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电图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0-01-08张明耿宋施岐
涂 敏 张明耿 宋施岐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 618000
臂丛神经损伤一般分为全臂丛损伤、下臂丛损伤和上臂丛损伤,表现症状主要有肩胛带肌疼痛、肌肉无力及发生萎缩,又称作神经痛性肌萎缩[1]。臂丛神经损伤属于一种周围神经损伤,引起原因主要有产妇分娩、交通事故、机械或人工牵拉等,受伤患者上肢功能可能会部分或全部丧失,甚至发生永久残疾。当前,该病发病机理尚没有明确结论,推测其可能由变态反应和感染等相关因素导致[2]。由于臂丛神经所处位置表浅,又处于颈部与肩胛频繁活动部位,再加上周围有大量骨性结构存在,在冲击下很容易损伤,且损伤后不能很快实现再生,会造成通向靶器官的肌肉不可逆萎缩。因此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急需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对严重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是改善疾病的重要方式。另有研究证实,对损伤类型和性质进行有效的诊断对促进手术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3]。近年来,神经肌电图在诊断臂丛神经分支损伤严重程度与功能状态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4],已成为一项关键的检测手段。本文为了探究神经肌电图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在我院诊治的10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以手术探查结果作为标准,对比磁共振检查结果,研究在临床上采用神经肌电图对患者臂丛神经损伤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2~52岁,平均年龄(33.05±10.93)岁,到医院就诊时受伤时长在3d~2年之间。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认可,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所有病患均采用手术探查方式进行确诊,发现全臂丛损伤38例、下臂丛损伤37例和上臂丛损伤25例;神经损伤有210处,包括不完全损伤120处和完全损伤90处。
1.2 检查方法 全部病患在手术前均采用神经肌电图和磁共振进行测定。磁共振检查:患者采用仰卧位,将头背部略抬高,颈部放置于鞍形线圈内,双肩向后延展,保证在冠状扫描时臂丛神经束全部分布在同一平面上;扫描位置覆盖椎体C4~T2和两侧肩关节,连续性检测神经,观测神经束周围组织、磁共振信号及斜角肌信号的动态变化。神经肌电图检查:依照特定的参数采用肌电图仪进行常规检测,让臂丛神经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处在轻、重收缩和放松时,分别测定形成对应的肌电图。测定上肢腋、正中、桡尺和肌皮等神经的传导速度,及其支配的根支配肌、束支部神经、颈椎旁支配肌和臂丛神经干支配肌的情况,观察肌肉运动单元电位和产生的自发电活动,并测定其末端的潜伏期、波幅和传导速度[5]。
1.3 诊断标准 参照诊断标准[6]:不完全损伤:有自发电活动在神经根和其分支支配的肌群的神经肌电图上表现出来,发现有少量运动电位显示,在肌肉收缩时发现单纯混合相或者单纯相的运动电位呈现出来,利用电刺激有诱发电位对应出现,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有轻度降低现象或表现正常。完全损伤:有许多自发电活动在神经根和其分支支配肌群的神经肌电图上表现出来,没有运动电位显示,利用电刺激也无法表现出诱发电位。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完成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运用t独立样本检验,P<0.05表示数据具有显著差异。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当Kappa系数>0.75时代表一致性好,在0.40~0.75之间代表一致性一般,<0.40代表一致性差。
2 结果
2.1 各种检查方式对臂丛神经损伤类型的诊断效果比对 术前分别采用神经肌电图和磁共振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类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探查方式进行确诊。结果显示,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诊断全臂丛损伤、下臂丛损伤和上臂丛损伤时准确性分别为76.32%、97.30%和80.00%,经Kappa检验发现其与手术探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0.77,P<0.05);而磁共振检测在诊断全臂丛损伤、下臂丛损伤和上臂丛损伤时准确性分别为63.16%、81.08%和68.00%,经Kappa检验发现其与手术探查结果一致性一般(κ=0.559,P<0.05)。另外,神经肌电图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类型诊断总准确率达到85%,而磁共振诊断总准确率只有71%,经χ2检验神经肌电图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磁共振诊断(χ2=5.711,P=0.026)。具体数据结果见表1。
表1 各种检查方式对臂丛神经损伤类型的诊断效果比对[n(%)]
2.2 各种检查方式对臂丛神经损伤性质的诊断效果比对 术前分别采用神经肌电图和磁共振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性质,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探查方式进行确诊。结果显示,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诊断不完全损伤和完全损伤时准确性分别为90.83%和84.44%,经Kappa检验发现其与手术探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0.756,P<0.05),而磁共振检测在诊断不完全损伤和完全损伤时准确性分别为74.17%和62.22%,经Kappa检验发现其与手术探查结果一致性较差(κ=0.365,P<0.05)。另外,神经肌电图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性质诊断总准确率达到88.10%,而磁共振诊断总准确率只有69.05%,经χ2检验神经肌电图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磁共振诊断(χ2=22.626,P=0.000)。具体数据结果见表2。
表2 各种检查方式对臂丛神经损伤性质的诊断效果比对[n(%)]
3 讨论
当前,臂丛神经损伤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对其开展诊断治疗需要可靠的客观依据。磁共振检测是一项影像学技术,临床应用于臂丛神经损伤的检查诊断,不仅可以将神经根的撕裂程度显示出来,还可以显示出现的脊髓水肿或出血、脊膜膨出等症状,准确性优于CT造影检查。但临床研究发现经磁共振检查会显示较复杂的信号,会导致部分严重或者合并损伤中较难做出准确的诊断[7]。神经肌电图属于一项电生理检测方法,近年来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利用肌电仪详细记录肌肉生物电图形,并按照形成的肌电状况对损伤情况进行评估,从而推断出神经和神经元、神经肌肉本身和接头的功能状况[8]。神经肌电图检查对确定臂丛神经损伤的类型和性质均具有重要意义,是检测臂丛神经损伤的客观手段。
本文结果表明,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类型和性质时准确性均显著高于磁共振检测(P<0.05),同时神经肌电图检测与手术探查确诊结果的一致性明显优于磁共振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因此,相比较磁共振检测方法,神经肌电图检查方式在测定臂丛神经损伤类型和性质中更准确、更高效,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