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驱动下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020-01-08李红梅
李红梅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1 机械工程人才的培育要求
1.1 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对于机械工程人才,培育的首要标准就是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具体包括:(1)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机械工程人才需要具备的一项基础知识,体现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学生对这项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2)机械工程专业方向知识:在系统学科范式下,机械工程专业会产生新的细分,作为一名综合素质过硬的机械工程人才,需要掌握专业方向知识,能够解决设计、管理、运行、维修中的各类问题,这也是教学环节的难点和重点;(3)学科前沿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属于机械工程知识深化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只有要求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4)学科前沿内容:机械工程领域的变化速度快,知识的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学生要关注学科前沿知识与成果,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1.2 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创新能力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来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创新能力有着超前、求异、继承、实践、灵活的特征。在创业能力上,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创业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技能、心理承受力与价值观。
1.3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业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快捷、便利的生活,但是也出现了技术人员缺乏职业素养、机械制造流程僵化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迫切需要工匠精神的回归。在机械工程人才的培育上,也倡导工匠精神的回归,使之不再是单一的技术人员,而是成为真正的工匠师、艺术家,通过团结协作的方式来促进机械工程的发展与创新。
2 双创驱动下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1 完善体制与制度设置
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对自身发展的作用与价值,需要从体制、制度层面着手,在校园内部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出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从学校管理者角度而言,需要以意识引导着手,构建出鼓励创新、尊重创业的文化氛围,全力推进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竞赛、创新读书会、年度创新项目等,凸显出机械工程人才中的创新元素,促进全员参与。在制度层面,需要从岗位权责、组织职能上明确专职教师、思政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充分考虑到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特点,与学情、教学目标、专业特征结合,让制度的设置更加灵活,贴近学生实际。通过双管齐下的手段,让教师、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的结合价值,明确自身角色,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其中。
2.2 提供必备的运行元素
双创驱动下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涉及诸多元素,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其涵盖主体、客体、信息、资金等内容,每一项内容,都会对教学改革产生影响。对此,学生要发挥出教育主导作用,协调好双创驱动下各个要素的联系,基于企业需求分解教学任务,构建符合时代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在育人过程中,要关注激励、责权、保障、约束等内容,让专业课教师、行政职能部门、企业、学生之间可以形成合力,协调好各类要素,并以制度层面来进行强化。
2.3 重构专业课程内容
在机械工程人才的培育上,专业教育是基础,也是重点所在,双创教育需要建立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就当前的课程体系来看,专业教育与双创内容的结合度不够,理论、实训课程缺乏创新性,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影响了后续的双创教育开展。对此,要以双创驱动为导向,构建层次化的专业教学内容体系:针对大一阶段的学生,在开展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为其提供参观实验室、企业的机会,定期组织科技讲座等,让学生对双创与机械工程知识的结合有初步认识;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对现有的实验内容进行改造,与双创内容结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具备初步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开发具有创新性的实验项目,鼓励学生成立社团,参与创新创业竞赛,通过竞赛发现问题,找到学习方向,提高综合能力;针对毕业生,成立CDIO实践小组,鼓励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强化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发挥产教融合的作用,让学生进入合作企业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邀请校外导师为学生提供实践上的深度指导,培育具有特色的复合性人才。
2.4 完善课程考核模式
双创驱动下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考核是一个必不可缺的过程,考核有着促进、导向、规范和反馈的作用,科学考核,能够寻找到学生学习环节的问题,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锻炼均有一定作用。在考核上,要改变原有的单一式试卷考核,将学生课堂表现、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均纳入考核内容,根据双创内容来制定考核形式。并利用大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技术,对学生在理论、实践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全面采集,将学习数据、学习表现、同伴评价等纳入其中,利用深度挖掘、自动分析来客观评估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主体上,要做到多元化,既包括学生自己、同伴、教师,还要将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合作企业、创业团队等纳入其中,全面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变化。
3 结语
双创驱动下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将专业教学、创新创业内容深度结合,将创新创业能力素养融入教育活动中。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教学上,对理论、实践的要求较高,在教学改革上,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各个方面来改善,充分满足社会对机械工程人才的需求,引领机械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