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1-08

湖北农机化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整理耕地水资源

张 凯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1 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保护问题

1.1 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

第一,生物的数量结构发生改变。荒地的开发,耕地率的提高,使一些原生态的自然植被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单一的农作物景观,这样不但降低了生态物种的数量,同时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风险。第二,生态空间格局的改变。在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人们考虑的更多是利于自身的因素,然后把这种意识强加到土地开发整理设计中去,在生物栖息的土地上建造混凝土路面和沟渠,使得生物的生存面积减少,生物的生态过程中断,生态结构趋于简单化,生态功能被弱化,对生物多样性的稳定造成危害。

1.2 影响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污染

第一,土壤结构发生改变。无论是筑路修渠,还是开垦荒地,在这个过程中土壤由于受到外界力的冲击,使原有的土层结构发生改变,甚至会引起该区域土壤层的流失。第二,土壤污染。通常情况下,原生态的土壤受到人为的干扰因素较小,而被开发整理后的土壤往往是在人们利益驱使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了保护农作物景观不受病虫害,大量喷洒农药;生活及工业污水排入土壤等等,这些都会对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1.3 增加水资源利用紧张度

无论是农业用地,还是园林景观用地,这些都需要配套的水利设施,以保证水源的充足。因此,水利工程建设是土地开发整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这些水利配套设施会对水资源的质量和结构产生影响,一旦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划不当,很容易造成水资源的短缺和浪费,具体表现在:第一,水文结构发生改变。在一些农业用地周围,为了丰富区域的生态环境类型,通常会建立一些水利工程,如蓄水堤坝,如果这个蓄水堤坝建在河道的上游,就可能会面临下游河道干涸、水生物生存受到破坏的问题;混凝土水渠的建立无法起到涵养水源,寄养水生物的作用;大面积的耕地灌溉会提高水的使用量,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第二,水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土地开发整理活动提高了水资源的需求量,因此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十分重要。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通常会存在土地资源与水资源不匹配的现象。

2 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保护对策

2.1 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生态多样性

西部地区是典型的防沙防治区,由于气候干燥,高温多风,该区域的土地荒漠化速度快,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由于西部偏远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对土地开发整理活动造成了困难,因此,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优先安排基础建设用地,以转变土地的利用方式。与此同时,要尽快把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而东部地区是典型的江河源头区,由于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建设好,当地的土地开发整理效果比较好,但是却呈现出对农业有利的的后备资源匮乏现状,因此该地区的土地开发重点就是稳定基本农田的面积,以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而补充耕地以土地复垦和整理为主。中部地区土地资源环境优越,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光照充足,生物种类繁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佳区域,因此,该区域要强调耕地保护,合理安排各类产业,特别是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发展用地。与此同时,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时候,对重点物种和稀有物种要给予特别关注。

2.2 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的技术支持

耕地土壤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为了更好地保护耕作层,需要准确认识土壤特性,这就要求技术管理必须具备土壤生态观念,以防止对耕作层的生态系统造成伤害。其次,合理选择土壤技术处理方案。在展开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对该区域的土壤进行改良或者重建,以改善土壤的内部结构,提高土壤的环境质量。而土壤改良或者重建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如何构建一个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剖面层次,需要把握以下技术要点:一是综合考虑整理区域成土因素及地质因素,以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保证景观的稳定性;二是保持原有良性土壤层次的有机组合和整体性;三是土层的厚度应该符合植被的生长要求。

2.3 全面提倡生态型土地开发整理

第一,为生物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农田的混凝土地面不利于植被、动物以及微生物的生长,建议改用土石材料建设,既方便了通行,又利于生态过程的平衡。第二,对于沟渠的建设可以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渠道的设计,而且渠道的设计要避免挺直,因为太直的渠道,不利于水的储存,而且具有较大的冲击力。要设计出凹凸感,这样不但可以稳定水流,同时提高水的涵养量,有利于水生物的栖息和生存。第三,在渠道周围栽培植物。渠道周围种植植物好处还是十分多的,一方面可以为渠道里的动植物提供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日光直射造成的水温过高。

3 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面临的生态问题以及优化的具体对策,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势必会引起相应的生态环境效应;土地开发整理活动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土地开发整理活动有利于土地集约化发展。

猜你喜欢

整理耕地水资源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保护耕地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