看,到21世纪中叶,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方面,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核心竞争力名列世界前茅,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超越其他国家,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政治文明方面,我國将拥有高度的政治文明,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建成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精神文明方面,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国民素质显著提高,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力和推动力,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社会文明方面,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城乡居民将普遍拥有较高的收入、富裕的生活、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公平正义普遍彰显,社会充满活力而又规范有序,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生态文明方面,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常态,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作为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将作出更大贡献,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也标志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14亿人民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毛泽东在1954年曾说过:“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回望建党至今近百年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紧紧围绕这一初心和使命的基础上,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发展战略,一届接着一届办、一代接着一代干。现代化的漫漫征途如同一场接力赛,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需要一棒传一棒,前赴后继、不断努力。在不同发展时期,我们党总能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确立一个又一个新目标,激励人们团结一致、携手奋进。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标志着这一伟大憧憬已经看得见曙光。今天,我们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

(责编 申世杰)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建设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努力为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