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灌区建设的思考
2020-01-08朱京德
乔 婧,朱京德,丁 伟
(连云港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06)
灌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1]。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水安全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思路。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2018 年,水利部办公厅印发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提出建成“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目标。
现代生态灌区建设是新时期对灌区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现代生态灌区指水量损失小,适合农民需要,生态系统良好,能保持或促进灌区环境朝良性方向发展的灌区[2]。不仅要合理优化配置与使用水资源,还要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维持良好的灌区生态环境,既保证农田灌溉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水污染防治水平,而且还要实现灌区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使灌区真正成为美好生产和生活的地方。
1 连云港市大型灌区概况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连云港市先后建成4 个大型灌区,分别是东海县沭南灌区、沭新渠灌区和赣榆区石梁河灌区、小塔山灌区,灌区耕地面积179.88 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2.5%。4 个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166.68 万亩,现状有效灌溉面积159.38 万亩,其中自流灌溉104.02 万亩,提水灌溉55.36 万亩。现有干渠76 条552 km、支渠693 条1945 km、斗渠3532 km,支渠以上建筑物17638 座,排水沟2236 km。其中防渗渠道干渠320.27 km、支渠710.73 km、斗渠1021.76 km。
自2002 年开始,连云港市大型灌区经过多年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排设施保障水平较大提高。至2019 年全市累计投入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资金7.15 亿元,灌区累计完成改、拆建泵站662 座、涵闸1344 座、建设防渗渠道1031 km,配套其他渠系建筑物2175 座,疏浚沟渠1007 km。期间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对灌区灌排设施进行改造。灌区现状灌溉保证率约75%,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6~0.57,灌区骨干工程配套率约75%,工程完好率约65%。
2 大型灌区建设成效
2.1 提高灌溉保证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改造前灌区灌溉保证率约65%~70%,改造后灌区骨干工程输配水能力与效率大幅度提高,灌溉保证率提高到75%左右,灌排保障程度和抵御灾害能力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了重要基础。灌区亩增产粮食约45 kg~50 kg,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2.2 提高灌溉水效率,实现农业节水
灌区节水改造投入前,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约0.5,通过对灌区渠首、渠道等设施节水改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6 以上,平均年节水约3400 万m3。农业灌排条件的改善为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创造了条件,蔬菜、瓜果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面积较灌区改造前增加了近20 万亩,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灌水周期平均缩短3 d~5 d,同时灌区运行维护成本也有不同程度降低[3]。
2.3 改善灌溉条件,保障粮食安全
东海、赣榆两县(区)是连云港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4个大型灌区约占全市总耕地32.5%,粮食产量约为128 万t,约占全市粮食总产量38%,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持续不断投入、实施节水改造,约152 万亩耕地的灌溉条件得到改善,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2.4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
供水保证率的大幅提高,有效缓解了农村饮水安全、灌溉用水困难,大大缓解了用水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各类控制性建筑物、跨渠交通桥和渠畔管理道路的修建改造,为农业机械化生产和出行创造了便捷的交通条件。渠道清淤清障、沿渠绿化、渠道整治以及水景观建设,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3 大型灌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上一轮灌区改造不彻底
由于经费限制,上一轮投资标准偏低。且实施年限跨越近20 年,工程造价水平逐年提升,致使总体改造规模严重缩水,实施内容覆盖面不够,没有达到系统更新改造和全面提升节水能力的预期目标。经上一轮灌区节水改造及各涉农资金项目改造后,仍有相当一部分设施存在土建、机电设备、安全生产、使用效益等方面问题,其中不乏上世纪建筑物。据统计,4 个大型灌区仍有371 座泵站、1467 km 干支渠道、2387 座主要涵闸(渠首)、1257.5 km 沟渠未得到有效整治。
3.2 灌区管理经费保障水平不高
四大灌区均隶属于县(区)水利局,岗位人事也由县(区)水利局决定。管理经费来源全部仅由灌区征收的水费解决(每年总用水量约7.1 亿m3),因水费征收难度较大,每年征收水费约922 万元,但每年需开支费用为1155 万元。前些年,主要依靠实施工程建设管理获取补贴,在全省规范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后,暂无其他渠道解决经费空缺。
