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强化应用型本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2020-01-08李娜
李 娜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1 应用型本科大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1.1 应用型本科大学
应用型本科大学实则是对应用型本科教育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机构的简要称呼,是本科教育体系的构成部分,在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可是其与一般本科以及专科学校有着一些差别,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构建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将应用型作为办学定位,关键在于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应用型本科大学把关注点放置于应用上,不管是在教学管理上,还是学生实习中,均应当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为主,在牢牢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为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基础,从总体上提升综合素质,继而以应用性技能水平高而得到社会的认可。
1.2 思想政治教育
现阶段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思政教育定义就是张耀灿与郑永廷提出的,思政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与政党,以及社会群体遵守人们思想品德构成发展规律,通过思想观念与政治观点,还有道德规范,对成员进行有目的与计划的影响,促使其构成符合社会与阶级所需的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活动。另外,大多数学者也对思政教育内涵作了定义,围绕思政教育的教育方法、功能与对象,整理思政教育的特点:(1)阶级性,表示阶级利益,服务于政治集体;(2)指导与教育实践功能,促使社会实践活动的进行有计划性、目的性以及组织性,继而保证思政教育目标得以实现。(3)思想灌输和价值引导性,此乃发挥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表现。
从根本上而言,思政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根据其界定可以了解到为达到某利益阶级与政治集体需要产生,以各种方法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变成社会成员接受的价值观,同时提高到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思想指南。如此看来,思政教育是促进社会凝聚力构成的路径,是阶级与政治团体维稳的方法,旨在巩固政权与推动社会良好发展。倘若无意识形态的思政教育不现实,不具备操作性,沿着意识形态进行的教育才可以被叫作思政教育。在中国,要将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主要指导思想,坚持与使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处理思想观念问题,推动社会成员构成良好的行为道德。根据现阶段看来,核心在于怎样培养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构建起相同理想与信念,发扬团结友爱、诚实守信与爱国敬业的道德规范。
2 应用型本科大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
2.1 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思政理论课并非只对学生讲授知识,还需要开展思政教育。而作为思政教育的核心,理想信念教育是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基础。应用型本科大学思政理论课作为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关键渠道,其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产生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浮躁变成了学生的代名词,没有目的与计划是当代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常态,在应用型本科大学中的学生表现特别显著。应用型本科大学中的学生虽专业性强,可是因为不了解就业环境,没有规划且对我国大政方针认知不强,同时没有准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引导,在就业时表现得不知所措,根本原因在于不具备对这类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再者就是缺乏理想信念。应用型本科大学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能够助力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与我国大政方针等知识,还能够增强其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构建准确的三观。
2.2 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任意一门课程均以知识形式呈现的,应用型本科大学思政理论课作为学生必修课,其有科学理论体系与健全的教学内容,承担着讲授知识的任务。作为当代学生,专业学习与思政理论课同等重要。现如今,国内思政理论课涵盖了毛泽东思想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必修课,还有形势与政策这一门选修课,这些课程内容在中小学时期的政治课程中就已经涉及,大学思政理论课把内容作了深入详细的阐述,目的是助力学生增长知识,健全知识结构。
2.3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长时间以来,我们想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国家未来接班人与建设者,继而为实现我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应用型本科大学思政理论课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认知水平,还可以为构建学生理想信念提供途径。不单单是这样,课程体系内所讲授的内容对学生道德素养提升发挥着一定的引领作用。并且,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大学学生专业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消极态度也导致课堂效果大打折扣。面临新的就业形势,专业能力强已然不是用人单位的唯一标准,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关键之所在。因此,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提高道德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国家未来接班人与建设者,对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有积极作用。
3 新时代增强应用型本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对策
3.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广对话讨论教学方法
当代人本教育论认为,教育需要坚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价值与意义,发扬人的个性与主体,丰富人的生活与生命,推动人科学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需要在激发学生创造力与培养公民精神上着手。对话讨论教学方法是在尊重与信任、宽松与平等的气氛中,经过师生彼此沟通,做好知识传递与分享的教学活动。在使用对话讨论教学方法的进程中,开拓了这一教学方法的内涵与外延。教学对话不单单涵盖了教师与学生讨论,与此同时也涵盖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讨论与竞争性辩论。
3.2 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移动课堂教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方法论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严格遵守这一原则,教师需要在理论生活化与实践化着手,在理论课讲解上,关键是明晰理论的意义,尽可能达到理论表达简洁化与通俗化;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应当寻找到和思政理论有关的社会实际,以求理实彼此印证。在此方面,可以运用移动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将理论和实践集于一体的教学方,有着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挑选具体的与现实的社会场景,规定应用型本科大学学生观察全面准确,可以发掘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
3.3 全面发展教学,运用深层教学方法
教育本质和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但是指内容上的全面,也涵盖了发展质量的充分,也就是涵盖了人的身心素质和谐发展,人的各方面能力与三观的自由而充分发展。遵守全面发展这一基本教学原则,应用型本科大学教师不应当将授业知识看成关键之所在,需要在传道与解答疑惑,就是培养当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上着手。而深层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实现全面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深层教学方法是鉴于理解,进一步探索,寻求某种意义、学以致用以及进行反思的教学法,深层教学方法特点就是,应用型本科大学教师可以将创新的材料和课本内容联系起来;一边深挖教学材料知识内在涵义,一边讨论教学材料思想品德教育价值;积极引导学生求同存异、以建设性观点求真、合理解决问题。该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应用型本科大学学生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 结语
本科大学由于其目标定位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承担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应用型本科大学不仅与学术性研究大学不同,而且也与职业性技术学校有所差别,在培养目标与教学方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如何推动应用型本科大学学生全面发展,要有效融合应用型本科大学办学目标和培养模式,改进应用型本科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