3.3 管理队伍年龄老化
因职工工资不能足额发放、办公硬件条件差、职工职业发展空间不大,导致灌区管理单位难以吸引人才、职工年龄结构偏大、专业技术人才和中专以上学历比例偏低。职工总数为176 人;平均月工资仅2400 元;年龄在50 岁以上人数为70人,占比40%;职工具备中专以上文化人数为72 人,占比41%;具备水利、管理等相关专业技术人数为51 人,占比29%。
4 生态灌区建设思路
新时期灌区应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为灌区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围绕灌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发展方向,通过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系统修复、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等技术措施,加快推进灌区建设管理现代化进程,不断提升灌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建成“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生态灌区[4]。
4.1 生态灌区要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农业节水
2019 年,连云港市农田灌溉用水总量为21.2 亿m3,占全市用水总量的72.89%。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总量约7.1 亿m3,约占全市农业用水总量的34%。4 个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6,仍有大量设施未进行改造,灌区农业用水的水分生产率还不高。在完善灌区水源的条件下,通过输水环节上工程节水,灌溉环节上技术节水,管理环节上管理节水,将灌区建设为节水高效型灌区。
4.2 生态灌区要实现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
混凝土、浆砌块石等硬质化材料衬砌淡化了沟、渠湿地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坏境相分离,沟渠生态链破坏。以保护农业生态为目标,通过节水增加灌区内生态用水,通过自然生态型、植生型抛石护坡等河、沟、渠生态综合整治等新技术的使用,减少混凝土、浆砌块石等硬质化材料的使用,使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减少生物隔断,使用灌区沟塘湿地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的恢复性投放,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4.3 生态灌区要实现现代科学技术高效运用
结合灌区信息化建设“4 个一”的基本要求,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高新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遥控技术、网络技术等等,进行综合集成与配套,在灌区硬件配套、软件管理、组织运行等各个方面实现多技术多专业应用,借助于高科技的技术和手段又快又好地实现灌区管理信息化、自动化水平。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实现灌区管理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4.4 生态灌区要实现人水和谐发展
过去灌区的改造和管理限于骨干工程,而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整个灌区的和谐发展,不仅包括水资源用途的协调,还包括了用水管理者与用水户的协调(表现在灌区管理者为农民提供清洁可用的灌溉水源、合理的水费征收机制与管理体制等方面),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契机,核定用水总量,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加大财政对灌区运行维护投入,健全定额内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保持田间高产与节水的协调,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率与恢复灌区良性运行管理环境。
4.5 生态灌区要实现污染源综合治理控制
建立灌区因肥料和农药等引起的面源污染的控制性灌溉排水模式,通过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排水沟和河塘生态改造,加强农业用水管理,计量供水,配套采取非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实现科学灌溉、水肥高效利用,减少入河的面源污染负荷。推广先进农业节水减排新技术,利用天然或人工湿地、生态沟等系统,截留净化农田径流中的氮磷及有机物[5]。构建灌排控制- 生态缓冲- 沟渠截留- 湿地处理多系统耦合的灌区污染逐级控制技术。
4.6 生态灌区要实现水景观与水文化融合发展
灌区是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灌区应在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下谋划生态布局,将闸、泵站、桥梁、渡槽等水工建筑物与周边的河道、渠道共同构成农村水利整体景观,合理建设渠道生态水景和亲水平台,挖掘构建灌区水文化遗产,实现水体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展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乡村新形象。
现代生态灌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围绕灌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发展方向,把握灌区实际需求,综合考虑水土资源、环境、管理等因素,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努力实现灌区“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目标。
5 结论
作为我国的重要民生工程,灌区工程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应提高现代生态灌区工程建设管理意识,认真总结和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方法,确保现代生态灌区工程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全面性,从而推动农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